PDF下载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研究

刘云峰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老河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23118

摘要: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将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具体阐述自动化技术的要点和优化策略。
关键词: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优化
DOI:10.12721/ccn.2025.1570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0引言

随着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实现农业的高效、节能、环保和智能化创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技术手段,随着技术领域的持续进步,技术应用也有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为保证技术应用的效果,还要做好技术的优化工作。

1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

1.1自动化机械控制

自动化机械控制是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关键,只有做好相关调整工作,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才能够满足农业生产方面的需要,从而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而自动化机械控制涉及多个方面,分别为无人驾驶、变速变档和工作装置的控制。无人驾驶控制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视觉导航系统(VNS)等,对农业机械的行驶方向、速度、位置等进行自动化或智能化的控制,以实现农业机械的无人驾驶或半自动驾驶的过程。无人驾驶控制可以降低农业机械的操作强度和人力成本,提高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适用于农田耕作、播种、施肥、收获等作业。变速变档控制是利用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对农业机械的变速箱、离合器、油门等进行自动化或智能化的控制,以实现农业机械的最优变速变档。根据农业机械的工作负荷、地形、作业要求等,可以依靠自动控制选择合适的变速比和档位,更好地完成农业方面的工作[1]。工作装置则需要根据农业机械的工作目标、作物特性、环境条件等,调节工作装置的位置、角度、压力、流量,工作较为细致,可以有效应对播种、施肥、除草等工作的细致要求。

1.2智能化监测调整

通过智能化监测,可以实时获取和处理农业生产的各种信息,提供精准和个性化的农业服务,进而优化农业生产的管理和决策,提升农业生产的品质和效益。具体的,利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中的智能识别,快速准确地识别农作物的种类、生长状态、病虫害等信息,再根据相关信息进行机械自动化操作的调整,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建议和数据支撑。同时,依靠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中的智能化监测模块,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中的智能决策,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目标和条件,自动制定合理的农业方案和措施,再通过智能处理和执行,完美按照农业生产的要求和计划,自动完成农业作业和服务,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1.3信息化数据处理

信息化数据处理也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关键要点,通过信息化数据处理,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信息的数字化展现和网络共享,在应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时,可以借助信息化数据处理模块使设备进行协同。同时,在设备应用的过程中,及时的信息化数据传输和处理也能够使技术应用得到更加有效的调整,从而保证技术应用的效果。具体的,利用传感器、摄像头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中的数据收集,为农业生产和设备操作提供信息支持。同时,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做好信息化数据处理工作,做好相关模块的调节工作,就可以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时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并且对数据进行共享,让技术应用能够得到广泛的数据支持,切实提升技术应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优化策略

2.1提高人员操作能力

只有农业相关人员对自动化技术产生充分的理解,才能够有效掌握和应用相关技术,保证自动化技术的优化和发展。为了提高人员的操作能力,首先应当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关的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农业机械操作者和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熟练地使用和管理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有效地解决农业机械自动化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其次,应当制定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关考核评价、奖惩制度、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激发农业机械操作者和管理者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学习兴趣和使用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地掌握和运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不断地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作业的效率和质量[2]

2.2加强自动化技术研究创新

自动化技术研究创新是通过开展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示范推广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水平和应用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和发展。具体的,在自动化技术研究创新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大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经费、人力、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为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创新提供充足的资源和保障,使其能够开展更多的、更深入的、更广泛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项目和研究课题,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优化。其次,应当建立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平台、研究网络、研究团队等,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主体、研究资源、研究成果等的有效共享和交流,为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创新提供合作支持,使其能够形成更强的研究合力,解决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共性问题。

2.3完善技术一体化融合

技术一体化融合是指通过将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如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环境技术、农业社会技术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和协调,形成一个综合的、系统的、高效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体系,以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功能拓展和效能提升。而想要做好技术一体化融合工作,首先要通过分析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特点,找出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互补和协同情况,从而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功能补充,如利用农业生物技术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作物识别和作物处理能力,进而使技术应用体系更加完善,切实保证技术应用的实际水平[3]。其次,应当采用多学科、跨领域、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进行深度的整合和创新,从而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创新和性能突破,保证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智能水平和信息处理水平,保证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

2.4加强农业自动化信息采集与共享

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产生的大量、多样、实时的农业信息进行收集,还要根据相关信息建立一个完善的、开放的、共享的农业信息资源库,以实现农业信息的有效利用。为此,首先应当通过制定和执行农业信息的采集标准、采集方法、采集频率等,保证农业信息的质量和完整性,使其能够真实地反映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工作状态、作业效果、农业环境等,为农业信息的分析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源。其次,应当做好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采用加密、认证、授权、备份等技术手段,保护农业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使其能够免受非法的窃取、篡改、泄露等,为农业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提供安全的保障。此外,还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的共享平台、共享机制、共享政策,实现农业信息的开放和互通,使其能够广泛地服务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为农业信息的价值和意义的发现和挖掘提供便利的条件。

结论:总而言之,通过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切实提升有效促进农业生产领域的现代化发展,减少农业生产中所需的人工成本,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做好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化工作,切实保证技术应用与实际情况的相关性,提升技术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潘彦江.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应用措施[J].种子科技,2022,40(08):124-126.

[2]于希生.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3):24-26.

[3]刘静录.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2,(03):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