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健康教育结合护理管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

方晓丹 谢露

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湖北省武汉市,430063

摘要: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眼科疾病作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和护理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健康教育结合护理模式,既能够减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又能够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健康教育结合护理管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以提高眼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健康教育;护理管理;眼科患者;应用
DOI:10.12721/ccn.2025.15703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眼科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手段,通过向患者传递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能力。护理管理则是对眼科护理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过程,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眼科护理质量。将健康教育与护理管理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眼科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健康教育结合护理管理概述

健康教育结合护理管理是指在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行评估,监测机体功能,提供营养支持、心理干预,提供教育指导以及进行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措施来全面照顾患者的身心健康。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需要依据科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1]

2健康教育结合护理管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

2.1入院后用眼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健康观念及病情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保障健康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并且符合患者需求;主管护师将健康教育内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教,如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导患者正确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耐心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中进行眼压检测和控制的必要性以及影响眼压的因素等,利用防水循环途径挂图讲解造成眼压升高的原因,每次健康教育结束,都与患者互动,询问患者“有什么疑问或需要”。

护理人员提高对患者的宣教意识,制作视频、或面对面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以及手术的认识,使患者在术前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眼病围手术期护理相关知识,从而更主动的参与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效率。采取恰当时机对患者开展合理宣教干预,在患者用药时,应当维持局部卫生,利于恢复,在术后1个月内,叮嘱患者眼部避免进水,预防感染发生,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过于长时间看同一物体,用眼时间超出1 h可休息3~5 min,向窗外眺望,可积极改善患者眼部疲劳,利于泪腺分泌。病室维持适宜温、湿度,避免眼部干燥。手与眼部接触时,维持局部清洁,预防细菌感染。在日间出门,予以太阳镜佩戴,避免阳光与眼部直射,避免刺激。护理人员可以发放健康手册,在空余时间内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2]

2.2加强术前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对患者以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增强患者对治疗的安全感和病愈的信心。手术的前一天,需完成病情反馈及沟通交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情绪以及精神状态,做好随时调整护理方案的准备,并嘱咐患者及家属需保证手术的前一天晚上患者的睡眠质量,确保在次日术中有足够的精力配合完成手术。术前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病房的环境,降低患者的陌生感及紧张等情绪,向患者发放眼病相关的健康手册,积极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以亲切、温和的态度与患者密切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通过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加深患者对疾病以及手术的了解;向其列举成功治疗的病例,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进一步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依从性,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实施[3]

2.3心理干预

因为大部分眼病患者均是老年人,自身认知能力较低,而且对自己的病情缺乏足够的认识,易产生不良情绪。护士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弄清引起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做好专业的心理辅导,消除其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手术。由于患者对相关疾病的了解程度不够,导致很多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如焦虑、紧张、害怕等,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向其介绍,积极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告知其相关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提高患者对术后干眼的认知程度,疏导患者,放松心情,减少压力,从而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每天与患者沟通交流10~20min,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心理压力的原因,给予其心理疏导等,增加患者预后良好信心,减少负性心理状态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2.4手术后健康教育

安全护理:保证患者生理与心理的安全需求,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避免大声说笑、咳嗽、揉眼等举动,以软、烂、易嚼食物为主,保持充足睡眠。心理方面则需给予鼓励与安抚,对其术后症状进行解释,缓解其不良情绪。訪疼痛干预: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针对常规术后轻微疼痛,可遵医嘱应用镇痛药,对于并发症引起的疼痛则需及早引起重视,包括脉络膜积液、脉络膜脱离、眼内炎等,需随时注意其眼压变化,并给予对症治疗,以接触由此引起的疼痛。术后加强巡视,给予抗生素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术后的卧床姿势,防止刀口裂开;注意保暖,避免发生感冒,如患者出现打喷嚏或是咳嗽,告知患者需应用双手对胸部实施按压,减轻对术眼产生的震动;指导患者不宜实施过度的用力活动,在下床或坐起时,禁止低头动作;术后维持术眼的卫生,提醒患者遵医嘱滴眼药;及时测量其眼压的变化,有任何异常时及时处理[4]

2.5出院时健康教育

首先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感受,征求患者或家属的意见,主管护士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用药指导,教会患者或家属点眼药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包括如何保持稳定情绪、遵循规律的生活作息、忌烟忌酒、按时复诊等,告知患者勿在暗处逗留,夜间如果看电视或看手机将光线亮度调高;同时注意监测眼压,告知眼压升高的症状,一旦出现头胀、头痛、眼胀、眼痛、恶心、呕吐等,立即复诊[5]

2.6居家健康教育

包括饮食、运动、作息时间等,定期随访患者指导科学作息避免劳累、睡眠不足等,增加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应以傍晚或清晨运动为主,避免阳光强烈的时间外出。

2.7不良情绪调节

自患者出院后,护士间隔2周利用微信群组织线上病友交流会,以文字或语音、视频通话的形式引导患者相互交流,鼓励患者相互分享患病感受、近期恢复情况等;察觉患者有抑郁、焦虑等情绪时,应耐心倾听其诉求,予以关怀、鼓励,安抚患者情绪,用正面暗示等方法纾解患者不良情绪,指导患者通过冥想、舒缓音乐、瑜伽等方式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6]

结束语

健康教育结合护理管理在眼科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眼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眼科护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和护理管理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眼科护理的效果和质量,还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徐进,朱文君,滕晓菊.综合护理干预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1,40(6):610-612.

[2]蓝芳毅.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20,6(21):114-115.

[3]丁巍.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220-221.

[4]吕搏,姜宏春,张旭春.综合干预护理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7):79-82.

[5]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73-75.

[6]赵美萍.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5):6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