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岩土工程地基加固相关概述
岩土工程涉及到的施工内容比较多,包括地下工程、地基处理等,都属于岩土工程施工的范围。因此,岩土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比较高,很多施工工序需要同时施工,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岩土工程施工需要较长的周期,遭受外界干扰的可能性比较大。岩土工程地基加固是保证建筑整体安全性的基础,施工单位必须综合分析岩土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地基加固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地基的密实性,确保建筑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
2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
2.1强夯处理技术
在进行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强夯技术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为了保证强夯处理技术的使用效果达到超准,施工人员必须严格进行试夯,从而调整夯击的频率以及夯点之间的距离,为地基整体承载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强夯需要结合建筑整体结构合理分布强夯点位,并合理规划夯点的形状,保证妥善处理地基。强夯处理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强夯对地基的含水量等都有具体的要求,因此,强夯技术的使用完避免在动力,从而保证夯实的效果。
第二、结合被夯实地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扩展地基的施工单位,保证地基更具完整性,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第三、针对含水量过高的地基,施工人员在开展强夯前,需要将碎石等对其进行铺垫,或者根据实际需要做好地基的排水工作。
第四、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施工人员需要原则合理的夯击次数,同时,做好夯实量的控制。如果出现夯坑周边隆起的问题,施工人员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
2.2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是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常用的及其他,该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确保地基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该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我国某车间建设为例,说明该技术应用的具体优势。车间总长为156cm,宽度达到152cm,其中最大单柱荷重值可以达到1500kN,该工程地基处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桩基础技术。技术人员通过考察与分析,对施工现场地基的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确定了土壤结构各种不同组分的厚度。其中素填土具有1.5m厚度,中砂层具有6~18m厚度,松散–稍密中砂具有10m厚度,淤泥质层具有5~20m厚度,卵石层具有3~7m厚度。为了有效的提高地基加固的效果技术人员需要从中砂层开始进行治理,从而降低地基加固处理的难度。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综合使用的高压喷射注浆处理技术。施工人员通过钻机对地基进行打孔处理,然后科学规范的插入注浆管,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浆液注入孔內。注浆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地基进行二次检验,保证切实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实现对岩土工程的加固处理目的。
2.3土木聚合物处理技术
在众多的岩土工程加固处理技术中土木聚合物处理技术使用的成本相对降低,是随着人们对环境不断关注发展起来的新型环保型技术。土木聚合物处理技术使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选择抗腐蚀性能好的材料,根据材料的使用流程合理的对地基进行加固,不断提高地基加固处理的水平。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应用优势,提高地基加固处理的整体水平。
2.4换填垫层处理技术
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些地基属于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密实性比较差,稳定性严重不足,一旦承受的压力达到一定的值很容易出现地基塌陷的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视。施工单位可以选择使用换填垫层处理技术,施工人员可以在机械设备的辅助下将软土地基表层的土壤挖掘出来,然后换填成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强的材料对其进行填充。施工单位需要全面检查换填材料的整体性能,确保换填材料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换填材料应就地取材,尽量降低软土地基处理的成本。可以选择的材料有很多,包括高炉渣垫层、砂垫层等。科学合理的使用换填垫层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实现对地基加固处理,保证建筑整体稳定性。
换填垫层处理技术使用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握该技术应用的要点。严格控制地基开挖的深度。施工人员必须结合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测量开挖的深度,保证施工能够在预计的工期内完成,也避免出现换填效果不佳的问题。此外,施工单位需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科学合理的选择垫层使用的材料。当建筑结构整体的复杂程度比较高时,为了有效的提高换填垫层处理技术使用的效果,施工人员可以选择使用浅层垫层换填技术,保证不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一般情况下,砂垫层不能适用于地基受振动荷载影响比较大的地基。针对居民楼等人员比较集中或者人员活动量比较大的区域,不能使用带有放射性的垫层材料,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炉渣。此外,砂、素土等不能用于湿陷性地基的处理。
第二、换填垫层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分层铺设的方式,保证每一层的铺设质量符合要求。同时,每一层铺设完成后都需要进行合理的碾压,保证铺设的密实性。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每一层的铺设厚度,控制碾压次数。
第三、换填垫层处理技术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选择夯实机械设备以及换填材料,并调整夯实的方式,例如,较薄的垫层可以使用平板夯或者蛙夯。
第四、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控制垫层底部的标高,确保换填的厚度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的问题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挖出斜坡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整。搭接部位要进行多次夯实,提高夯实的整体效果。
第五、控制换填材料的含水量,保证换填材料满足使用的需求。
2.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主要是将碎石、粉煤灰等材料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体的粘度比较大,同时使用的实际强度等级高。该技术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地基加固处理的效果。
水泥粉煤灰碎石处理技术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低,其使用范围比较广。此外,该技术施工完成后不需要进行混凝土的养护,节约了大部分施工时间。但是,水泥粉煤灰碎石处理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严格遵循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施工顺序进行,保证成桩质量符合要求,做好虚桩头预留的处理,控制其预留高度。
第二、为了提高开挖的精确度,需要使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断桩的处理需要做好凿平剃毛工作,并进行全面的清洗,提高桩体的强度等级。
第四、做好桩体强度等级的检测,并保证混凝土养护完成后的强度等级达到预计强度等级的70%。
结论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的方式有很多,施工单位必须综合岩土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使用处理技术。同时,地基加固处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保证施工规范的进行,提高地基加固处理的整体效果,为地基稳定性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莹.简述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J].智能城市,2018,4(21):48-49.
[2]赵峰.简述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0):26-28.
[3]李晓梅.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分析与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18(03):84-85+126.
[4]凌雁,熊洁.岩土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3):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