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研究团队与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庞学群和张昭其团队合作,研究揭示了龙眼果皮褐变的机制,为开发新的褐变抑制策略或保鲜剂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
龙眼是药食兼用型水果,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其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果皮迅速褐变,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已有研究表明,龙眼果皮的褐变与果皮中原花青素和木质素的氧化聚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该研究从龙眼果皮中分离纯化得到一个高纯度的过氧化物酶PRX53-2,该酶在体外对表儿茶素/儿茶素(原花青素单体)和松柏醇(木质素单体)的氧化聚合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并且能够形成导致龙眼果皮褐变的褐色产物。
论文第一作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博士魏俊斌表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植物组织褐变过程,并为其他果蔬的褐变研究提供参考。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来源“科学网”,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等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400-188-5008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