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图像感知或影响时间感知


发布时间:2024-04-22

科学家研究发现,图像给人的观感不仅决定了它们被记住的程度,也决定了人们对看图像时过了多少时间的感知。研究结果或有助理解时间如何被感知,同时挑战了“普遍体内钟”的概念。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

时间知觉是人类意识的一个特征,但大脑记录、理解时间的能力却少有研究。虽然有些研究提出有一个客观“体内钟”的假说,但其他研究却发现,人们遇到的刺激物的性质对时间的主观感知有着直接影响。

乔治梅森大学的Martin Wiener和同事对170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先让参与者用不同的时长观察各种图像,再问他们认为自己看了多久。研究者将这些结果与一个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发现时间感知受到图像性质的影响,如场景大小、图像内杂物数量(如一个塞满的食品储藏室相对于一个空仓库),以及场景有多难忘。

具体而言,大型场景和难忘的图像(通常对观察者来说更新颖、与其他图像差别更大的图像)似乎能让时间“膨胀”——也就是说,人们感知中自己看图像的时间超过了他们实际观看的时长,而场景杂乱的图像会让时间“收缩”。研究还表明,时间和难忘程度会互相影响,人们对观看更难忘图像的时长估算更准确,而感知中观看时间更长的图像也更令他们难忘。

Wiener和同事指出,这些结果或有助理解人类视觉、记忆和时间感知之间的关系,同时挑战了普遍体内钟的概念。但他们总结道,仍需对会影响视觉处理的其他客观特征开展进一步研究,如质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来源“科学网”,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等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