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郑军委员:让经费直达高校,破解就业难题


发布时间:2025-03-11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攀升,供需矛盾加剧,就业压力凸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提出,当前高校就业专项经费机制仍存在短板,制约毕业生就业服务效能,建议优化经费支持方式,强化高校促就业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郑军。受访者供图

郑军指出,眼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补助政策多面向企业和个人,作为人才培养“供给侧”的高校却鲜少获得直接经费支持。目前,高校就业经费主要依赖自筹,数额有限,难以支撑“访企拓岗”、就业指导等高质量服务。此外,教育与人社部门在就业工作衔接上存在责任分段问题,多数补助政策由人社部门主导,教育部门在关键阶段缺乏资源调配权。

对此,郑军建议中央及地方财政将就业专项经费直接拨付高校,按办学层次、毕业生规模、专业适配度等要素动态分配,重点用于就业创业硬件建设、校园市场开发、职业指导等六大方向。同时推行“以奖代补”机制,激励高校创新就业项目。

他建议强审计监督,实行专款专用并定期核查经费流向,将绩效评价与拨款挂钩,倒逼服务质量提升。此外,他还建议将见习补贴支付主体调整至高校,增强资源统筹灵活性。

郑军告诉《中国科学报》,优化就业经费机制不仅能缓解高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还可通过系统性投入提升毕业生职业竞争力,推动校企深度协同,最终实现“促就业”与“育人才”双向赋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来源“科学网”,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等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