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技术研究
工程与技术研究
《工程与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工程科学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工程科学领域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494

《工程与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边跨钢梁顶推施工技术 下载:67 浏览:369
  • 张智勇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蒙华铁路洞庭湖大桥主桥为三塔双索面钢箱钢桁结合梁斜拉桥,主桥钢梁采用先架设下弦钢箱梁后安装上部钢桁梁杆件的整体施工方案,边跨下弦钢箱梁采用三向大行程步履式顶推法架设,顶推由中跨往边跨方向进行。对边跨钢梁顶推架设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指导顶推施工中临时墩、导梁等大临结构设计。下弦钢箱底部布置两台步履式顶推器并通过垫梁组成一个顶推支点,解决了顶推施工中下弦钢箱斜腹板局部受力的问题;利用已有步履式顶推器进行墩顶节间钢梁架设,优化了常规墩顶节间钢梁架设方法;上墩施工中利用大行程步履式顶推器解决了导梁前端位移过大、导梁上墩困难的难题;三向大行程步履式顶推施工技术、实时动态纠偏等技术确保了边跨钢梁顶推的质量和安全。
  • 连续梁长线法分节段预制测量控制技术 下载:76 浏览:377
  • 张立欣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国内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预制胶结拼装法施工的不多。结合郑阜铁路周淮特大桥跨新运河三联(40+56+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从控制网的建立、测点的设置、首浇段及待浇段的测量控制等方面,对梁体长线法分节段预制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实践表明该测量方法易于操作,精度可控,技术先进。
  • 富水围岩引水隧洞斜井施工排水智能控制技术 下载:46 浏览:390
  • 李延浩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为解决陡坡富水长斜井施工期间排水存在的问题:(1)斜井穿越活动断层带涌水量大,达249m3/h;(2)斜井坡比-31.8%,高差349m;(3)传统人工排水劳动强度大;(4)施工期长,排水费用高。施工中设置水仓阶梯排水,建立以PLC控制作为处理核心的智能控制排水系统。排水方案在分析排水智能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智能控制系统组成和系统监测与控制技术以及为实现智能排水控制功能方面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如真空度检测以及防水锤危害等,依据水仓水位和排水泵真空度等检测数据为主控基础并按均匀磨损、节能原则启动水泵,实现无人值守智能控制高效率排水。应用效果良好。
  • 梅汕客专枫江特大桥施工钢栈桥安全性分析 下载:40 浏览:427
  • 李克智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针对梅汕客专枫江特大桥施工所用钢栈桥,利用Midas Civil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主要控制工况下贝雷梁、钢管桩等临时支撑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规范限值进行比较,表明栈桥结构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在计算工况作用下,荷载移动到墩顶一侧时对贝雷梁斜杆、竖杆受力最为不利,在施工时应给予重点关注。
  • 高速公路桥梁墩柱纠偏技术 下载:47 浏览:424
  • 姜凯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 摘要:
    高速公路上的桥梁墩柱发生偏位后,会对高速公路营运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现阶段的墩柱纠偏复位措施大都费时费工,安全性差,效果也不明显。数控同步顶升、多点同步顶推方法是一种见效快、操作性强的纠偏方法,该方法中所有千斤顶利用数控机连接后同步操作,能保证出顶速度协调一致,支座上放置位移传感器能够准确反映梁体支座处的位移,而且水平顶推系统在竖向顶升时还能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竖向顶升系统失稳;所有纠偏系统基本不占用工作平台空间,操作性强,安全系数高。通过后续观察,此种方法纠偏效果可靠,纠偏后数据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可以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工程与技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2
访问量 150962
下载量 43682
总被引次数 669
影响因子 0.88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