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系开放获取期刊,反映国内外计算机应用研究的主流技术、热点技术及最新发展趋势。主要刊登本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重大应用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计算机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50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AR透明眼镜渲染 下载:79 浏览:484
  • 马万峰 黎娅娟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6期
  • 摘要:
    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绘制透明的虚拟物体,绘制虚拟物体后在光照上如何与真实场景进行结合是一个难题。同时如何能在得到炫酷的光照效果同时能够减轻绘制的GPU负担,提升帧率也是一个问题。原有的IBL算法仅仅是针对的不透明物体,并没有对透明物体的渲染进行研究。经过结合纹理偏移以及改进IBL光照算法效率,给出改进的绘制透明物体的IBL算法,并利用C++和OpenGL编程对该算法的实现过程进行动态的演示。
  • 基于遗传算法的复杂绘制系统性能瓶颈识别 下载:71 浏览:451
  • 梁子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6期
  • 摘要:
    研究在绘制系统满足指定渲染效果的条件下,针对该系统的实时性能,完成基于遗传算法的绘制系统性能瓶颈的识别方法。即:在建立绘制系统中绘制算法参数与绘制时间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完成绘制特征空间的全局最优划分以及对应空间下性能瓶颈的识别。从而进一步指导实时绘制系统的开发者,在满足绘制效果的前提下,如何调整绘制算法的参数,以获得高效的绘制效率。
  • 基于IBL的光照一致性研究 下载:70 浏览:421
  • 黎娅娟 马万峰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6期
  • 摘要:
    关于增强现实,为了使虚拟物体与真实场景融合,光照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光照一致性是指根据真实场景中的光照情况,对虚拟物体进行光照处理,使得虚拟物体和真实场景的明暗色调、阴影等完全一致,看不出虚拟物体任何的悬浮感。假设已经获取真实场景的信息,将高动态范围图像(HDR)的每一个像素点当作光源,采用基于图像的光照(IBL)对虚拟物体进行光照计算,利用屏幕空间环境光遮蔽算法(SSAO)生成物体表面附近的阴影信息。两者结合,使得虚实结合,输入不同的HDR和虚拟物体,均能获取很好的虚实结合效果。
  • 基于全景图像的阴影算法研究与实现 下载:60 浏览:470
  • 王振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9年6期
  • 摘要:
    基于图像光照技术(IBL)是目前增强现实常见的光照渲染方式,利用IBL的已知条件之一——全景图设计出一种模型阴影生成算法,使其可与IBL技术无缝衔接。首先,使用HDR全景图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光照分布;其次,识别三维模型顶点对周围环境光照的可见性区域,同时使用黎曼积分将可见区域光照影响数据化,生成阴影贴图;最后,利用屏幕空间环境光遮蔽技术(SSAO),模拟物体褶皱处的间接光照。实验表明,所提出的阴影生成算法能够得到逼真的阴影效果,同时可以完美嵌入到IBL技术中。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0
访问量 157512
下载量 62581
总被引次数 627
影响因子 1.26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