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科杂志
中国眼科杂志
《中国眼科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眼科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70

《中国眼科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TTT联合PDT治疗后极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67 浏览:359
  • 张黎 袁容娣 杨惟惠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瘤体位于后极部且波及黄斑中心凹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CC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瘤体位于后极部且波及黄斑中心凹的CCH患者7例(7只眼),治疗前眼部B超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均提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积液。所有患者予TTT治疗黄斑以外区域,1个月后再针对黄斑中心凹病灶行1次PDT治疗。随访6~18个月,黄斑以外区域可反复多次TTT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照相、眼部B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OCT检查结果。结果 5例患者BCVA提高,2例稳定,瘤体部分萎缩,黄斑周围灰白色瘢痕形成,可见较多色素增生,黄斑区呈灰白色,可见色素紊乱,眼部B超显示所有患者瘤体厚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吸收,FFA提示瘤体渗漏明显减轻或消失,OCT检查显示黄斑部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吸收,视网膜平伏。结论TTT与PDT均为临床治疗CCH的有效方法,但对于波及黄斑中心凹且肿瘤较为巨大的患者,可采用TTT联合PDT的治疗方法,TTT反复治疗黄斑中心凹以外区域,PDT针对黄斑中心凹治疗,这样既可避免TTT对黄斑区视网膜的损伤,又可使瘤体有效萎缩、视网膜下液消失,同时还能减轻患者多次PDT治疗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 手术剥离黄斑区內界膜治疗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劈裂的疗效观察 下载:47 浏览:367
  • 于海生 尹玉峰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剥离黄斑区內界膜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1例(31只眼)的病例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1只眼,观察组20只眼;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剥离黄斑区内界膜手术,两组患者手术中给予依据其病情给予不同的辅助方式,例如填充硅油、惰性气体等。患者手术后进行为期3~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复位率为90.5%,对照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复位率为63.6%,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剥离黄斑区內界膜能够有效提高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的复位率及手术后视力,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
  •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哆开的临床特征分析 下载:51 浏览:400
  • 王昕1 张赛2 亓小林2 李素霞2 杜显立2 高华2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分析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哆开的原发病术式、原因、时间间隔、哆开程度以及预后等临床特征,为临床角膜移植提供安全参考。方法收集山东省眼科医院2011~2016年所行角膜移植术后发生角膜植片哆开的15例病例。记录植片哆开原发病的术式、原因、时间、哆开程度、预后等。结果术式:15例患者(0.67%)发生植片哆开,其中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0例(1.02%)和板层角膜移植术后5例(0.42%)。原因:15例均为外伤所致,发生外伤时患者均未佩戴护目镜。时间:11例(73.33%)患者的植片哆开出现在术后2年内。哆开程度:角膜植片哆开位置均处于植片植床交界处,植片哆开范围在4~9个钟点位。预后:71.4%患者视力较受伤入院时提高。结论角膜植片哆开与多种因素有关,术后未佩戴护目镜是高危因素,术后2年内为高发期,术后应加强患者教育,降低植片哆开风险。
  • 三种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评估 下载:52 浏览:351
  • 王锐 赵静静 陈元兵 付梦军 张浩润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利用Corvis ST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FS-LASIK)、小切口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手术前后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及其规律,并找出可靠的具有代表性的参数,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9月在潍坊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接受手术的患者198例,随机选择其中1只眼,共198只眼,其中LASIK组89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3.64±1.79)D;FS-LASIK组31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4.74±1.90)D;SMILE组78只眼,等效球镜度数(SE)(-4.62±1.64)D。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同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应用Corvis ST记录每一患者角膜的整个形变过程,并记录角膜生物力学相关参数。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发现,3组间仅第一压平时间(AL1)、屈膝峰间距(PD)表现出统计学差异;通过LSD法进一步两两比较各组,发现LASIK组与SMILE组之间第二压平时间(AT2)、AL1、PD等参数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8、0.031、0.001);FS-LASIK与SMILE组之间AL1参数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29)。结论 SMILE手术对于角膜生物力学仍存在影响,但较LASIK及FS-LASIK影响更小,且Corvis ST分析中AL1、PD可作为代表性参数进行观察。
  • 硅油填充眼术后高眼压的物理因素分析 下载:59 浏览:367
  • 陈萌1 刘蓉2 魏茜敏1 李蓉3 刘涛1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的分析硅油填充眼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因素,探讨物理因素对眼压升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226只眼)患者行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的病例资料,根据屈光状态、疾病种类和手术月份进行分组,研究各组的术后眼压情况与这些因素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后高眼压总发生率为30.1%。不同屈光状态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2.2%(<-6.00 D组),37.5%(-6.00-10.00 D组)和53.7%(>-10.00 D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网膜脱离组高眼压发生率(39.0%)显著高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22.9%)、玻璃体积血组(15.0%)和其他疾病组(20.0%)(P=0.01)。不同月份间高眼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10月至次年2月的高眼压发生率高于其他月份。结论高度近视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显著升高,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眼内与环境温差较大导致硅油体积增加也是术后发生高眼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眼科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536
访问量 120659
下载量 59851
总被引次数 705
影响因子 1.02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