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科杂志
中国眼科杂志
《中国眼科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眼科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70

《中国眼科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55 浏览:367
  • 刘敏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5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住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30例(40只眼)患者,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实验组(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球结膜瓣移植+绷带镜)和对照组(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球结膜瓣移植)各20只眼。比较两组术后的角膜刺激症状程度、角膜上皮的愈合的时间、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复发率。结果术后1、7 d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角膜刺激症状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和对照组角膜上皮愈合的时间分别为(2. 9±0. 9) d、(3. 9±0. 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后佩戴绷带镜明显减低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
  • 两种类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58 浏览:423
  • 王青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5期
  • 摘要:
    目的比较单纯吻合前瓣的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2例(42只眼)实施外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外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与鼻黏膜的前瓣后瓣均做吻合。研究组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仅单纯吻合前瓣。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鼻出血情况以及出院时、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71)。两组患者的术中鼻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3)。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953)。结论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确切,术后早期治愈率较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高,步骤简单,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
  • 索维SW9000与卡尔蔡司IOLMaster在生物测量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下载:53 浏览:391
  • 陈奕辉 曹敏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5期
  • 摘要:
    目的评估中国天津索维SW9000与德国卡尔蔡司IOLMaster两种光学眼球生物测量仪器对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球生物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对照观察分别由索维SW9000与IOLMaster测量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球生物学参数。所得数据进行K-S正态分布检验,配对t检验差异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索维SW9000与卡尔蔡司IOLMaster眼轴及角膜曲率测量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呈高度相关性。眼轴的95%一致性界限范围为0. 1~-0. 1 mm。角膜屈光力(曲率) K1的95%一致性界限范围为0. 66~-0. 65 D,K2的95%一致性界限范围为0. 59~-0. 59 D。角膜曲率轴位对比(角膜散光> 1 D,53只眼),配对t检验提示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两种生物测量仪的测量结果一致性很好。
  • 接触式A型超声与IOL Master检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精准度分析 下载:59 浏览:346
  • 水淼 赵军民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5期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接触式A型超声与IOL Master检测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精准度。方法本组共计45例(45只眼),其中24只眼植入RA人工晶状体(英国瑞纳公司生产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型超声A常数为118. 0,IOL Master A常数为118. 5),21只眼植入ZMB00人工晶状体(强生全视公司生产的非球面衍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型超声A常数为118. 8,IOL Master A常数为119. 8)。分别使用A型超声及IOL Master测量。其中A型超声测量组使用接触式A型超声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而生物测量组使用IOL Master 500利用光学干涉仪原理一次完成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测量。两组均使用SRK/T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术后使用TOPCON视觉分析系统检测术后屈光状态,利用等效球镜法计算出术后屈光状态,并与超声测量组及生物测量组的目标屈光度进行对比,使用SPSS 12. 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差异。结果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17. 5~23. 5 D,平均为(20. 92±1. 53) D。45只眼平均的术后屈光状态为(-0. 44±0. 87) D,A型超声测量组的目标屈光度为(-0. 41±0. 10) D,生物测量组目标屈光度为(-0. 22±0. 38) D。经t检验,45只眼术后屈光状态与两组目标屈光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OL Master虽然具有不接触角膜的优点,理论上测量更加准确,但是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组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说明A型超声测量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限定人群高度近视脉络膜厚度分布的研究 下载:56 浏览:388
  • 周凌霄1 魏文斌2 邵蕾2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5期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人群脉络膜厚度的分布情况。方法资料来自北京眼病研究2011,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方法。等效球镜度≤-6. 00 D并满足测量要求的78例(103只眼)纳入高度近视组,对照组随机抽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227例(227只眼)正常眼。使用谱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术(EDI SD-OCT)对黄斑区进行扫描,专用软件测量脉络膜厚度。结果两组均为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最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63. 0±92. 9)μm高度近视组(110. 6±85. 2)μm,对照组最小值出现在中心凹鼻侧略偏下方,平均厚度为(182. 2±89. 7)μm,高度近视组最小值出现在鼻下方,平均(60. 0±62. 7)μm。结论在高度近视人群中,脉络膜平均厚度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脉络膜的血管状态及血流灌注变化可能对高度近视的眼底改变有密切的影响。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眼科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536
访问量 120659
下载量 59851
总被引次数 705
影响因子 1.02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