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科杂志
中国眼科杂志
《中国眼科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眼科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70

《中国眼科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402
  • 于艳梅 李凤洁 赵灿 仲晓维 王姝婷 王婷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后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33例单眼发病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以对侧眼为对照,测量角膜内皮各参数。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组和对照眼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六角形细胞百分数(6A)显著性减少(P<0.05),最大细胞面积(MAX)、最小细胞面积(MIN)、平均细胞面积(AVE)、平均细胞面积的标准差(SD)和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CV)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幅度与高眼压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525,P=0.002)。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会引起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体积增大,多形性增加,高眼压持续时间越长,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越严重。
  • 上海地区196例青光眼SD-OCT检查资料的相关研究 下载:54 浏览:390
  • 李春慧 徐国厚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 摘要:
    目的通过对体检发现的青光眼患者SD-OCT及其它相关眼科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探讨SD-OCT联合其它眼科检查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青光眼患者196例(196只眼),健康组100例(100只眼),根据视野损害程度将青光眼分为早期组和中晚期组。收集研究对像的SD-OCT及常规检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早期、中晚期青光眼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常规检查指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和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 GCC)厚度值及视盘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青光眼与对照组鼻侧、颞侧RNFL厚度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青光眼组上方、下方、鼻侧区域及平均RNFL厚度明显低于早期青光眼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侧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OCT检查与其他检查手段相结合,可更好地诊断、评估及监控青光眼病情的变化。
  • 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模式化手术探讨 下载:57 浏览:399
  • 赵冰莹 许亚静 龚健杨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模式化手术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患者共27例(27只眼),按照最小量巩膜扣带6步法流程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预后情况及安全性评价。结果其中痊愈患者19例(70.4%),好转1例(3.7%),未愈7例(25.9%),一次手术成功率为74.1%,未见明显玻璃体混浊、眼内出血、感染、白内障、高眼压等并发症。结论最小量巩膜扣带术由于创伤小,模式化手术流程有利于规范手术操作,减少术者间差异,手术成功率较高,故适合初学者掌握,并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但由于本组病例量有限,其实际临床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 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下载:49 浏览:384
  • 蒋正轩 鲍宁 刘东伟 陶黎明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及优点。方法本研究收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3例(53只眼),术前检查裂孔的位置及范围,在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术,并收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研究患者随访4~6个月。术后2周52只眼视网膜裂孔封闭,裂孔封闭率为98.1%;视网膜完全复位50只眼,复位率达94.3%;视网膜下积液3只眼,术后1个月后完全吸收。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3个月视力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1例(1只眼)患者出现新的裂孔,造成视网膜脱离。结论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简单方便、并能精确定位裂孔,手术视野清晰,术后效果良好。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及视力恢复的预测因素分析 下载:53 浏览:366
  • 施明慧 李寿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 摘要:
    目的观察、评估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将确诊为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50例(5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6例(16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4例(34只眼)。采用康柏西普0.05 ml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个月1次,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判定是否继续注射,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的变化,并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将最终视力恢复值(FVG)分别从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BCVA、CMT及有无系统疾病等方面分析以评价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CRVO和BRVO患者治疗后平均BCVA、CMT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眼底观察示治疗后视网膜出血量较前明显减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视网膜无明显渗漏。在所有151次注射中,发生术后局部球结膜下出血5次(5只眼),角膜上皮损伤2次(2只眼),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治疗前BCVA、病程与FVG呈正相关。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治疗前BCVA及病程是术后视力恢复的预测因素。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眼科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536
访问量 120659
下载量 59851
总被引次数 705
影响因子 1.028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