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各学科发展前景和重大工程进展,以及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管理科学领域内具有创新性,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科学技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08-007X
qikan9@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科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效应 下载:68 浏览:512
摘要:
发展普惠金融是新时代中国加快推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和金融改革创新的战略重心。从金融服务渗透性、服务可得性、使用效用性和可负担性四个维度出发,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基于变异系数法对2005-2015年中国各地区普惠金融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整体还比较低,各区域发展不均衡,但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势头良好。基于固定效应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双门槛效应确实存在,门槛1和门槛2的估计值分别为0.279和0.405,当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于0.279时,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正向的,但并不显著;当金融发展水平大于0.405时,其系数为0.004,对经济增长也其显著正向作用,但其值大小明显降低;当金融发展水平大于0.279且小于0.405时,其系数为0.094,对经济增长起着显著促进作用。这些结论为我们下阶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对策依据和新的思路。
科技金融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研究 下载:35 浏览:457
摘要:
本文从产业地理集中与产业集聚角度测度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并利用2005-2015年我国省际间数据构建了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呈现空间集聚性,且协同集聚水平很大程度上受自身前期惯性的影响;科技金融主要通过研发经费投入和政府科技投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性启示。
地方政府养老政策的创新与评价——基于两届“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案例分析 下载:72 浏览:466
摘要:
养老服务是中国社会治理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资料来源于2014年和2015年民政部遴选揭晓的两届"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60个案例,从中收集整理了地方政府提交的33个养老服务创新政策。通过理论框架和文本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发现外"逼"与内"压"是地方政府创新养老政策的重要原因;在政策创新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创新多于中部地区;在创新内容中,以公私合作输送服务最多,其次是以失能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和以财政拨款作为资金主要来源并列;所有创新政策当中存在人文环境创新不足的现象。基于此,下一步地方政府应该在尝试"越位"跳出体制外筹资、主动让利推进民营机构成长、多管齐下营造专业队伍等人文环境方面进行实质性的养老政策再创新。
农村金融发展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研究 下载:75 浏览:457
摘要:
关于金融发展"财富门槛"效应的研究可谓浩如烟海,然而金融发展的人力资本门槛却是学界较少关注的地方。本文运用2006-2014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进行检验,发现:(1)农村金融发展存在显著的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2)随着人力资本的逐渐提升,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由最初的强烈抑制逐渐变为中度抑制并最终变为微弱促进。(3)农民人力资本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耦合度与农民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但目前二者的耦合度还普遍较低。综上,要发挥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不仅需要围绕农村金融自身进行改革,还必须充分考虑农民人力资本的实际情况,否则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便无法与市场进行有机结合。此外,还应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人力资本,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人力资本实现良好的耦合互动,进而让农村金融的发展更加有效地缓解"三农"问题,助推全面小康的实现。
供给侧改革的动因与规制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关系 下载:73 浏览:466
摘要:
供给侧改革作为当今的热点话题之一,对我国今后的紧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推行供给侧改革具有深刻的动因。旧常态下全面政府的博弈组合模式不再能适应新常态的大环境,使得经济增速下降,此时的政府在博弈之中需要对市场做出适当的让步,恢复与"强市场"的并存的均衡路径,通过对两部门模型的分析,找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并且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政府对微观经济体的规制也需要革新。如此,在实现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的条件下,才能使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有效实施。
中国科学研究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683
访问量 :
180623
下载量 :
49862
总被引次数 :
862
影响因子 :
1.635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