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γ射线能谱的测量和分析是分析具有γ辐射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活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放射性分析、放射性测量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用γ能谱仪进行能谱测量和分析时,就需要知道能谱仪对特定的γ射线的探测效率,探测效率是指γ能谱上某种能量的γ射线的全能峰计数和放射源发射该种射线的数目之比。我们在测量时确定能谱仪的探测效率是核素活度分析的关键。为了确定能谱仪的探测效率,就要在测量前进行效率刻度,即建立待测样品活度和探测器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目前,效率刻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参考源法,另一种是无源效率刻度法。
摘要: 核电取水口距离核电厂区较远,要实现核电厂区内的淡水厂以及取水口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并且要实现淡水厂对取水口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和部分设备的远程控制,最终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可以利用5G网络高带宽、高速率、低延时的特点来解决该问题。通过核电厂取水口智慧改造中5G技术的应用介绍,为5G技术在核电及能源行业中的智慧应用提供示范和探索。
摘要: 传统液位计在核电厂二回路液位测量中不能实现全工况的准确测量,导波雷达在原理上克服了传统液位计的不足,成为应用趋势。文章针对蒸汽型导波雷达在核电厂应用中出现液位计补偿周期性失效问题已经成为该仪表的应用制约,其全部液位计均出现了测量失效,两列高压加热器同时存在解列风险。为找出问题原因,文中建立导波雷达电气理论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践验证:通过蒸汽补偿计算与分析,确定冷凝液滴的关键因素;通过定位分析,确定探杆顶部液滴对补偿的扰动,阐述冷凝液滴形成原因;通过对探杆的K值和抗干扰系数计算分析,给出探杆理想K值和设计参数。根据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产品设计改进方案,并促进了产品改进。改进型产品经历机组的长期、多功率平台验证,误差范围完全符合技术指标。该课题首次提出了影响蒸汽型导波雷达测量的两个关键因素—K值和冷凝液滴,提高了仪表的抗干扰性能,消除了机组存在重大风险和同行电厂的隐患,对国内外仪表厂家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借鉴,并对后续项目与变更改造提供了工程优化方案。
摘要: 在国家事故隐患排查法律法规相对不完善以及同行电厂无成熟隐患排查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为了解决电厂传统隐患管理的信息不及时、描述不准确、闭环不彻底的问题,本文以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基础,构建基于手机和PC电脑双轨运行的隐患排查信息管理系统,改进传统隐患管理方式。通过4G移动信号的实时传输实现隐患信息的及时上传和处理;通过PC端做好隐患的录入和统计分析,有效推进隐患排查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隐患分析的实时、精确、可视化管理。笔者通过选取福清核电2018年度隐患排查系统内的隐患数据,从隐患分布及隐患的频发性、规律性进行整理分析,证明了该系统在隐患排查管理方面的有效性。本文同时针对目前企业在隐患排查领域存在的隐患基础数据易受采集质量影响、隐患分析不全面、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和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有较强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优化解决方案,也为提高电厂隐患排查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
摘要: 我国是能源消耗较大的一个国家,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内化石燃料发电占据比例较大,基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对于大气环境污染方面加大了重视程度。我国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和绿色发展的社会,提出了清洁能源的战略方针,通过比较核电和其他能源来看,核电的优势良好,生产过程中零排放,基于此,加大核电发展力度是解决能源需求的关键所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开展核电项目建设作业,分析核电汽轮机运行期间主辅油泵切换过程中见的压力突降问题。
摘要: DCS系统是核电站的“神经中枢”,其产品的品质对核电站的安全、稳定、可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DCS系统中,对产品进行严格的出厂检验,是保证 DCS设备品质的关键。在测试过程中,大量的手工操作可能会导致人为失误,从而影响到最终的产品质量。在自动化检测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检测的自动化、规范化、减少手工作业、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并能有效地降低人为问题对检测质量的影响,对改善我国核电设备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 本文给出了核电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和分析的方法,指出了质量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的基本要点,明确了质量现状评估和质量风险预警的数据标准,为核电工程质量风险控制提供了借鉴。
摘要: 管道逆向模块设计方法是从建安角度出发,将核电厂一定区域内集中布置的管道、管件、阀门、仪表等多种物项集成一个模块,最大限度的将现场工作前移至车间完成,降低现场工作量及人员消耗,有效缓解核电工程安装阶段工期紧张、资源匮乏等棘手问题。本文将从核电厂管道安装存在的问题、管道模块逆向设计及管道模块化建造优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摘要: 权威监管活动必须具备标准管理体系和制度,有效在执行中获取全面保障。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构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深入探讨我国当前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通过相关完善措施巩固体系,充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