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史论等领域的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51

《中国艺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情念程式与文化记忆——阿比·瓦尔堡的艺术经典观研究 下载:28 浏览:307
  • 李洋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5期
  • 摘要:
    关于文艺高峰的范例与标准,德国艺术史学家阿比·瓦尔堡的研究代表一个独特的理论方向。瓦尔堡受到人类学、心理学等思想影响,运用图集的方法,对艺术史中的图像进行并置与研究,这对20世纪艺术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瓦尔堡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核心就是考察作品与古代经典的关系,探索如何通过开放的、跨界的艺术史重新理解古代经典在文化中的复现、转写和升华。瓦尔堡的艺术经典观是与艺术风格学相对立的,他更为关注的是被实证方法和线性史学所忽视的作品文化价值以及那些被无视、被贬低的图像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艺术经典应是那些以超越的方式保存人类原始情感、承载社会记忆的作品。
  • 形式演变视野中的文艺高峰 下载:26 浏览:303
  • 刘涵之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5期
  • 摘要:
    中外文艺发展史上若干时段的文艺高峰无不证明形式标准的效应。没有形式的不断变化和创新,便没有艺术发展。伟大的艺术家总是自觉追求形式的突破,在形式突破的过程中创造艺术杰作,从而建立新的形式尺度,垂范后世。历史地看,文艺高峰一方面体现为形式表达的突破,一方面体现为相关艺术理论的创建。这也说明文艺高峰的筑就和理论创建的关联性。
  • 影像媒介的本性——论影像艺术价值的一种标准 下载:25 浏览:297
  • 唐宏峰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5期
  • 摘要:
    20世纪以来,对艺术媒介属性的探讨日显重要——在身份区别的意义上,媒介属性成为界定各门艺术本性的关键。克拉考尔、本雅明、爱浦斯坦、德勒兹等理论家有着对摄影和电影等影像艺术媒介本性的充分认识,他们在影像、自然、运动、感知等范畴之间建立起其本质的关联。影像使自然现实以绵延的、未改动的面目复现,更以一种揭示力将封闭于其中的隐秘形式打开;影像提供了人们与日常生活无限接近的感知形式,甚至以对对象的充分揭示带来无限深邃的感知、意识与精神的世界。这是影像媒介的本性,即影像-自然-感知的统一。这种认识,提供了影像艺术价值判断的一种标准,即是否充分发挥了影像-自然-感知的影像媒介本性,是否充分呈现、揭示了自然现实的丰富性,进而扩展了人的感知与精神世界。
  • 文艺高峰评价标准及其三重张力 下载:31 浏览:292
  • 吴键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5期
  • 摘要:
    文艺发展史上的"文艺高峰"现象涉及复杂的机制与多维的层面,从规范论视角展开研究以确立"文艺高峰"的评价标准,是其核心命题之一。通过对文艺高峰概念的细读,抽绎出其评价标准的三重张力,分别是文艺性质上的社会性与审美性,历史向度中的永恒性与时代性,空间向度中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张力,并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探讨当代中国艺术公众在对文艺经典的接受与欣赏之中如何处理身份认同中群体与个体、过去与当下、民族与普世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持共识的前提下代际间也形成了对文艺高峰评价标准的不同偏向。
  • 2019年中国戏剧热点现象述评 下载:28 浏览:294
  • 任晟姝1,2 雷雷1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5期
  • 摘要:
    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这一年间戏剧行业持续发力:在产业层面,积极响应国家机构改革政策,以戏剧创意助力"文旅融合"、促进城市发展,而"沉浸式"戏剧体验等新兴热点项目也带动了戏剧市场的多样化繁荣;在创作层面,全国各地文艺院团纷纷推出精品红色剧目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唱响新时代戏剧艺术华章,但也浮现出改编经典遭遇"退票风波"、引进戏剧"水土不服"等焦点问题。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艺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1
访问量 150324
下载量 63257
总被引次数 562
影响因子 1.30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