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文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35

《文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京派散文与“魏晋风度” 下载:60 浏览:489
  • 郑丽霞 《文学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魏晋风度"深深影响和滋养着京派散文创作。一、京派散文接续了魏晋"酒神"精神,塑造出醉酒的"陶渊明"与"放诞者"形象。二、京派散文引入六朝志怪"求仙"题材,表达了对现实的讽喻以及生命的焦虑。三、如同魏晋人士对人间万物的情深以及追求万物的"美",京派散文家亦具有"深情"和"唯美"的生命追求。四、在"魏晋风度"影响下的京派散文文体具备明显的"复调性"特征,表现为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以及文体的杂糅性特征。京派散文的创作实践经验能为当代"新古典主义"散文写作提供丰赡的精神资源,甚至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也不无启发意义。
  • 师承关系与叶公超“实际批评”的理论构建 下载:59 浏览:477
  • 陶梦真 《文学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叶公超的"实际批评"理念是在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下形成的,当我们深入探究这种影响时不难发现,"实际批评"理念并不等同于任何一种西方理论体系。这本是西方理论进入中国语境后一种正常的、必然的"错位",而叶公超的"错位"接受恰恰基于其对文学教育现状,尤其是文学批评课程设置弊端的认知。从师承关系的角度,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叶公超"实际批评"原则的理论构建:首先,"实际批评"的理念构想是针对文学教育的现存问题而提出的;其次,这一理念直接应用于叶公超的教学实践,并在师生互动中得以传递与完善;最后,学生对这一理念的传承才真正发挥其影响与效用,完成了"实际批评"的理论构建。
  • 路翎对“五四”文学的坚持与深化 下载:63 浏览:477
  • 许诺 《文学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作为在1940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作家,路翎的创作在与"五四"文学的互文性关系中更能揭示其独特之处:一方面,路翎虔诚而坚定地沿着"五四"现实主义的文学方向前行,并在战争语境中反思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新文学的几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他将"五四"文学对"人"的关注带入他对1940年代人民解放道路和历史主体的追寻与建构之中,并在创作中不遗余力地予以回应。路翎对"五四"文学的坚持与深化,与他的精神导师胡风有直接关系,也同时体现了1940年代中国新生代作家对"文学向何处去"的思考与实践。
  •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中的新移民小说 下载:61 浏览:475
  • 刘红英 《文学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新移民文学兴起于1980年代初。迄今为止,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学界主要以女性批评、后殖民批评、文化批评等视角对新移民小说进行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是近年来影响颇大的一种批评方法。将之代入到新移民小说叙事研究中,可以获得一种新路径与新思路。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中,新移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了文化伦理象征意味,异域极端人性书写凸显了道德空缺、追求和谐会通的文化立场可视作多重伦理文化的现实表征。从而,新移民小说彰显了它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义,同时也呈现出一些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 新世纪剧坛的“跨界写作” 下载:64 浏览:479
  • 李致 宋宇 《文学研究》 2020年9期
  • 摘要:
    "跨界写作"是新世纪剧坛缓解"文本缺失"危机,实现自我救赎的重要"突破点"。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和翻译的学者,熟谙剧场艺术的小说家和诗人,以及从事戏剧院团排演工作的导演和演员是"跨界写作"中的主力"外援"。"跨界写作"浪潮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经典改编、故事叙述与空间调度等不同层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外援"职业化趋向与"新作"改编类问题也同时凸显。"外援"唯有重塑剧作家的主体性,"新作"方可以文化的深度与灵魂的重力为新世纪剧场营造真正的未来。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文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76
访问量 162208
下载量 76051
总被引次数 627
影响因子 1.20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