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文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27

《中国文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文本内部的日本——论陈映真小说中的殖民记忆 下载:57 浏览:362
  • 赵牧1,2 《中国文学》 2018年11期
  • 摘要:
    日据时期的殖民地记忆构成战后台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陈映真在书写相关记忆时更多从象征层面发掘其意义。在他早期的"密教"式书写中,较少触及日据时期台湾社会普遍的殖民臣服意识,而是尽力发掘其间的抵抗记忆,并通过象征方式将其隐秘地纳入台湾左翼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1980年代以降,台湾左翼思想来源中的大陆因素在其创作中得到正面表现,殖民地抵抗记忆开始与革命想象明确关联起来,但清理历史负担和资本批判的同时,也试图于正反两方面从日据记忆中询唤出新型跨国经济和文化殖民的叛逆者。
  • 大势与人事:1949年后的开明书店 下载:64 浏览:387
  • 邱雪松 《中国文学》 2018年11期
  • 摘要:
    1949年后,国家通过各项政策法令逐步加强对出版业的管理。在"一体化"的进程中,除了"政令"之外,"人事""运动"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加速器作用。开明书店于同行业中率先申请公私合营,出版总署采取"公私合作"的形式。在迈向更为彻底的合营路上,年长的管理层与以年轻人为主的中下层职员矛盾频发,再经过"三反五反"的冲击,已无一人对出版社有丝毫眷恋。最终出版社于1953年被青年出版社兼并,"开明书店"随之成为历史名词。
  • 沦陷区文学期刊研究的方法问题——以《万象》的全部笔名分析为例 下载:59 浏览:384
  • 邱晓丹 《中国文学》 2018年11期
  • 摘要:
    《万象》(1941—1945)是民国时期上海一本重要的文艺杂志。本文全面系统梳理了《万象》全部44期杂志上共出现的662个笔名,试图通过考证他们的来源和去向,以打破过往研究将前后期《万象》分别看成"鸳蝶派"刊物和"新文艺"刊物的固化思维,揭示《万象》前后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作者对文本生产、编辑工作和杂志名气的全面影响。由此,对以文本为对象的杂志主流研究方法提出商榷,提出应将杂志整个生产流程当作整体考量,采用尽可能大的标本,以减少误差。.
  • 对奥登的另一种翻译——论朱维基译《在战时》 下载:56 浏览:381
  • 徐曦 《中国文学》 2018年11期
  • 摘要:
    目前学界对奥登译介的研究主要围绕卞之琳、穆旦和王佐良等人的译本展开。本文拟讨论一个长期被遗忘的译本:朱维基翻译的《在战时》。该译本1941年由上海诗歌书店出版,是最早的中文全译本。朱维基在"引言"中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评析了奥登的诗作。对于英国左翼文学的阅读和翻译,反过来影响他自己的诗歌风格由唯美转向现实。由此,可见一位读者(译者/作者)的思想和创作如何在历史、阅读和翻译的互动中发生转变。
  • 论夏丏尊对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的翻译 下载:62 浏览:377
  • 颜淑兰 《中国文学》 2018年11期
  •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夏丏尊《中国游记》的翻译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意义。论文对将夏丏尊的翻译视作自我殖民行为的论点提出异议,通过对原文《支那游记》和译文《中国游记》进行比较和分析,重新定位夏丏尊翻译的性质。同时参考先行研究中未曾论及的同时代批评,分析夏丏尊的翻译态度和译文的取舍对中国读者的接受所产生的影响。最后,考察芥川和中国读者之间认识上的龃龉,呈现译本在目标语境中的新意义。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文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2
访问量 173687
下载量 58521
总被引次数 562
影响因子 1.81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