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心、脑、血管病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内、外科诊治经验,以及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人群防治和护理健康指导经验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心脑血管病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77

《心脑血管病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浅谈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下载:95 浏览:1036
  • 郑雪颖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个疾病的类别,其中涵盖有等心梗、冠心病等,在国民中比较多发,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是巨大的。当发生此类疾病后,或引发血管栓塞、绞痛等症状,使心脏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如果发病部位在脑组织,则会使患者缓慢丧失脑补功能。同时,外周动脉疾病也是多发的,这会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引发下肢溃疡、坏疽甚至截肢等严重后果。接下来,文章将探讨这些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以降低这类疾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 心理护理对脑挫裂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影响 下载:81 浏览:810
  • 林美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随机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收的60例脑挫裂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组,共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效果。结果:在护理实施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SAS、SDS)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且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预后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挫裂伤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提高。
  • 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分析 下载:102 浏览:1010
  • 李黄金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价值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2023.1~2023.12期间治疗),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满意率: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效果显著,不仅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下载:79 浏览:1203
  • 李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干预中的优势。方法:以80例脑梗塞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急性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92 浏览:893
  • 聂玲心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目的:主要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急性脑卒中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医院就诊的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84例,接收的时间为2022-2023期间,分组形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数量为两组,常规组42例为常规急救方式,实验组42例为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满意度为对比指标。结果:两组满意度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方式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临床效率,且提高各项满意度评分,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妇科患者术后并发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下载:115 浏览:1225
  • 邱晶雪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目的 临床观察妇科患者术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原因与护理应用后取得的效果。方法 对研究调查的时间范围选定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择取调查对象共计人数为80名,在统计表中选择患者先后入院的时间,随机平分两组,在每组40名患者的情况下,命名组别名称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不同组别采取的护理措施有所差异,采取术后传统护理的为对照组,采取心脑血管病预防护理的为研究组。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舒张压(SBP)、收缩压(DBP)血压指标水平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脂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显著强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备更高的护理成效。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有在术后及时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才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可能,促使其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的范围中,实现病情的改善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缩短康复速度。
  •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138 浏览:1524
  • 王静 香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2023.1~2023.12期间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结果。结果: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低(P<0.05),总满意率: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不仅利于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 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作用 下载:106 浏览:1152
  • 马倩 卢雪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采用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对改善吞咽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住院的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再进行疗效和吞咽功能的对比。结果显示,经过针对性护理,观察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生存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其吞咽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 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的心理支持结合肢体功能训练护理作用 下载:63 浏览:772
  • 包哈森高娃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目的 探索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接受心理支持联合肢体功能训练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研究期间内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进入试验,随机分组后,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心理支持联合肢体功能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对照组76.19%(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54.18±4.79)分高于对照组(42.68±5.06)分,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分(28.39±3.21)分高于对照组(23.65±3.22)分(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更低(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抑郁症状患者接受心理支持联合肢体功能训练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积极推广。
  • 强化心理护理对创伤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分析 下载:118 浏览:1307
  • 袁仕兰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强化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100例创伤性脑出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分配,探讨组采用强化心理护理,参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负性心理评分、ADL评分。结果:探讨组负性心理评分对比参比组较低,ADL评分更高,有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可促进创伤性脑出血患者改善不良心理,使患者提高康复效果。
  • 脑血管病患者心脏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116 浏览:1221
  • 潘艳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我们对从2022年1月到2023年8月期间的128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通过详细分析其临床资料、心脏功能参数和相关检查结果,探讨了脑血管病患者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脑血管病患者普遍存在心脏功能下降问题,包括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受损。与此同时,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以及血脂水平等因素被发现与心脏功能下降密切相关。这一发现对于深入理解脑血管病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脏功能普遍受到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水平等。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心脏功能受损的风险。
  •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探讨 下载:86 浏览:988
  • 王庆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于2023.7-2024.7期间对我院收治脑梗塞患者104例进行研究,以等量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平均纳入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2例,各行常规护理、细节化优质护理。统计组间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细节化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依从性,值得普及。
  • 老年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三合一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 下载:97 浏览:846
  • 李小丹 满海荣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将三合一心理干预护理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划分对照组(n=36,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6,三合一心理干预),对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心理状态评分以及血糖控制状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心理状态评分和ADL评分中,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更优的各项指标评分均,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糖控制状况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具有更优的血糖控制状况,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合一心理干预护理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较好,可以推广。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综合心理干预的运用效果分析 下载:89 浏览:1007
  • 叶翠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效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院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设定为实验人员,设为2组(40例/组),称为研究组(综合心理干预)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干预前后GAD-7测评值,PHQ-9评定结果,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前后PSQI,SF-36得分结果,满意情况结果。结果:①GAD-7测评值,PHQ-9评定结果对比,干预前,所有患者评分结果无差异,P值>0.05;干预后,两组结果均有下降趋势,研究组下降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用药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情绪管理测评值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③干预前,两组PSQI,SF-36得分结果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两项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针对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过程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拉近医患关系,满意率较高,值得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 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105 浏览:1062
  • 李亮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从医院2023年1月-2024年2月中挑选出9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取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研究组血压、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血脂,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 优质护理改善小儿脑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影响 下载:92 浏览:1167
  • 张文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对小儿脑肿瘤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小儿脑肿瘤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4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8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较参照组更低,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清皮质醇水平较参照组更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以上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脑肿瘤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安抚,帮助其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防止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的风险性,还可以保障手术的有序进行,改善患儿的预后。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其术后恢复速度,从而获取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防止出现护患纠纷问题。
  • 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脓毒症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下载:114 浏览:1295
  • 张杏 陈科 樊菲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脓毒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以求为脓毒症心力衰竭病症找出更为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在研究开始前,完成研究方案的规划及撰写,严格遵照研究方案完成随机对72例脓毒症心力衰竭患者研究对象的抽取工作,抽取地为本院,抽取时间范围在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接受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及实验组(接受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治疗完成购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检查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的治疗成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于脓毒症心力衰竭而言,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稳定患者各项新功能指标,非常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 下载:73 浏览:875
  • 郑金韬 傅德建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40例)和试验组(常规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40例)。以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循环内分泌指标作为观察指标评估疗效,以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试验组为95.00%,对照组为82.5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TⅡ)、血浆肾素(PR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D、ATⅡ、PRA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D、ATⅡ、PRA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5.00%,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有利于改善患者循环内分泌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少。
  • 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73 浏览:673
  • 贾彦楠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0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接收的脑肿瘤患者80例分为参比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予以参比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家属负性情绪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试验组低于参比组(P<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家属SAS、SDS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试验组低于参比组(P<0.05)。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予以脑肿瘤患者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家属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可行临床应用。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载:114 浏览:1341
  • 温馨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0期
  • 摘要:
    目的:浅析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进行住院期指导,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神经功能缺损以及APACHEⅡ评分中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源性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促使胃肠道功能恢复,干预效果确切。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心脑血管病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2
访问量 106325
下载量 29512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7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