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工业
中国石油工业
《中国石油工业》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能源领域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动向。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石油能源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166

《中国石油工业》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南A井一级井控风险治理的实践与认识 下载:42 浏览:228
  • 杨延峰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1期
  • 摘要:
    南A井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长垣南部2011年完钻的一口生产井,2012年4月压裂过程中发生井喷,部分压裂管柱未起出井,用吊卡和钢丝绳倒勒固定管柱,松开钢丝绳时油管上窜,无法拆除井口及防喷器,且钢丝绳已出现断股,存在较大的安全及环保隐患,急需治理。针对上述复杂情况,通过充分论证,全面识别风险因素,明确处理关键点,采取带压作业设备与防上顶卡瓦相互配合,成功拆除吊卡及钢丝绳,并起出井内全部管柱。截至2020年3月,该井已累积产油2876t,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同类井况治理提供借鉴。
  • 无线修井参数仪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43 浏览:403
  • 李娟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1期
  • 摘要:
    修井参数仪是井下修井施工过程中必备的仪表,针对传统的修井参数仪存在安装费时、费力,使用过程中反应迟缓与测量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无线修井参数监测系统,实现修井参数无线监测。无线修井参数监测系统以参数显示控制装置内嵌的计算机为核心,以传感器为基础,实现修井施工过程中各参数采集、计算、处理和无线网络传输。参数监测系统由显示控制装置、传感器、发射器、接收器、无线网络和后台计算机系统组成。现场应用表明,无线修井参数监测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可以为修井司机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实时参数变化和事故预警,无线修井参数仪是一款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修井现场监测系统。
  • 国内外承压设备完整性事故调查标准的对比及实用性评价 下载:80 浏览:339
  • 戚菁菁1 孙伶2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1期
  • 摘要:
    鉴于国内对失效案例深入调查分析、统计整理、上报发布等工作重视程度的逐年递增,对比分析了API RP 585—2014《承压设备完整性事件调查》和TSG 03—2015《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在事故定义、事故分级、事故原因、事故调查小组及人员、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认定及后果评价、事故数据上报等内容的优缺点。管道作为承压设备的一种,其完整性事故调查总体遵循承压设备的完整性事故调查,通过承压设备完整性事故调查相关标准的比对及实用性评价,以期为管道完整性事故调查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 LNG接收站工艺管道试压标准对比分析 下载:89 浏览:510
  • 侯军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1期
  • 摘要:
    工艺管道是LNG接收站工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运行对LNG接收站意义重大。管道试压是对管道材料、施工质量及完整性进行综合检验的关键工序,是确保管道安全可靠运行的最后一环。鉴此,从工艺管道试压方式、试压介质、试验压力、稳压时间4个方面对GB 50235—2010、ASME B 31.3—2018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标准执行与修订提出了建议,对后续LNG接收站工艺管道试压及有关标准的修订具有借鉴意义。
  • 温度变送器现场校准方法研究 下载:57 浏览:201
  • 张灵聪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 摘要:
    温度变送器在工业生产及工程应用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定期进行校准可以保障仪表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温变的校准工作还局限于实验室校验阶段,无法实现现场在线校准,这也是计量学存在的一大困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拆卸导致的仪表损坏,通过进行现场环境与实验室条件比对,减小检测环境带来的影响,结合统计学原理研究了温度变送器现场校准方法。结果表明:设计的标准热电阻比对法相较便携温场校准更为高效;提出的符合性曲线试验数据可靠。可见标准电阻比对在线校准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校准结果准确可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决目前温变现场校准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为相关仪表现场在线检测提供研究思路。
  • 噪音对超声流量计计量性能的影响及其改进措施 下载:20 浏览:294
  • 刘博韬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 摘要:
    针对天然气流量计量过程中超声声学噪声对超声流量计计量性能影响的问题,在分析超声波流量计工作原理、超声信号处理方式、噪声产生原因和国内外降噪技术的基础上,从流量计本身和工艺布局方面综合考虑,归纳了5种可有效提高超声流量计计量性能工艺降噪方案,可为利用超声流量计计量的天然气站场计量工艺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 一种油品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研究 下载:18 浏览:220
  • 董小丽 曹鹏章 李安 王天明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 摘要:
    针对目前石油化工产品的运动黏度测量过程中人工计量时间测定误差大、效率低、测定数据无法溯源的问题,根据采用毛细管进行运动黏度测定的方案,研究设计了一种精确的黏度测定过程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摄像头监视和采集整个运动黏度检测的流程,在检测流程开始前先测定上、下2个刻度的位置,然后在监视过程中自动判断液面位置,当液面与2个刻度位置重合时记录时间信息,利用2个时间的间隔测定油品的运动黏度,同时将整个测定流程视频数据上传至数字化信息中心。由实际的油品运动黏度测定实验发现,所设计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时间计量准确、测定效率高的特点。
  • 中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体系现状简析 下载:50 浏览:418
  • 高军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 摘要:
    中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体系借鉴国外先进标准体系结构,以GB/T 18603—2014为基础,涵盖了天然气流量测量方法标准、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等,同时,纳入了天然气能量计量及其配套的相关标准。几年来,中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体系转化、制定和修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动态维护、持续完善我国天然气计量标准体系,基本满足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需求。
  • 新建天然气管道水合物防治对策研究 下载:53 浏览:79
  • 李方圆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9期
  • 摘要: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天然气中的某些组分与液态水会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这些水合物会阻塞天然气管道、阀门和设备等,严重影响正常输气生产。以某输气管道冰堵为例,通过分析新建天然气管道投产初期产生冰堵的原因以及水合物的生成机理,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进行科学预测,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及建议,得出冰堵场站的解堵过程,用以指导今后类似管道的投产。
  • 浅析压力容器检验风险的防控 下载:46 浏览:285
  • 凌富银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9期
  • 摘要:
    压力容器检验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它伴随检验活动而产生。从准备工作质量、检验活动质量风险、检验安全风险和报告审签质量风险4个方面分析了检验风险的来源,阐述了检验风险可能面临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提出了检验风险防控措施,包括强化人员能力素质、严控检验过程质量及落实措施遏制检验安全事故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检验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 可燃气体检测仪在终端燃气公司的应用探讨 下载:45 浏览:412
  • 卓勇 刘宏 陈琳 王超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9期
  • 摘要:
    可燃气体检测仪是在天然气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仪器。在燃气泄漏检测行业存在各种类型、各种型号、各种量程的可燃气体检测仪,科学合理地选择检测仪的类型、型号和量程,对于高效检测天然气的泄漏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调研发现,终端燃气公司操作人员在燃气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微小泄漏的误检、漏检的情况。因此,梳理了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可燃气体发生泄漏的常见原因,分析了各个环节中易发生泄漏的检测环境,提出经典泄漏情况的可燃气体检测仪选型使用建议,探讨可燃气体检测仪在终端燃气公司的应用情况。
  • 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套管柱挤毁风险分析 下载:63 浏览:423
  • 孙连坡1 陈卓1 霍宏博1 张磊1 王文1 赵洪山2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9期
  • 摘要:
    油田开发过程中,套管损坏给油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利用套管外载计算模型对不同岩性地层进行套管抗外挤强度校核。采用弹性力学解析方法,建立了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套管外载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岩性地层条件下的套管外载。研究表明,套管所受的地应力外载比常规套管柱设计时的泥浆外载要大,在进行套管柱设计时必须考虑生产过程中由地应力产生的套管外载。在盐岩地层中套管的挤毁风险最大,页岩次之,在石灰岩地层中套管的挤毁风险最小。
  • 进口原油船运损耗成因及其对策 下载:24 浏览:253
  • 梁昱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9期
  • 摘要:
    我国进口原油大多依靠船舶运输,抵达中国口岸后,偶有损耗超标的情况发生。从不同技术标准、计量器具误差2个方面定量分析了船运损耗中属于交接误差的部分,就国内外3种不同参比条件下油量计算方法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运输和卸油2个关键流程,分析了易于产生损耗的设备和环节,提出建立船舶资料、派员监装跟踪、控制温度阀门、检测非货油舱、扫净底舱管线5项措施,并就加强进口原油损耗管理提出了建议。
  • 集气站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下载:59 浏览:350
  • 程旭明 王小宁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 摘要:
    气动球阀是控制集气站天然气流通的重要设备,在集气站生产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苏里格南C1集气站在用的气动球阀存在异常关断故障问题,会造成所属集输管线流体截断,导致管线超压,形成生产隐患。针对此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气动球阀异常关断故障的方案,对方案给予可行性讨论和风险估算,并在苏里格南C1集气站进行了方案成果检验,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解决方案为集气站的正常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其他集气站在气动球阀领域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建议。
  • 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 下载:220 浏览:441
  • 乔炜顿 昊龙 蔡思敏 刘琳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 摘要:
    随着苏里格南区块气井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单井产量递减,携液能力下降,部分气井逐渐出现了井筒积液的特征。为了排出井筒积液,提高单井产量,延长气井连续生产时间,利用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降低井口压力从而增大地层与井口的压差将井筒积液排出。通过介绍一种同步回转增压装置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情况,分析该装置的使用效果,提出了气井增压生产技术的优化建议。
  • 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工程质量控制与分析 下载:52 浏览:479
  • 赵鹏敏 柳胜虎 刘鑫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 摘要:
    苏南国际合作区C3集气站是苏里格南国际合作区产建地面骨架工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C3集气站的建成投运标志着苏南产建地面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分析了目前地面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系运行不畅、管理意识与重视程度不够、监理监管不到位和设备材料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质量通病和问题,通过开工前的设计优化、承包商考核及建设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管理方法和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分析,得出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合格的关键途径,为今后的气田站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经验和借鉴。
  • 气田地面集输工艺优化研究 下载:30 浏览:278
  • 刘鑫 柳胜虎 唐瑞志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 摘要:
    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操作复杂,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要加强工作人员集输工艺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主要从气田集输系统的工作内容、设备分类及存在的问题、现有气田集输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地面集输工艺系统的优化4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提高气田集输工艺的整体功能,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石油工业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6
访问量 150328
下载量 63247
总被引次数 831
影响因子 1.09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