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科学研究
石油科学研究
《石油科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本刊办刊宗旨在于向国外介绍中国石油界最新的学术、科研成果,广泛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中国石油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刊登反映中国石油科学技术领域最新、最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科技论文。其专业内容包括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储运工程、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机电工程、油田化工、石油工业经济管理与营销以及与石油工业有关的各个学科。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石油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174

《石油科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多效复合酸液体系在文昌油田的应用 下载:289 浏览:503
  • 夏光1 刘春祥1 周际永1 杨军伟1 刘明慧2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文昌X油田为疏松砂岩储层,采用的是PEM钻井液体系及隐形酸完井液体系,钻完井过程中漏失量大,且从完井到投产时间间隔较长,造成了储层严重污染,产量达不到配产要求。采用常规酸液体系解堵,无法有效解除钻井液中聚丙烯酰胺物质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对岩石骨架破坏严重,酸化后存在出砂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研发出多效复合酸液体系,其中各组分协同作用,既能有效解除地层堵塞,又能保护储层骨架不受破坏,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石英砂溶蚀率0. 58%,N80钢片腐蚀速率1. 78 g/m2·h,钻完井液污染岩心解堵后渗透率增加倍数8. 36。该体系在X油田M井进行了首次应用,酸化后产液量由27 m3/d上升到120 m3/d,产油量达到103 m3/d,效果显著。
  • 防膨剂BHFP-02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下载:74 浏览:315
  • 曹新 王林杰 于兆坤 田初明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油田大规模注水导致注水井黏土膨胀,无法满足油藏开发过程中的配注量,直接影响到油井的产量。加入防膨性能优异的防膨剂可防止黏土水化膨胀,还可恢复长期注水造成的水化膨胀伤害。试验优选了防膨剂及其用量,考察了防膨剂的防膨性能。结果表明,阳离子季铵盐聚合物BHFP-02防膨效果优异,抗冲刷能力强,BHFP-02防膨剂质量分数3%为最佳用量。分析了防膨剂的防膨机理。通过对防膨剂防膨段塞浓度设计,并在渤海S油田现场施工中采用了三段塞浓度梯度降低处理方式,作业后对注水井黏土起长期保护作用,有效抑制黏土矿物水化膨胀,达到注水井防膨作业的目的。
  • 调剖调驱技术在非均质油气藏的应用 下载:68 浏览:242
  • 曹新 张文鹏 于兆坤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针对油田储层非均质性、注入水驱波及体积小、驱替效率低、注入水利用率低等问题,选择适宜的调剖体系,对复合断块构造非均质性强、原油黏度大的储层采取分层调剖,用凝胶先后封堵高孔高渗层及高孔中渗层,使低渗透层得到很好的利用,缓解油藏层内矛盾。加注表面活性剂进行调驱治理,利用表面活性剂和稠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稠油聚集体解聚,降低稠油黏度,改善油水流度比,驱油效果显著提高。
  • 气体示踪剂判识杜66块火驱火线方向 下载:71 浏览:353
  • 张宝龙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依据稠油火驱现场特点,选取耐高温、无毒、易检测、具有化学惰性、稳定性好的气体示踪剂,用于辽河油田杜66块火驱现场三井组气体示踪剂试验,准确地判识了火驱试验井组火线的推进方向、注气推进速度、注采井间的连通情况,并利用气体示踪剂解释软件计算了火驱现场实际波及状况,为掌握火驱试验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 驱油用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77 浏览:244
  • 孙秀芝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对驱油聚合物水溶液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配制聚合物时转速控制在500 r/min;Fe2+与Fe3+对聚合物黏度影响大;聚合物通过多孔介质时,渗透率越小剪切降解越严重;p H为9时,聚合物黏度最高。为油田配注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对提高聚合物驱的效果和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防塌雾化钻井技术 下载:348 浏览:426
  • 苏雪霞1 孙举1 徐芳2 郑志军1 宋亚静1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针对雾化钻井井壁稳定时间短、适用地层出水量低等技术难题,提出构建防塌雾化液体系的方法和原则,在此基础上以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雾化剂,通过研究关键处理剂,确定了防塌雾化液体系配方。该防塌雾化液对天然砂岩岩心的一次回收率达98.8%,48 h相对回收率达95.4%;被清水稀释10倍后,16 h相对回收率保持在91.2%。这说明,雾化基液中防塌剂在井壁上吸附能力强,在地层出水量大、环空气/液流体中防塌剂含量大幅降低的情况下仍保持井壁稳定。该体系于川东北地区进行了现场应用,井壁稳定时间由3~5 d提高至11 d,循环利用率达92%,最大出水量达55 m3/h,没有出现钻具泥包等现象。
  • 随钻防漏剂VMD的研制与应用 下载:72 浏览:294
  • 刘昱彤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 摘要:
    针对新疆二叠系地层微孔、微裂缝发育,钻井过程中渗漏严重,现场常用防漏材料粒径级配不合理,高温稳定性差,防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研制了随钻防漏剂VMD。VMD采用刚性粒子架桥、柔性材料变形、纤维材料拉筋等协同复配,同时优化材料粒径级配。随钻防漏剂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防漏剂VMD显著降低渗透,与钻井液配伍性好;在新疆YJ3-6H井二叠系地层现场应用效果良好,钻井液日消耗量由30~40 m3降到10 m3以下。
  • 稠油井取换套防钙侵修井液体系研究 下载:70 浏览:271
  • 谢建波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 摘要:
    针对稠油吞吐开发后期,稠油井套管的损坏。在更换套管作业中,遇泥岩层会出现套铣造浆快的现象,修井液的黏度和剪切力上升;钙侵严重需调配或更换修井液,增加了施工难度。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取换套防钙侵修井液配方,研发的修井液抑制包被能力、抗钙侵能力、降滤失和抗污染能力都有提高,解决井壁失稳、阻卡、修井液钙侵等问题,降低复杂情况及事故发生率,从技术上保障了稠油区块取换套的施工。
  • 基于采收率最优的区块整体调剖方案设计研究 下载:68 浏览:357
  • 钱志鸿1 姚峰1 汤元春1 邓秀模1 闻守斌2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 摘要:
    为保证区块整体调剖能最大限度提高原油采收率,设计三维非均质物理模型,考察整体调剖方案设计时单井调剖剂用量、井组间调剖剂用量分配、调剖顺序等对调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井调剖剂用量增加,采收率增加明显;井组间调剖剂用量分配对调剖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建议采取均衡调剖的原则;相邻注水井组调剖时,含水率较低或水窜不明显的井组优先调剖,最终采收率较高;3种因素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调剖剂用量>调剖剂用量分配>调剖顺序。
  • 基于采收率最优的区块整体调剖方案设计研究 下载:76 浏览:294
  • 钱志鸿1 姚峰1 汤元春1 邓秀模1 闻守斌2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 摘要:
    为保证区块整体调剖能最大限度提高原油采收率,设计三维非均质物理模型,考察整体调剖方案设计时单井调剖剂用量、井组间调剖剂用量分配、调剖顺序等对调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井调剖剂用量增加,采收率增加明显;井组间调剖剂用量分配对调剖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建议采取均衡调剖的原则;相邻注水井组调剖时,含水率较低或水窜不明显的井组优先调剖,最终采收率较高;3种因素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调剖剂用量>调剖剂用量分配>调剖顺序。
  • 烷基糖苷钻井液研究与应用进展 下载:62 浏览:425
  • 赵虎1 司西强1 雷祖猛1 李红星2 贾保旭2 张小红2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 摘要:
    烷基糖苷(APG)具有优良的抑制性、润滑性和环保性能,以不同烷基糖苷和改性产品为主剂的钻井液得以迅速发展。目前规模应用仅有甲基葡萄糖苷钻井液,但加量偏大,抑制和抗温性有待提高;乙基糖苷和丙基糖苷钻井液尚处于室内研究阶段。对糖苷分子结构中的醇羟基、甲氧基、糖环等改性,抑制性和抗温性能得以提升,较为成功的有醇羟基改性产品:阳离子烷基糖苷和聚醚胺基烷基糖苷,在钻井液中实现了低加量、强抑制的目标,在页岩等强水敏地层应用较多。将APG引入无机盐类钻井液,流变性和滤失量等得以改善,对泥岩、页岩和火山岩等水敏地层的稳定性增强。结合对烷基糖苷钻井液研究和现场应用综述,对今后烷基糖苷钻井液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 渗透率级差对渤海非均质储层空气泡沫驱油效果影响 下载:53 浏览:445
  • 武文玉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 摘要:
    在渤中25-1油田油藏下(温度135℃、矿化度6 556 mg/L),利用石英砂填制不同渗透率级差的填砂模型,考察渗透率级差对渤海非均质储层空气泡沫驱油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极差增加,高低渗层填砂模型采收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渗透率级差从2.6增至8.7时,采收率增加3.00%,空气泡沫体系对高低渗层具有较强的封堵调剖作用。渗透率级差为10.5时,高渗层采收率提高10.98%,低渗层采收率提高10.02%,综合采收率提高10.50%,说明储层非均质性矛盾突出,泡沫体系对高渗透层不能达到完全封堵。
  • 苏里格气田老井侧钻水平井钻井液技术探讨 下载:67 浏览:492
  • 郭康 王国庆 高洁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 摘要:
    针对苏里格气田老井侧钻水平井存在的井壁失稳、滑动钻进托压等技术难题,优选了适合小井眼钻井的钻井液体系抑制剂、润滑剂及封堵剂,形成了一种强抑制高润滑低伤害暂堵钻井液。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防塌抑制性强,页岩一次回收率达92.4%,二次回收率达84.8%;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滑块摩阻系数控制在0.052 4,有效降低摩阻和扭矩;对盒8产层的岩心伤害率低于15%,属于低伤害,利于储层保护。该钻井液技术已在苏XX井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井下安全井壁稳定,无缩径无掉块,起下钻畅通,井眼始终处于良好净化状态,后期储层改造后,增产效果明显,满足了苏里格气田老井侧钻的要求。
  • 合成低分子胺类抑制剂的评价与应用 下载:77 浏览:522
  • 薛新房 刘磊 黄侠 郭宏峰 张博 李翔 刘光普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 摘要:
    以环氧氯丙烷与二甲胺为原料合成了抑制剂,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膨润土膨胀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得到反应条件为:反应物物质的量比1∶1,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80℃。3%二甲胺-环氧氯丙烷产物16 h的线性膨胀率为27.48%,岩屑回收率为86.81%。粒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二甲胺-环氧氯丙烷产物的抑制性明显优于防膨剂FP-1及KCl。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将低分子胺类抑制剂应用于渤海油田转注预处理工艺,可有效提高转注后的吸水能力,延长注水井的周期,起到良好的增注效果。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石油科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2
访问量 130542
下载量 39842
总被引次数 621
影响因子 0.88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