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工程管理
建筑与工程管理
《建筑与工程管理》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建筑及工程管理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07-9942

《建筑与工程管理》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逆向4D技术在大型改扩建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8 浏览:367
  • 李永奎1 华军辉1 童佩2 钱丽丽3 赵文凯4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 摘要: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4D技术是优化大型复杂项目管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基于4D技术原理,结合改扩建项目中拆迁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创新性提出了逆向4D技术的应用方法。在缺乏旧建筑原始设计信息的情形下,逆向4D技术能够还原旧建筑的3D信息模型,并链接拆迁进度计划实现4D可视化。并结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的案例研究,验证了逆向4D技术在大型改扩建项目中的应用方法、技术潜力和实践价值。
  • 元网络视角下高新区建设项目组织演化中的知识传播研究 下载:61 浏览:374
  • 何清华1 刘晓雪1 王歌2 耿达飞1 万静远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 摘要:
    在火炬计划的影响推动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项目密集涌现。随着PPP模式的广泛推广,高新区建设项目呈现出规模体量大、需求复杂性高、投资主体多元、政府主导性强等特征,对建设项目组织的知识传播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引入元网络的分析视角,以济南高新区建设项目为例,探究项目组织演化过程中知识传播网络的密度、中心度、关键节点等问题。研究结论为研究组织知识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高新区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组织的知识传播特征,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提供了实践启示。
  • 重大建设工程驱动社会冲突研究综述 下载:63 浏览:365
  • 汪洋 高梅玲 李慧婷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 摘要:
    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不同角度归纳评述了城镇重大建设工程社会冲突的成因与影响的研究发展,概括分析了不同学科对工程社会冲突发展与演化的研究进展,归纳评析了国内外工程社会风险评价方法、工程冲突的治理模式和重大工程实践。在对重大工程社会冲突触发机理、传播路径和治理模式3个层次的现有研究分析基础上,比较研究了目前重大建设工程社会冲突问题的主要研究与数据获取途径异同,并提出了重大建设工程社会冲突影响与治理的研究展望和新思路。
  • 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PPP项目收益风险分配机制研究 下载:65 浏览:389
  • 王颖 林傅梦 陈玲 卢舒琦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 摘要:
    PPP模式对于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回报低,社会投资方将面临较高的收益风险,因此,我国大部分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为国企或国企与民企的联营体,纯粹的私人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并不高。为了激发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资热情,当政府与不同投资方合作时,有必要基于项目参与方的公平偏好程度设置相应风险分配机制,一方面降低私人资本投资方所面临的收益风险,另一方面改变政府承担项目付费的现状,实现风险的合理分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模拟项目收益风险分配机制,在考察投资方公平偏好的前提下,对传统的收益函数进行了调整,构建了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PPP项目收益风险分配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社会效益会随着投资方公平偏好的增大而增加,投资方承担风险比例亦与其公平偏好正相关。
  • PPP项目竞争性磋商采购效率分析 下载:54 浏览:360
  • 苑贺辉 石磊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 摘要:
    PPP项目引入竞争性磋商便于政府通过与社会资本方的信息交换明确采购需求,为政府确定合理的项目质量标准提供有效依据。但事前成本的套牢和沉没问题往往导致社会资本方降低采购阶段努力水准从而造成政府采购效率损失,通过构建社会资本方博弈模型分析竞争性磋商对其采购阶段努力水准的激励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竞争性磋商机制中通过信息交换可以有效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通过提升项目质量水平可激励社会资本方在采购阶段付出高努力水准以实现采购效率;但过高的质量水平反而加剧社会资本方竞争从而产生负向激励作用,因此政府需合理控制激励强度以提高采购效率。研究成果以期为政府在PPP项目中合理运用竞争性磋商机制提供借鉴。
  • 基于BIM竣工模型的医院智慧运维系统集成研究 下载:60 浏览:391
  • 张玉彬1 赵奕华1 李迁2 贾琼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6期
  • 摘要:
    基于三维建模和分析技术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不仅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方案可视化、性能分析、冲突检查、标准检查等,还可基于BIM竣工模型来支持工程运营系统的集成和设施维护。以江苏某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建设为背景,结合设备设施管理,将医院建设BIM竣工模型、IBMS系统集成与医院运维管理的系统模块进行集成,构建了BIM竣工模型的运维管理与医疗服务集成的实施框架,通过系统集成和共享形成一体化集成框架并论述了一体化集成实施的关键技术与应用障碍,对医院运用BIM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具有参考价值。
  • 工程项目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水平综合优化研究 下载:63 浏览:376
  • 李万庆1 邱幸运1 孟文清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6期
  • 摘要:
    目前工程项目多目标优化的相关研究中,较少考虑工期、成本、质量等目标与安全水平之间的联系。针对这一不足,在分析工序安全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得到了成本—安全水平优化模型,并将安全目标引入工期—成本—质量优化模型,构建了工期—成本—质量—安全水平均衡优化模型。为了有效求解该型,引入了量子粒子群算法,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模拟仿真,得到工期、成本、质量与安全水平的一系列Pareto解,并进行方案决策,结果表明得到的Pareto解集能为项目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支持,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该模型方面是有效性的。
  • 装配式建筑项目投资风险评价 下载:49 浏览:377
  • 李晓娟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6期
  • 摘要:
    推行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化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不仅在施工和技术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投资风险管理,以及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选用上也存在差异。从政策、市场、技术、经济及管理5个层面进行投资风险影响剖析,据此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研以及SEM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得出相应的评价指标权重,并结合案例,实现对装配式项目投资风险的定量评价,为装配式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 基于BIM和物联网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安全预警平台的建立 下载:50 浏览:383
  • 邹小伟 张丹 马辉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6期
  • 摘要:
    基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预制构件及施工人员间存在的安全问题,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了装配式建筑安全预警平台。首先通过对安全预警平台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功能设计,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危险源进行事故树分析,得到装配式建筑施工危险来源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安全环境。针对这3个危险源,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建立安全预警平台3个子系统:数据收集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和安全预警子系统。同时,在BIM模型中相应区域以红绿黄色显示。结果表明物联网和BIM结合,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预警。
  • 组织氛围对EPC项目内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载:53 浏览:375
  • 曹如月 郝生跃 王松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6期
  • 摘要:
    EPC模式在技术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为探究EPC项目组织内组织氛围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在分析EPC项目内知识转移过程的基础上,引入转移意愿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开发EPC项目内组织氛围量表并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方法,验证组织氛围及转移意愿对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丰富了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也为工程建设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指导建议,从而有助于EPC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 基于DEMATEL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0 浏览:372
  • 李辉山 欧阳昙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 摘要: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广泛推广,其高居不下的建造成本已成为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掌握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发展的变化规律,结合国内装配式建筑市场的现状以及我国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具体情况,从建造流程出发构建其成本的分析方法,从外部建设环境特征、项目自身技术特征、项目人员的组织管理三大方面分类归纳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主要因素,运用DEMATEL法得出各影响因素重要性水平以及互相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数学模型推算结果,提出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措施与建议,进而促进其推广。
  • 基于灰关联的PSO-BP神经网络的高层住宅造价估算 下载:54 浏览:362
  • 蒋红妍 白雨晴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 摘要:
    针对高层住宅工程造价管理的难点及传统造价估算方法存在的不足,采用灰关联分析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以高层住宅工程特征指标为网络的输入向量,达到快速、准确地估算高层住宅工程造价的目标。借助文献回顾法与灰关联分析法系统地确定工程特征指标体系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引入PSO算法优化BP网络的权值及阈值,解决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缺点。并通过实例验证构建的模型,提高了前期决策阶段造价估算的精确度,实现了快速估算。
  • 建筑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的响应关系研究 下载:63 浏览:372
  • 汪振双1 张家楠1 赵宁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 摘要: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是绿色建筑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排放因子法和Tapio脱钩理论,研究了2001~2016年我国建筑行业VOCs排放与行业经济增长之间脱钩关系的变化轨迹,采用LMDI分解法对建筑业VOCs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自2001年开始我国建筑业VOCs排放量呈上升趋势,除2015年为强负脱钩状态,其他年份均为弱脱钩状态,经济产出效应为我国建筑业VOCs排放的最大诱因,并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建筑业VOCs减排的对策和建议。
  • 基于流程再造的全过程咨询之挑战应对 下载:57 浏览:371
  • 张双甜1 郎颢川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 摘要:
    全过程咨询作为行业与政府推行的一种工程咨询模式,有其重要的意义。全过程咨询的推行对工程咨询企业在企业参与项目咨询的模式、企业对咨询业务的管控、企业对协作单位的选拔及管控、企业面临的新的风险等方面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工程咨询企业不能正确处理这些影响,则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通过分析全过程咨询对企业业务的影响及全过程咨询的业务高效开展的需求,结合流程再造理论,对工程咨询企业从组织、管理、流程等方面如何应对提出了对策建议。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BIM设计人员行为挖掘研究 下载:60 浏览:378
  • 张立茂 吴贤国 王欣怡 伍方芳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 摘要:
    BIM技术越来越多的使用导致计算机生成大量的后台数据,为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从设计过程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机会。以BIM设计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BIM设计流程特征和流程挖掘需求,利用过程挖掘技术构建了三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并进一步构建了动态共同工作社会网络;采用"自顶向下"即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方法,对BIM设计人员社会网络进行分析;通过深入研究社会网络中心性对BIM设计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机制提出共同工作社会网络中心性对BIM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正向影响的研究假设;通过对研究变量进行测量和整理,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假设成立的结论,表明应正视团队中派系的存在,引导派系共享成员,加强核心人物的培养并发挥其作用。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养老PPP项目政府补偿机制研究 下载:65 浏览:367
  • 沈俊鑫 王潇涵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4期
  • 摘要:
    科学合理的政府补偿机制是实现养老PPP项目可持续运营的重要保障,补偿机制设计已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分析政府补偿决策思路和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资本利益结构视角,构建政府补偿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和敏感性分析,从公众利益、社会资本收益、政府财政支出等方面设计政府补偿机制。结果表明:政府需对项目进行补偿才能使社会资本获得基本投资回报,政府补偿机制设计应综合协调养老机构补偿和价格补偿,以满足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三方利益。
  •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PPP项目再谈判策略分析 下载:53 浏览:384
  • 倪明珠 唐永忠 刘婷婷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4期
  • 摘要:
    PPP项目周期长和可变因素多等原因导致后期存在较多争议项需要进行再谈判,为解决PPP项目再谈判策略选择问题,以PPP项目的两个主要参与方即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为博弈主体。综合考虑再谈判可能发生的利益、风险以及再谈判结果的社会影响等因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二者动态博弈的适应度函数并求解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模型主要参数与再谈判演化稳定策略的关系,得出影响双方选择强硬或妥协策略的关键参数,并据此深入了解PPP项目的特性,提出有效的再谈判诉求,完善再谈判的解决机制等建议,为促进PPP项目再谈判有效进行和PPP项目整体顺利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约束条件探析 下载:62 浏览:373
  • 杜静 宋杰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4期
  • 摘要:
    随着2016年发改委2698号文下发,具有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退出机制、盘活存量资产等作用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开始兴起,目前已有多单产品成功发行。约束条件设置的本质是为了筛选PPP项目,降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风险,以保证现金流的持续、稳定且可预测,从而筛选出合格产品供投资者选择。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研究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研究现状和落地情况,归纳梳理了不同文件中的约束条件,得到了较为清晰的约束体系,指出了现有规定及成功发行的案例中需进一步规范完善的问题,认为在当前理论与实践结合阶段仍需以积极的态度、稳健的步伐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 基于遗传算法的板类预制构件生产中的模具排布优化研究 下载:60 浏览:391
  • 王中原1,2 陈小波1,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4期
  • 摘要: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模具的排布进行优化,是提升预制构件生产效率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结合模具排布特点,借鉴制造业中矩形件排样的思想,以降低模台使用数量为优化目标,建立相关优化函数,对模具进行分层排布,并用遗传算法对预制构件生产中模具在模台上的排布方案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模具排布方案对缩短生产时长,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大的帮助。
  •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7 浏览:358
  • 周景阳 何鹏旺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4期
  • 摘要: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而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阻碍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成本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各个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从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的角度出发,把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相关因素进行分类,并构建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ISM)。模型表明,材料价格、设备花费、税费、人工费、运输距离是表层直接因素;安全检测、生产规模、构件产量、产业组织工业化程度是中间层动力因素;装配面积、场地规划和方案选择是深层导向因素。该研究结果为装配式建筑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参考,为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的实现提供了路径。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建筑与工程管理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8
访问量 110289
下载量 25263
总被引次数 391
影响因子 0.726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