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学报
建筑技术学报
《建筑技术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应用建筑科学领域最新技术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建筑学领域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508

《建筑技术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胶合木认证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66 浏览:382
  • 佟晓超 陈暑冰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7期
  • 摘要:
    随着我国"十三五"期间,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国家对于质量认证的高度重视,胶合木认证伴随现代木结构建设的增长也引发了业内的关注。以胶合木主要应用国家技术标准比对为基础,从原材料、生产过程和符合性文件分析胶合木认证的关键技术,以供我国胶合木认证工作参考。
  • 建筑垃圾再生砖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4 浏览:360
  • 杨新生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6期
  • 摘要:
    在国家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无废城市等大背景下,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发展迅速,其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地面砖大量运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和市政工程中,由于建筑垃圾处理厂规模,管理状态、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地面砖质量不稳定,通过一系列试验分析,因此,提出部分直接影响再生骨料地面砖质量的相关因素,便于产品质量控制。
  • 地下工程上方沉降槽模型参数反演与分析 下载:64 浏览:335
  • 丁保华1 张亚彬2 朱治国3 杨嫣3 侯焕娜4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6期
  • 摘要:
    地下工程的施工常对地层中的原状岩土产生扰动,出现相应的地表移动,对地表的沉降范围和幅值进行预估,对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尤为重要,为了确定特定地层条件下地下工程掘进对邻近区域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基于Peck公式作为参数回归模型,将监测点平面位置与沉降值建立函数关系,采用参数回归方法分别研究盾构施工、顶管施工、暗挖施工沉降槽宽度系数,结果表明,相对应于盾构、顶管、暗挖的i值分别为7.45 m, 5.90~6.34 m和12.33~15.77 m,研究成果可用于地下工程掘进前分析施工影响范围、地表沉降量等,也可用于邻近管线变形曲率计算,以便采取可靠措施保护既有地下管线。
  • 基于碳化机理的混凝土建筑固碳量预测模型研究 下载:69 浏览:368
  • 李沛颖1 石铁矛1 王梓通1 高健2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6期
  • 摘要:
    混凝土碳化是研究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课题,目前的研究主要为碳化深度及对钢筋腐蚀影响等方面,忽略了碳化过程中吸收CO2的量。通过分析混凝土碳化机理,从建筑整体层面确定影响混凝土建筑碳化的主要因素,以实际建筑为样本,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固碳模型,通过试验取样对模型结果验证,吻合性良好。在此基础上,将计算结果与材料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筑使用年限内与全生命周期的固碳量分别相当于混凝土生产阶段碳排放的4.29%和43%。
  •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安装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69 浏览:381
  • 卫民 肖国良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5期
  • 摘要:
    目前,国内建筑产业化已开始推广,其中装配式建筑以内镶式装配式构件为主,且已开始于大量工程应用。但单一的内镶式装配式构件不能满足所有功能及需要,故外挂连接形式的装配式构件有非常大的推广空间。在北京住总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6号办公研发楼中,清水混凝土外挂墙板采用独立结构安全设计、抗震设计及装饰设计。施工时,既有效控制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结构施工质量、结构预埋施工质量,又严格控制承重托座的位置偏差和连接角钢的定位精准,对构件的生产成品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该工程中外挂墙板吊装施工进行研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下载:68 浏览:382
  • 张军1,2 司怡3 周臻3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5期
  • 摘要:
    提出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以评估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需求,并对其节点进行参数设计。以一榀三层三跨的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框架为例,利用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其梁柱等结构构件,耗能单元和复位单元等非结构构件及节点参数的抗震设计,建立了OpenSees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稳定,残余变形较小,利用该设计方法可进行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 基于未确知理论的绿色建筑技术成本效益评价 下载:68 浏览:400
  • 王沨枫 周海珠 魏慧娇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5期
  • 摘要:
    建立了绿色建筑典型技术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博弈论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不同气候区10栋建筑的排风热回收技术、节能灯具与智能照明技术的成本效益进行调研分析。基于调研获得的有限样本,利用未确知理论求解评价指标基线,并提出分级评价方法。对调研绿色建筑所用技术的成本效益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调研数据可信度较好;排风热回收性价受气候区影响较节能灯具与智能照明显著。利用提出的分级评价方法对各地、各类型建筑绿色建筑技术性价水平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可为绿色建筑技术的选用提供参考。
  • 现浇板式清水混凝土螺旋楼梯施工深化设计要点研究 下载:76 浏览:386
  • 李学鹏 敖卫 杨磊 徐佳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5期
  • 摘要:
    螺旋楼梯因其流线造型美观、典雅,节省空间而广受欢迎,大多数螺旋楼梯均采用钢结构或普通混凝土+外饰面做法进行施工。而近几年清水混凝土构件在建筑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将清水混凝土与螺旋楼梯结合,设计比较新颖,但是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尤其是采用普通的模板脚手架进行施工时,其模架体系深化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清水混凝土螺旋楼梯的最终效果,通过工程应用,对其深化设计的步骤和要点进行了阐述,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站房屋面斜梁与钢拱梁连接节点优化设计研究 下载:73 浏览:391
  • 马双来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3期
  • 摘要:
    以新建中卫南站站房工程为背景,研究钢框架结构屋面斜梁与钢拱梁连接节点的优化设计。提出优化设计方案,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研究优化后节点的连接承载能力、节点域承载能力及节点抗震能力。结果表明斜梁翼缘管与钢拱梁连接的抗拉、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折算应力,以及节点域的承载能力均满足要求;节点的转角延性系数和梁端最大塑性转角均满足要求,表明节点的抗震性能良好。经优化后节点安装难度大幅降低,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施工效率明显提高。
  • 保利国际广场大跨悬挑桁架转换层施工安装与卸载方案优选 下载:76 浏览:370
  • 刘轩1 张永山1 区彤2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3期
  • 摘要:
    针对大跨悬挑桁架层施工过程复杂的问题,以横琴保利广场大悬挑桁架转换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施工模拟技术对其安装和卸载过程展开方案优选研究,悬挑桁架转换层安装采用分区整榀安装和散拼安装2种方式,支撑胎架卸载采用同时一次卸载、分区一次卸载、同时多次卸载、分区多次卸载4种方式,基于Midas软件分别对不同加载和卸载方案进行施工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悬挑桁架转换层安装采用散拼安装方式有利于降低构件内力和控制竖向位移变形,支撑胎架分步多次卸载方案对结构构件内力和位移的控制优于一次卸载方案,卸载方案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与卸载分步与否有关、与分区与否关系不大,悬臂桁架竖向累积位移主要集中在四个角部和跨中部位。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建筑技术学报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36
访问量 178562
下载量 62587
总被引次数 823
影响因子 1.31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