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
《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学同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卫星导航定位研究、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的智能化研究、遥感器原理和技术、风格的理论及其技术、测绘网络和虚拟技术、地图和地理的理论和技术、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和可视化研究、3S技术及其集成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集成应用、矿山测量、海洋测量、激光扫描技术和应用、地图印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与测绘相关领域的研究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测绘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077

《测绘科学与技术》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无人机遥感在基础测绘快速更新中的应用 下载:56 浏览:441
  • 沈泉飞1 黄梦雪2 朱艳慧2 曹敏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1期
  • 摘要:
    无人机遥感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适应性强、操作简便、获取影像速度快、地面分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成为基础地理信息快速更新的重要手段。探讨了Wingtra无人机系统在基础测绘更新中的控制点布置和影像获取方法,分析了无人机影像的处理方法,研究了基础测绘更新中正射影像制作方法,并利用实地检查点对所制作正射影像的几何精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无人机遥感制作的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在几何精度上满足基础测绘快速更新的需要,可大大提高基础测绘更新的效率。
  •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耕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 下载:55 浏览:443
  • 李丹1 梁欣1 孙丽娜2 刘洋1 宋以健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1期
  • 摘要:
    耕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耕地资源信息提取,可以为耕地资源保护提供数据支持。以黑龙江省鹤岗市为研究区,以1990年、1999年、2010年、2016年Landsat影像为数据,提取耕地信息。通过对研究区多时相遥感影像进行影像融合、图像增强、镶嵌和裁剪以及影像接边检查等预处理,利用监督分类(GLC和SVM)方法进行遥感影像解译,对解译后数据进行人工目视解译,生成耕地利用数据库。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物光谱特征的选取对地物分类、信息提取有直接影响;进行监督分类时选点的疏密离散程度决定其成果精度的高低,对于耕地信息提取有直接影响;监督分类的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计算效率高的特点,对于大数据量的遥感影像处理更有优势。本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耕地利用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 江苏省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下载:59 浏览:451
  • 孙伟红1 黄燕2 黄博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1期
  • 摘要:
    研究江苏省海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江苏省海岸线资源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江苏省沿海4期(1980—2011年)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对江苏省近30年来海岸线的时空变化进行总体和分段研究(分北段、中段、南段三段),较好填补了目前江苏省海岸线的时空演变特征缺乏细致分段研究的空白。结果表明:(1)自80年代以来,江苏海岸线整体呈现向海推进趋势,平均向海推进943.13m,平均推进速度为每年30.42m,且随江苏沿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平均推进速度有逐年加快的趋势;(2)各个岸段的海岸线向海推进速度不同。其中,北段(绣针河口-扁担河口)岸线推进速度最慢,中段(扁担河口-团结港)岸线推进速度最快。
  • AutoCAD提取权籍调查宗地四至的方法 下载:65 浏览:464
  • 李文林 李东峰 胡启亮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0期
  • 摘要:
    在不动产权籍调查工程中,四至信息获取与录入是繁琐的工作,手工作业效率低下、差错率高。采用软件处理是提高自动化程度的有效途径之一。相较于购买成熟软件,进行自主开发的效率更高。行业内普遍在南方CASS绘图软件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性价比更好。利用相邻宗地必然存在界址线重合的性质以及CASS使用的AutoCAD扩展属性,在CAD环境下进行宗地间相对关系的自动识别,可以实现宗地四至的自动提取。使用VBA开发语言,同样能实现复杂的空间分析。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中,起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差错率的双重效果。
  • 常州市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下载:62 浏览:454
  • 薛建峰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0期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标志维护管理信息化,借助"智慧国土"平台建设建构了测量标志巡查和维护等信息化管理联动网络。基于常州市测量标志管理的基本状况,从开发平台、数据库、系统技术架构三方面研究了系统的总体设计,从系统的软件界面、用户管理、标志管理与查询、统计、结果输出等方面详细讨论了系统的功能设计,研制开发了常州市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标志点的历年巡查信息对比、专项统计分析等亮点功能。该系统对类似工程有较好参考价值。
  • “一点一景”地理信息数据在线采集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60 浏览:451
  • 程宝银 张蒙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0期
  • 摘要:
    为了突破传统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方法自动化程度低且无法及时、准确、方便采集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点一景"地理信息数据在线采集技术方法。采用WebGIS、移动GIS、Android SDK、数据通讯及加密等技术,基于天地图API开发了内外业一体化的采集云平台,建立了移动端、云服务器、Web端互联互通的在线采集体系,实现了基于位置服务的地理信息数据快速采集、实时交互、在线更新。结合应用实例表明,通过该技术实现了减少作业工序、简化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出错概率、加强成果质量控制的目标。
  • 基于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的点云数据圆柱面拟合 下载:62 浏览:454
  • 刘支亮1 李明峰2 陆建华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0期
  • 摘要:
    在测量中,为了对建(构)筑物的圆柱面点云数据进行建模或检测,需要精确拟合圆柱面并对拟合结果进行分析、表达。针对传统圆柱面点云数据拟合方法未考虑粗差存在和系数矩阵含有误差,导致圆柱面拟合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了可自适应调整权阵的稳健加权总体最小二乘算法计算拟合参数。该算法在考虑全部观测值误差的基础上,通过激光点到圆柱面的距离确定各点的权重,以3倍标准差剔除粗差,经迭代计算最终得到稳健的拟合结果。经工程实例计算,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克服粗差的影响,得到准确可靠的拟合参数估值,拟合效果优于传统拟合算法。
  • 河网数据拓扑一致性简化方法 下载:65 浏览:448
  • 操震洲1 姜林燕2 吴煜心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0期
  • 摘要:
    河网数据简化包括河流选取、简化和拓扑一致性维护等过程,其时间性能尤为重要。目前的简化和拓扑一致性维护算法在时间效率上都不够理想。提出了一种河网多尺度组织结构并基于该结构实现了河网的多尺度简化。河网多尺度组织结构首先根据河流间的主支流关系和尺寸计算河流权重值,以河流权重值作为选取依据;然后执行Douglas-Peucker算法建立各河流的线性BLG树,以结点偏离量作为简化依据。基于该结构完成了河网数据多尺度简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快速生成保持拓扑一致性的河网数据,验证了该结构的有效性。
  • 校企协同全流程创新创业测绘工程专硕培养模式的实践 下载:66 浏览:467
  • 焦明连 卢霞 周立 孙佳龙 谢宏全 董春来 蒋廷臣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9期
  • 摘要:
    测绘工程领域被定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的一部分。淮海工学院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以此改革项目为契机,对全日制测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全流程创新创业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建立了双导师制、研究生实践基地或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修订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方案、制定了完善的双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践结果证明:校企协同全流程创新创业测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了高校、企业和研究生的三方共赢,凸显了专业硕士在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的优势,有效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基于DSM和地表覆盖数据的土地变化监测方法 下载:62 浏览:471
  • 姚炜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9期
  • 摘要:
    国家的土地政策和土地措施必须依赖于及时、有效、准确的土地数据,这就对土地利用现状管理提出了动态变化监测的要求。目前,在土地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中土地变化情况的获取仍旧十分被动。同时受限于传统管理手段,监测的工作量不仅大且效率低。变化监测成果的质量又受限于判读人员的技术水平。基于上述情况,结合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和DSM(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变化图斑,提出了一种土地变化监测方法。以土地复垦、地块建设、发现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违建与拆违为应用案例,验证了所提监测方法的有效性,为及时发现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并为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基于VBScript的EPS平台勘测定界自动化成图研究 下载:61 浏览:461
  • 张子林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9期
  • 摘要:
    作为地籍测量中的基础工作,土地勘测定界为勘界和边界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源和科学依据。研究了勘测定界的实施流程及勘测定界的成果要求,分析了在清华山维EPS软件中使用模板定制和直接二次开发方法在勘测定界自动化中的利弊,推导了坐标解析法求解不规则多边形地块面积的公式,并使用VBScript开发语言实现了勘测定界图的绘制、界址点和距离的自动标注、宗地面积的自动计算与标注、输出界址点表的功能。结果表明,自动化成图工具优化了清华山维EPS软件使用体验。在有多块宗地的情况下,可以人工指定界址点起始点号,克服了常规软件存在的问题,加快了内业处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 基于地理国情的江北新区建设用地规划监测研究 下载:65 浏览:464
  • 钟丽蓉1,2 熊克俊1,2 洪饶云1,2 李学芹1,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9期
  • 摘要:
    为全面掌握江北新区的建设进展,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航空影像数据和新区规划数据,提取了新区的各类型城市建设用地,并与规划数据作对比,分析新区的建设用地规划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新区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占比最大,其次是居住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占比较小,绿地与广场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占比相近;产业职能和生活职能上较为均衡,产业职能比生活职能稍显突出;城市建设用地现状与规划的符合度为96.13%,规划实施率为74.73%,建设现状与规划总体相符。
  • 南京市公共服务空间格局监测分析研究 下载:67 浏览:453
  • 晏王波 张时智 宋法奇 徐建刚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9期
  • 摘要:
    为了准确把握南京市公共服务空间格局,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从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文化体育、公园绿地5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指标体系,并将公共教育与医疗卫生列为核心公共服务,综合测度南京市公共服务水平,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公共服务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变化主要集中在秦淮、建邺、玄武等中心城区,而外围地区增强效应不明显;(2)2015-2016年南京市核心公共服务空间基本稳定,但随着江北新区建设的深入,江北乃至南京市的公共服务空间改变明显。本研究对公共服务空间格局监测的探索方法将为地方政府、行业部门规划和投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 空中三角测量中像片连接点拓扑关系的矩阵表示算法及应用研究 下载:66 浏览:472
  • 刘娟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8期
  • 摘要:
    主要研究了空中三角测量中像片及像片连接点拓扑关系的矩阵表示算法及其应用。像片连接点自动匹配和区域网平差是空中三角测量的主要内容,像片及像片连接点的拓扑关系是自动匹配和区域网平差高效处理的关键。据此,从导航GPS数据生成的航线图出发,提出并研究了基于8邻域算法的像片连接点矩阵生成方法,完成了用二维矩阵表示像片连接点点号和点名,并通过该矩阵完成了像片连接点自动匹配中同名像点自动查找和区域网平差中地面加密点自动查找的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提高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存储效率和区域网平差速度有积极意义。
  • 基于空间语义的地理编码在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70 浏览:487
  • 康昆1 李明峰1 周醉2 蔡炜珩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8期
  • 摘要:
    近年来智慧城市发展迅速,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空间信息大部分利用地址描述。地址在系统数据库中以字符串形式存在,由于语言习惯和文化差异,地址描述普遍不符合数据规范化要求,甚至有些地址中出现了逻辑错误,难以在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中直接应用。通过分析地址要素的层级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语义的中文地理编码方法,研究了空间语义地址模型,设计了基于分层级地址树模型的地址标准化过程。结合智慧街道实际应用,对比模糊匹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地址匹配率。
  • EGM2008辅助的GPS高程转换方法应用分析 下载:68 浏览:475
  • 王正亮 薛荣军 南城 杨军 孙哲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8期
  • 摘要:
    传统水准测量工作强度高、效率低,常规GPS测高技术多基于单纯数学模型的高程异常拟合。为获取正常高,提出了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下的高程拟合方法。以某铁路线路控制为例,使用二次曲面、三次曲面和EGM2008+三次曲面三种拟合模型在平坦和山地地区试验,比较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通过内外符合精度的计算,结果表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下的高程拟合方法较单纯,数学模型效果更优,能够满足常规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尤其在重力异常变化剧烈的山地测区仍能获得拟合精度高,残差更稳定的结果。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的GPS高程转换方法可为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提供检核和参考。
  • 基于遥感影像的南通市海岸带变迁分析 下载:72 浏览:469
  • 周建波1 张云涛2 殷飞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8期
  • 摘要:
    基于GIS、RS技术,提取了南通市1986-2016年的6期海岸线,从海岸线的类型分布、长度消长、空间变迁、分形维数等多个角度,对南通市海岸带变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南通市海岸线变化显著,长度累计增长67.78km,岸线类型主要是自然岸线向人工岸线转化;南通市海岸带主要以向海扩张为主,陆地面积增长约637.237 7km2,海岸带地貌类型转变明显,主要表现为大面积滩涂转变为盐田、养殖池和建筑用地。使用网格法计算了南通市各时期海岸线的分形维数。总体来看,分形维数保持缓慢增大趋势,2006年以后开始显著增加,说明海岸线趋于复杂,大规模的近海工程建设是分形维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分析结果认为,人类的近海活动是造成南通市海岸带变迁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因素。
  • 城市轨道交通联系测量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67 浏览:469
  • 何伟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8期
  • 摘要:
    联系测量是城市轨道交通测量工作的重点内容,该方法可以保证施工进度,优化地铁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导线直传法和联系三角形法是目前常见的2种联系测量方法。重点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利用两种联系测量方法在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2期工程中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证明,两种方法的互差非常小。可以得出,导线直传法和联系三角形法的成果差异较小,且结果准确可靠。但实际测量工作中还需注意几个问题:(1)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选择;(2)使用较高等级的仪器进行观测,如I级全站仪;(3)施测前应对仪器进行严格的检验、校正;(4)联系三角形法应合理设计三角形的图形,严格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 工程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智能考核系统研究 下载:71 浏览:475
  • 朱风云1 张桂凤2 俞康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7期
  • 摘要:
    在信息化教育大环境下,为了推进江苏省"双证书"制度的落实,提高技能鉴定考核的效率和质量,研究并实现既符合信息化教育理念,又符合职业标准、能满足教学考核实际需求的信息化考核方法非常必要。据此,提出并研究开发了一款适用于工程测量员的职业水平智能考核系统。该系统采用B/S模式,以.Net为开发语言,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现有工程测量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设计了电脑网站、移动终端等模块,实现了全流程考试管理、全科目智能打分等功能,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考核是推广信息化教育的重要入口,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职业水平。
  • 等高线内高程点检查软件开发与实现 下载:74 浏览:477
  • 刘小华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7期
  • 摘要:
    目前,数字化地形图成果一般采用DWG成果格式,高程点和等高线匹配度检查工作主要采取人机交互或人工检查为主的方式进行,检查速度慢、错误率高。以福建省测绘院绘制的某地区数字地形图的等高线区域高程点检查工作为例,通过对高程点、等高线匹配特性以及AutoCAD数据文件地物组码表构成内容的分析改进了检查方法。在AutoCAD平台上运用Visual LISP进行软件二次开发编程,该软件较好解决了等高线区域点线矛盾的质量检查难题,使质检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得到较大提高。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福建省测绘院数字化成图质检工作中,该成果为其他相关的测绘单位的数字化质检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测绘科学与技术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08
访问量 112751
下载量 25876
总被引次数 306
影响因子 0.61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