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技术与研究
发电技术与研究
《发电技术与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电力技术和能源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数据,包括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海洋能发电、虚拟电厂、储能等任何可以提供电能的发电形式,以及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发电技术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0190

《发电技术与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电力线路状态监测结构化数据交换方法研究 下载:32 浏览:326
  • 黄晓胤1 刘童童2 朱永利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3期
  • 摘要:
    电力线路状态检测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电力线路状态监测系统中结构化数据的高效传输,该文采用Google公司的Protocol Buffers方法,尝试替代目前电力线路监测系统采用的基于Web Service的监测数据传输方法。设计了基于ProtocolBuffers的电力线路状态数据的传输方案,并从时间和空间2方面对所提数据传输方式同现行的Web Service传输方式进行了比较,对比实验表明,文中所提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占用更少的存储空间。
  • 大容量电力储能调峰调频性能综述 下载:23 浏览:236
  • 文贤馗1 张世海1 邓彤天1 李盼2,3 陈雯2,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3期
  • 摘要: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带来电网频率调节问题,大容量电力储能技术是有效解决途径之一。通过对电力储能的类型和应用场景进行分析,指出在电网调峰调频发挥作用的大容量储能有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飞轮储能以及压缩空气储能4种类型,介绍了这4种大容量电力储能的性能特点,对其参与电网调峰、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性能进行综述,比较各种大容量电力储能调峰调频的特性,指出下一步研究发展趋势。
  • 基于改进单纯形法和凝结水节流的超超临界机组协调优化 下载:12 浏览:124
  • 马良玉 李倩倩 李帆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3期
  • 摘要:
    风能、太阳等新能源的规模化并网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为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电网对燃煤机组的运行灵活性、负荷快速响应能力、深度调峰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提升协调控制的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凝结水节流"快速变负荷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考虑凝结水节流特性的负荷预测模型及主汽压力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经典优化理论中的改进单纯形法,设计了协调系统智能优化控制策略,编制了实时优化程序。借助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仿真机开展了详细的优化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有效提高机组变工况负荷响应的快速性,减少主汽压力波动,提升协调控制品质。
  • 智能化联合循环电厂建设方案探讨 下载:32 浏览:235
  • 耿海涛1 朱亚迪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2期
  • 摘要:
    在我国加大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实现能源利用与信息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能源体系的背景下,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智能电厂建设的现状,融合大数据、物联网、可视化、先进仪表等先进技术,结合湖北华电武昌热电有限公司数字化水平,提出智能联合循环电厂建设方案。通过融合全厂生产、管理和经营信息,构建一体化平台,在此基础上,从联合循环电厂基础设备层、过程控制层和生产管理层3个层面入手,通过智能设备的应用、生产数据挖掘分析、管理信息融合分析等,实现设备层、控制层和管理层的智能化建设,最终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和精益化管理的目标。
  • DCCHP排烟余热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下载:32 浏览:326
  • 谭永生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2期
  • 摘要:
    内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排烟余热回收后的排放温度在100℃左右,仍有部分低温余热没有充分利用,提出一种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distributed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DCCHP)动力排烟低温余热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排烟余热的深度回收。以10 kW内燃机冷热电联供为基础,研究了该系统可回收余热量、热泵循环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以及对一次能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DCCHP系统排烟余热1.22 kW,热泵系统回收余热量可达1.07 kW,排烟余热回收率达到87.7%;热泵COP高达4.66,提高39.5%;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3.9%;同时解决了寒冷地区冬季热泵机组蒸发器结霜、低温环境下运行性能差的问题。此研究为冷热电联供系统与热泵机组的联合高效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泄漏原因分析 下载:23 浏览:236
  • 徐勃1 赵海1 高强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2期
  • 摘要:
    一直以来,高温过热器爆管事故都是影响电厂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造成的损失最大。该文结合现场工作的实际对某电厂1号锅炉末级过热器泄漏原因进行了讨论。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及显微组织观察等多种试验手段,对该受热面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期对改善锅炉受热面管失效提供帮助。分析得出该末级过热器的泄漏为长时过热所致,泄漏处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加碳化物,珠光体球化达5级,并存在大量蠕变裂纹。
  • 循环水泵出口蝶阀电气回路及控制程序优化 下载:12 浏览:125
  • 王志成 赵峰 张德本 黄锡宏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2期
  • 摘要:
    针对循环水泵出口蝶阀的电气回路及控制程序存在无法实时掌握、蝶阀开度及开阀的速度无法满足运行需要的问题,结合运行实际需要对蝶阀的电气回路进行优化调整,增设就地指示;并对蝶阀的控制程序进行优化,改进蝶阀开度及开阀的控制逻辑,从而保证蝶阀电气回路及控制逻辑的安全、可靠、稳定性,有效地避免因循环水泵出口蝶阀启动故障及操作不及时引起的重大事故发生。通过电气回路及控制程序的优化调整可以达到实时指导运行操作的目的。
  •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硅基光伏组件运行温度在线软测量方法 下载:25 浏览:254
  • 于航1 刘阳1 连魏魏2 朱红路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期
  • 摘要:
    硅基光伏组件的运行温度对组件电气性能和发电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是光伏系统建模和性能评估的重要参数,它的精确计算对于光伏系统分析和最大功率跟踪等算法的应用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组件运行温度经典计算方法进行实例验证,发现该算法在不同季节、天气条件下的精度不一致,使得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与实际状况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硅基光伏组件运行温度在线建模方法,它分别以实测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和输出功率作为模型输入,以组件运行温度作为模型输出,实现了组件运行温度的在线软测量。通过实际运行数据的对比表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在条件允许时,也应该将风速作为模型输入之一。
  • 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系统运用复合模糊逻辑控制的研究 下载:35 浏览:355
  • 周圣哲1 崔强2 张懋源3 夏国廷1 王凯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期
  • 摘要:
    合理分配不同动力源的输出功率是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针对"燃料电池+蓄电池(FC+B)"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一种用复合模糊逻辑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根据负载需求功率、蓄电池当前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以及目标区SOC动态调整功率分配。通过MATLAB/Simulink对所提出的复合模糊逻辑控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当蓄电池SOC适中时(以HSOC表示荷电状态值,当HSOC=60%时),SOC在复合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与功率追踪策略下变化基本相同,但前者的氢耗量减少0.54 g;当蓄电池初始SOC较低或较高时(分别以HSOC=39.8%和HSOC=80.2%为例),相较于功率追踪策略,该策略使蓄电池SOC逐渐接近目标区。运用复合模糊逻辑控制可以降低混合动力系统的总能耗,提高系统的效率,控制更加灵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风电机组有功功率集散优化控制系统研究 下载:23 浏览:234
  • 张中泉 刘晓光 钟天宇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期
  • 摘要:
    研究了一种风电机组有功功率集散优化控制策略,并基于此提出一套风电机组有功功率集散优化控制系统开发方案,该系统架设于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系统以及风电机组机群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之间,不改变AGC系统与EMS的原有架构,并且可综合考虑风机机群上网电价差异、设备稳定性、发电能力及寿命等因素,以利用上网电价较高、稳定性较好的发电设备为目的,从而实现风电机组有功功率的集散优化控制。
  • 楼宇型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SCR脱硝应用研究 下载:14 浏览:145
  • 王学勤1 朱文堃2 徐静静2 江婷2 胡永锋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期
  • 摘要:
    能源与环境的矛盾不断深化,能源行业正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方向转变,因此高效低碳的燃气分布式能源(natural gas distributed energy,NGDE)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随着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以内燃机为主的楼宇型NGDE项目的脱硝改造势在必行。以某楼宇型NGDE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SCR)脱硝工艺在分布式能源项目应用的可能性;最后项目在小型MW级的NGDE系统得到成功应用,脱硝效率达到95%以上,NOx的排放值为25.4 mg/m3,烟气脱硝指标达到北京市固定式内燃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脱硝效果良好,为分布式能源项目脱硝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 OTN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传输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362 浏览:4173
  • 李晓宇 《发电技术与研究》 年期
  • 摘要:
    现如今,经济发展的非常迅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电力信息企业面临的竞争力很大,由于电力信息企业不断的进步,电力信息通信企业产生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就比如OTN技术,在电力信息企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可以提高电力信息通信传输速率和质量,还可以优化传输环境的安全性。要想使得电力信息通信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有必要引进先进的技术,提高整体的传输速率。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发电技术与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8
访问量 126575
下载量 45218
总被引次数 517
影响因子 1.08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