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
中国设计
《中国设计》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各学科设计领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该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308

《中国设计》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智能化的交互包装设计与创新 下载:54 浏览:272
  • 孙铭1 肖文婷2 《中国设计》 2019年5期
  • 摘要:
    将信息化智能技术导入传统包装设计中应用,让包装设计与消费者之间了实现更有趣与有效的"交互"活动。基于现阶段技术条件与应用水平下,运用信息技术在实现智能化的交互包装设计的创新设计途径主要方法与手段,主要包括在二维码及内置硬件、智能化包装材料、混合现实技术。通过这三面技术对应的典型案例并论证了技术的可执行性。由此应用手段引起思考,阐明了融合信息技术下未来智能化的交互包装设计在设计与创新发展有无限的创意与设计可能。
  • 传统盘扣手工艺的设计创新策略 下载:63 浏览:298
  • 丁诺千 何佳 《中国设计》 2019年5期
  • 摘要:
    让传统手工艺制作、民族纹样元素与现代人的审美、功能性相结合,更好地传承这门民族手工艺。分析了盘扣的起源发展,并从手工盘扣制作复杂,成本高;传承人缺乏;应用局限较大;缺乏质量监管这几个角度来阐述现阶段盘扣手工艺的发展困境。提出盘扣创新设计的四个策略。结论:该策略可为盘扣手工艺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 端砚的美学价值研究 下载:49 浏览:410
  • 杨静楠 《中国设计》 2019年4期
  • 摘要:
    探讨如何在当代设计中再应用端砚的美学价值。在简述端砚发展概况与器物特点的基础上,从造型美、功能美、材料美、工艺美、文化美等五个方面分析其美学价值。端砚作为传统器物,其丰富的美学价值在当下仍然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在强调发扬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当下,设计师应认真发掘器物美学价值,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中。
  • 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牙舟陶创新设计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下载:65 浏览:360
  • 刘志勇 《中国设计》 2019年4期
  • 摘要:
    为牙舟陶产业创新设计发展提供理论、方法指导,提升牙舟陶文化底蕴,拓展创新发展路径。简要概述了牙舟陶发展历程,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在牙舟陶创新设计传承性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并给出了促进两者融合进行创新设计的路径举措。提出了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在牙舟陶创新设计传承性发展中的作用与路径措施。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给牙舟陶产业持续发展与创新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源泉,是牙舟陶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 “中国符号”在蔡国强《九级浪》个展开幕式焰火艺术中的设计与运用 下载:62 浏览:293
  • 杨晶 《中国设计》 2019年4期
  • 摘要:
    研究"中国符号"在蔡国强焰火艺术中的设计和运用。探究蔡国强《九级浪》个展开幕式焰火艺术中材料、意境和主题的设计,分析中国传统火药融入当代艺术的路径,反思"中国符号"在中西方艺术对话与交流中的影响。《九级浪》个展开幕式焰火艺术中以火药为画笔、以天空为画布、以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意境在当下的复现。蔡国强焰火艺术中对"中国符号"的设计和运用,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也体现了他立足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新思路。
  • 可持续设计中的简素美学研究——以日本无印良品设计为例 下载:36 浏览:307
  • 聂茜 《中国设计》 2019年4期
  • 摘要:
    获取一种现代产品设计的美学规律和设计方法。以无印良品这一代表日式禅意美学的世界品牌为例,分析了在可持续设计中地简素美学,其审美理念的渊源,简素美学的研究意义,结合无印良品的设计,分析总结简素美学对当代设计的借鉴意义。总结出通过造物材质的简约之美和衬托质感之美的简素色彩运用,以及强调材质的质感和肌理之美的运用,来设计具有简素之美的产品。这些方法可运用于可持续设计中,以体现产品设计的简素之美。
  • 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融入精准扶贫问题和对策研究 下载:61 浏览:257
  • 邓楚君 《中国设计》 2019年3期
  • 摘要:
    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融入乡村精准扶贫,对于落后地区文化、生态内生源动力的开发和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文创产品、非遗、文创产业的挖掘、开发和转化,试图寻找帮助农民创造可持续的再生造血系统精准扶贫的途径。尝试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创产业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研究,探索艺术设计学科融入精准扶贫的方法及路径
  • 日本女子传统服饰的设计特点——以解读《日本国志》中女子服饰为中心 下载:35 浏览:368
  • 林莹莹 宋云鹤 《中国设计》 2019年3期
  • 摘要:
    通过挖掘传统文献中的传统服饰并分析其设计特点,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灵感。以解读黄遵宪《日本国志》中关于日本女子传统服饰的相关资料为中心,搜集整理其他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运用论述法、图片展示法来呈现日本女子传统服饰的设计特点。根据《日本国志》的相关资料,结合服饰实物的观察,可以发现日本女性传统的"服"与"饰"在设计上有这样几个特征:"服"根据社会阶层而量体打造,具有浓重汉唐风格;"饰"具有较强的修饰性、实用性、独立性和兼容性。
  • 设计之歌——万事设计为先 下载:57 浏览:328
  • 李奋强 《中国设计》 2019年3期
  • 摘要:
    从多角度解读人类的设计活动,并创作歌曲:设计之歌,为人类的设计活动呐喊,加油。依据逻辑学与解释学论述了设计活动的本质特征。阐述了设计理念、梦想、本源、本质及价值等设计活动的本质特征,得到设计之歌:万事开头,设计为先!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有个意念、想法,先想好,先设计好,然后按照设计好的方案逐步实现。那种不事先设想和设计的做事方式是盲目的,尤其是对比较复杂的事情。
  • 基于西周金文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下载:78 浏览:303
  • 黄阳彦 俞柳艳 周月麟 《中国设计》 2019年2期
  • 摘要:
    作为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也随之逐渐成为满足人们生活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必需产品。但是在当前的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大多数都仅仅是对部分文化的相关特征元素进行生硬的套用与模仿,在这样的设计形式下创作出来的文化创意产品最终是没有办法自然而融洽地展现文化内容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更是丰富多彩。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中国古文字——金文的造型特征和形体规律,并把握其文字特征作相应的图形符号分析。尝试构建一种基于古典文化,融合了现代化设计发展的一种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体系,以提高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元素融合的一致性,更精准地展示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价值和信息内容。
  • 有机现代主义座椅的意象美感研究 下载:65 浏览:277
  • 丛扬帆 《中国设计》 2019年2期
  • 摘要:
    比较联系中西方设计思想,其中前者为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哲学思想,后者是关于以座椅设计为代表的有机现代主义风格思想。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对其"形"、"意"、"神"的探讨与研究。汲取到了具有象征、情感、文化价值的养料,对座椅的造型设计提出有关于意象美学的要求。将意象美学与有机设计有机结合,可以对现代座椅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并希望引起设计者对于追求可以传递情感意境的优秀设计作品的更多关注和思考。
  • “少即是多”设计理念应用于汽车造型设计的研究 下载:65 浏览:364
  • 田金 《中国设计》 2019年2期
  • 摘要:
    随着人们购买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汽车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汽车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由米斯·凡德罗在20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少即是多"设计理念,不仅在建筑设计上应用广泛,在汽车的造型设计上也得以彰显。文章以当今流行的汽车造型设计元素和汽车品牌为例,分析了"少即是多"设计理念在汽车造型设计上的体现和应用。总结出造型设计对一款汽车的重要性,从而为自主汽车品牌的造型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 以超整理术为导向的餐饮空间设计课程模式建构 下载:35 浏览:422
  • 王婷婷 《中国设计》 2019年2期
  • 摘要:
    超整理术的导入旨在解决餐饮空间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分离的现象,帮助建构新的课程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文章依据学生专业能力的差异性,拓展其求知途径,确立研究目标,从超整理术的三个阶段针对互动教学、课题研究、项目导入式课题训练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模式创建,在课程教学中真正实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为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培养高技术创新性人才。
  • 基于共享经济的住宅设计探究 下载:74 浏览:266
  • 苏红 《中国设计》 2019年1期
  • 摘要:
    探究共享模式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为共享住宅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分析当代城市群体的生活现状和需求,结合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研究出共享生活的模式,并提出对应的共享住宅的设计原则。提出"联网筛同","形成组团","共同合作"的共享生活模式,对应住宅设计提出"构件模数化与灵活化、空间私密性层级化、空间个性自主化以及空间城市化"的设计原则。解决现有的生活需求,为未来生活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 亲子文旅景观空间设计在新时代美好生活背景下的探析——以嘉兴为例 下载:68 浏览:417
  • 谢鹏雄 周甜甜 臧科斯 《中国设计》 2019年1期
  • 摘要:
    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本课题利用实地调研法、资料查询法、现场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景观空间研究;针对景观空间、景观设施、人文布局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弥补现存亲子文旅景观空间的不足,使亲子文旅景观可以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在让群众在体会生活美好的同时,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可以为其他亲子文旅景观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场景中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365
  • 吴丹 《中国设计》 2019年1期
  • 摘要:
    为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场景设计中的运用和发展。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征,以及国内外主题公园场景的发展和现状,总结出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场景设计中的影响,以流程图解和实例进行佐证。得到虚拟现实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创新主题公园场景设计。为虚拟现实技术对主题公园场景设计的思维形态创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埃舍尔视觉错视图形的艺术表现 下载:63 浏览:273
  • 李升锐 蓝江 平张志 《中国设计》 2019年1期
  • 摘要:
    归纳分析埃舍尔独特的错视空间构成理念的思维和形式特点,发掘其与现代图形设计的结合点,及其对现代图形海报设计的启示。基于视觉错视的艺术表现,依据贡布里希的审美错视理论,从艺术家创作和观众阅读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其艺术创作的形成。其视觉错视艺术,引起了设计者对于现代设计的重新审视,突出了观者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从而认识到艺术不能仅从单一的角度去理解与呈现,还要能做到多学科交叉互渗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设计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32
访问量 158942
下载量 42367
总被引次数 405
影响因子 1.057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