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观察 下载:58 浏览:403

范海燕 孙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改良Hotz术矫正上睑瘢痕性睑内翻59例(10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55~82岁。双眼患者有50例(其中术后复发15例,原手术方式不详),单眼9例,共有10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Hotz术,随访3~6个月。结果 59例手术均成功,睑缘形态良好,睑内翻矫正,瘢痕不明显,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主观感觉良好,94. 4%患者重睑形态自然并对外观满意。结论改良Hotz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有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和外形美观等优点。

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观察 下载:67 浏览:340

范海燕 孙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改良Hotz术矫正上睑瘢痕性睑内翻59例(10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55~82岁。双眼患者有50例(其中术后复发15例,原手术方式不详),单眼9例,共有10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Hotz术,随访3~6个月。结果 59例手术均成功,睑缘形态良好,睑内翻矫正,瘢痕不明显,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主观感觉良好,94. 4%患者重睑形态自然并对外观满意。结论改良Hotz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有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和外形美观等优点。

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效果观察 下载:45 浏览:340

范海燕 孙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Hotz术治疗上睑瘢痕性睑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改良Hotz术矫正上睑瘢痕性睑内翻59例(10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22例。年龄55~82岁。双眼患者有50例(其中术后复发15例,原手术方式不详),单眼9例,共有10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Hotz术,随访3~6个月。结果 59例手术均成功,睑缘形态良好,睑内翻矫正,瘢痕不明显,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主观感觉良好,94. 4%患者重睑形态自然并对外观满意。结论改良Hotz术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具有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和外形美观等优点。

A型超声、IOLMaster和Pentacam测量白内障患者眼部生物学参数的比较 下载:68 浏览:379

刘嫣 方思捷 姚钦科 王静 陆琳娜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A型超声、IOLMaster和Pentacam三种仪器测量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等白内障患者眼部生物学参数结果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年3~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共108例(176只眼),平均年龄(71.18±10.52)岁。采用A型超声、IOLMaster和Pentacam三种仪器对其进行术前检查,测量AL、ACD值并统计分析。结果在4组患者中,A型超声测得的短眼轴组、正常眼轴组、长眼轴组、超长眼轴组患者的AL值分别为(22.56±0.31)mm、(23.57±0.29)mm、(24.92±0.53)mm、(27.91±1.50)mm;IOL Master测得的短眼轴组、正常眼轴组、长眼轴组、超长眼轴组患者的AL值分别为(22.58±0.32)mm、(23.58±0.33)mm、(24.93±0.52)mm、(27.96±1.46)mm。在超长眼轴组患者中,A型超声与IOLMaster之间测得的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仪器测得所有眼AL差值的平均值为0.0181 mm,Bland-Altman分析显示95%的一致性界限为(-0.154, 0.191)mm,3.41%(6/176)在95%的一致性界限外,两种测量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可相互替代。IOLMaster和Pentacam测得的ACD平均值分别是(3.13±0.48)mm和(3.17±0.53)mm,两种仪器测得白内障眼ACD值的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3.98%的点在95%的一致线外)。结论 A型超声与IOLMaster在测量白内障患者术前的AL值中存在差别,但两者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好,可以相互替代使用。AL值在26 mm

上唇黏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的疗效观察 下载:61 浏览:357

范海燕 孙英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上唇黏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57只眼)接受上唇黏膜移植的结膜囊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22例,年龄21~75岁。轻度狭窄5例,中度19例,重度26例,复发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上唇黏膜移植,结膜囊内薄壳支撑,加压包扎1个月。术后6个月行睑缘融合切开,1周后佩戴义眼片,平均随访6.5个月。结果 57例均移植成功,唇黏膜与球结膜融合,结膜囊形态良好,均可配戴适合的义眼。其中2例发生了睑缘融合缝线脱落,1例发生在术后2个月,给予再次睑缘融合后加压包扎1周,6个月后切开融合处,结膜囊形态良好;另1例发生在术后5个月,因结膜囊形态良好,未予处理,6个月时义眼片佩戴正常,其他病例随访期内未见其它并发症。结论上唇黏膜移植是治疗结膜囊狭窄的理想方法,它具有患者进食早,供区恢复快,患者外观影响小等优点,上唇黏膜可作为结膜囊狭窄治疗取材的首选。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13例中重度下颌瞬目综合征 下载:51 浏览:383

朱晓伟 张嘉莹 丁侠 李瑾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下颌瞬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的下颌瞬目综合征患者,收集经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13例(13只眼)患者的病史资料,13例患者术前经上睑下垂及颌动瞬目现象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均表现为中重度,经同一术者手术治疗后对13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观察。结果本组患者疗效良好,术后随访时间为(26.31±18.67)个月(范围:8-63个月);双眼睑缘高度基本一致,睑缘弧度自然,无畸形;颌动瞬目现象基本解除[术前(4.46±1.45)mm至术后(0.92±0.76) mm],睑缘角膜映光1(MRD1)由术前(-0.31±1.11)mm提高至(4.23±1.01)mm,最佳矫正视力(BCVA)由0.43±0.22提高至0.74±0.28。结论该术式较好地矫正了颌动瞬目现象,同时可获得稳定的眼睑高度;患者术后视力获得显著提升;无严重并发症,是用于矫正中重度下颌瞬目综合征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口唇粘膜移植治疗SJS/TEN睑球粘连和睑缘角化的临床疗效 下载:58 浏览:360

陈俊曌 姚钦科 邵春益 傅瑶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评价口唇黏膜移植重建眼表和睑缘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引起的睑球粘连、睑缘角化和眼表瘢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存在晚期眼部并发症11例(12只眼)患者,应用口唇黏膜移植进行眼表重建和睑缘重建矫正睑球粘连、睑缘角化和眼表瘢痕。手术方案采取切除眼表及睑缘的角化瘢痕组织,彻底松解睑球粘连,应用羊膜移植覆盖角膜和球结膜的缺损,取自体口唇黏膜移植替代缺损的穹隆结膜、睑结膜和睑缘。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症状、角膜病变、睑球粘连和睑缘病变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1±16. 6)个月,全部12只眼对比术前视力稳定或有提高,异物感、烧灼感和干涩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前12只眼都存在着睑缘角化瘢痕、倒睫或乱睫,7只眼引起角膜上皮病变,口唇黏膜移植眼表重建后上皮愈合,1只眼残留少许倒睫但不对角膜产生摩擦;术前9只眼存在着睑球粘连,术后8只眼睑球粘连完全改善,1只眼部分粘连复发。结论口唇黏膜移植进行眼表重建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晚期并发症,不仅可以矫正睑球粘连,同时可以矫正睑缘角化瘢痕和倒睫,改善眼表环境,稳定视功能。 线性皮脂腺痣综合征及其眼部表现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