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甘肃民勤土地退化治理政策效果分析 下载:76 浏览:472

孙强强 张平 孙丹峰 《中国土壤》 2018年10期

摘要:
以民勤土地退化治理水资源调控和耕地压减政策措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家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响应以及政策失效问题,并分析造成国家政策失效原因。通过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监测,发现民勤水资源的调控政策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耕地压减政策失效,当地政府对水资源调控政策的响应要远好于对耕地压减政策的响应。在国家-区域-农户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以及推行中,下级政策执行者在响应上级的政策时均会考虑自身的利益,而耕地压减政策对当地政府和农户均不利,造成政策失效。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变化可以较为客观的表征国家生态治理政策实施的效果。

近40年大兴区耕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34 浏览:232

廖宇波1,2 温良友1,2 孔祥斌1,2 张璐1,2 程静怡1,2 孙晓兵1,2 《土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研究长时期的土壤有机质(SOM)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对指导大都市边缘区耕地保护、农田土壤肥力提升和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运用GIS、地统计学与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大兴区近40年来五个时期(1980、1990、2000、2006、2017)耕地SOM的时空变异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大兴区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表现为短期下降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Ⅴ级地为主到2017年以Ⅳ级地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从9.36 g kg-1上升到14.87 g kg-1,增加了58.87%;大兴区五个时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系数范围为0.22~0.38,均属中等程度变异;五个时期SOM的块金系数C0/Sill分别为50.00%、45.45%、49.92%、43.19%和38.17%,说明随着时间推移区域耕地资源的本底因素引起的异质性愈占主导;SOM的空间最大相关距离在8.14~14.57 km范围内波动;大兴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上升,其主要受到土壤质地、土壤类型、种植作物类型和人为耕作管理活动的影响。在未来的农田管理过程中,应改善土壤结构,施用有机... 更多

土壤质量与功能:从科学到实践——2019年荷兰瓦赫宁根土壤会议综述 下载:68 浏览:424

吴克宁1,2 杨淇钧1 陈家赢3 吴金凤4 《土壤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第4届瓦赫宁根土壤会议于2019年8月27日至30日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召开,有来自世界各国的300余名科研工作者参加。此次会议在"认识土壤功能"主题框架下,按土壤质量研究的基本逻辑,设置了土壤功能与社会、衡量土壤功能的创新方法、跨尺度的土壤功能建模与制图、土壤功能协同与权衡等4个议题,从土壤功能的视角,展示了以欧洲研究团队成果为主的土壤质量研究最新进展。本文对其内容与组织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得到了以下思考与启示:(1)土壤功能分解与表达已成为土壤质量研究的热点问题;(2)应重视模型与专家系统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综合运用;(3)工作坊、大师课等新型学术会议办会形式值得借鉴与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