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环境责任保险与环境风险控制的法律体系建构 下载:86 浏览:507

马宁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保险被视为一类独立的应对环境风险的工具。相较于第一方保险,责任保险在环境风险下具有制度优势,应被视为保险工具内的优先选项。基于夏维尔模型得出的市场机制通常能自发实现责任保险最优效果的结论,在抽象环境风险与具体国情背景下均难以证成,强制保险模式因此成为必然。环境责任保险的价值实现对外主要受制于保险人对环境风险的识别、控制与承保能力,对内则受限于保险规范设计的妥当性。在前者,保险人可通过将自身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活动融入国家环境管理体系,尽可能明确数人环境侵权的形态与责任承担,利用连带责任内的责任再分配机制,构建双重风险保费体系等方式,强化自身的风险评控能力,消减立法与司法因素诱发的责任不确定性;在后者,则需谨慎设计承保范围,将纯粹经济损失与对环境自身的损害责任纳入保障范围,经由被保险人范围的控制等方式来实现对保险人承受能力的照顾。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法治社会新秩序的责任思维及其体系建构 下载:42 浏览:424

宋云博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内社会都存在"零和博弈"与"互害现象"。这与本国优先主义、民粹主义和社会组织或个体的责任意识淡薄、责任思维不强、责任定位不准及责任功能错位等问题紧密关联,因而应系统强化责任思维及其体系建构,明确法学教研的引领责任、立法规则的衡平责任、行政执法的管控服务责任、司法公正裁判责任、企业组织的社会发展责任和公民的社会主体责任等,才能协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下法治社会新秩序的建构及其善治。

后现代乡愁下的乡村旅游吸引物体系建构 下载:55 浏览:412

杨金华 王顺发 刘天曌 刘晴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11期

摘要:
后现代旅游具有情感化、真实性、慢节奏和个性化等特点,与当前乡愁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不谋而合。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田野调查法,以湖南衡阳乡村旅游地茶山坳镇为例,从游客感知视角分析了乡愁的要素特征,进而从有形和无形两个层面建构了后现代乡愁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吸引物体系。发展乡村旅游要充分利用乡愁吸引物,注重场景设计和氛围营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

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下载:35 浏览:375

韩淑芹1 焦琳2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建构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是中国提升海洋话语权、建设海洋强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必经路径。中国需要借由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为世界提供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全球海洋治理期待更多科学、系统的海洋治理话语来支撑,助力更加公平合理的海洋治理机制及治理实践。作为国际海洋秩序风向标的海洋话语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因此有必要厘清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的内涵与外延,探索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规划、翻译及实践路径,以此系统化地构建中国海洋治理对外话语体系。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课程框架的核心素养体系建构 下载:428 浏览:1993

刘海波 《地理研究进展》 2021年11期

摘要:
“双减政策”落地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也让学生们回归了学习的本质,“‘双减’的根本还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扩大优质课堂教育供给,增加优质学校资源供给,强化教师管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怎样完善地理课堂教学中建构的核心素养体系,有待深入的探究。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