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态势到我国山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42 浏览:261

王丽华1 吴彦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农业科技创新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正处于变革的重要时期,面对我国农业内部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推进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在农业整体战略布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布局及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等方面的优化措施,结合我国多山特点,提出山地农业科技化发展的重点方向:以生产、生态、服务及产业化带动能力方面为方向,促进山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结合地方特点,构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体系。

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下载:49 浏览:310

张济琛 《体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供给侧改革"为理论指导对我国健身产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加快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认为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途径有:健全健身产业人才供给、完善健身产业制度供给、提升健身服务产品质量、提高健身产业创新能力。以此确保健身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提供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健身产品,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次探讨 下载:54 浏览:373

何雄浪 陈锁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的总量不足变为结构性失衡,具体表现为总量充足,而有效供给不足,难以适应现阶段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利器,可以确保中国农产品在确保国内有效供给充足的前提下引领国际市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眼于国内外两大市场,充分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矫正行政配置在资源配置中的扭曲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深化改革机制和培育创新驱动力,从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引领中国农业走向国际舞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估与提升路径 下载:97 浏览:509

董少明 陈平花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本文以2016年发生并购重组的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综合绩效角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重组前一年、并购重组当年、并购重组后两年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并购重组使国有企业获得一定的短期绩效,但长期绩效并未得以明显提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国企并购重组要想提高综合质效,面临着宏观调控管理新变化,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以及适应形势变化的新思路。如何在这新背景下切实提升国企并购重组的综合绩效?基于政府视角,应当要重新定位国企并购重组目标;规范国企并购行为,推动并购重组;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规范产权市场交易。基于企业视角,应当要明确企业并购动因,确定合理的重组规划;同时要加强国企并购之后资源整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农民主体地位问题的思考 下载:89 浏览:493

姚凤民1 查梓琰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改革仍然面临着诸多新旧问题,如现有的改革未能很好地正确处理农民与政府、市场三者的关系,特别是较少地从农民主体地位来考量改革的出发点。因此,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完善农民主体地位为抓手,需要制度政策与意识理念凸显农民主体地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需维护农民主体权利;工商资本下乡需正确处理好农民主体地位与政府、市场关系;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等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陕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下载:57 浏览:422

刘鸿浩1 李朋林2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4期

摘要: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分析了陕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深入剖析了制约陕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结论表明:产能过剩严重、财务风险加大、经营成本过高和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因素阻碍了陕西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陕西煤炭产业要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力度,下大力气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水平与技术效率,以实现煤炭产业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的转换。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经营风险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载:54 浏览:452

班新 蔡雯霞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基于经营风险的视角,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如何影响经营稳定性进行深入探究。选取2003~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行业维度研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非金融企业配置金融资产能够显著地分散经营风险,但是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会显著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其中制造业系数显著为正。因此,促进企业积极投身创新活动,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避免以套利为目的的短期获益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农户满意度关系研究——基于贵州省108村2160位农民调查的实证分析 下载:43 浏览:455

任丹妮 李良元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在调查贵州省24县108个行政村金融服务及各村2160位居民对金融服务满意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金融供给模式、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扶持水平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农民金融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使用农村金融服务是否使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相比,农民更看重的是农村金融服务在农民之间是否公平;增加农村金融的供给量、成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有助于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满意程度,但提高市场竞争程度对此作用并不明显;此外,在形成金融供给模式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其与农村不同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更有助于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满意水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管理问题研究 下载:43 浏览:352

李卓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部分企业经营转型出现困难,信用违约风险加大,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增加。本文从中小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管理、处置等全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比较近年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变化情况,探究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影响。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贷款分类和不良贷款处置经验,重点比较资产证券化等不良贷款处置创新方式。在此基础上,从中小银行视角提出了树立不良即逾期理念、运用金融科技加强风险预警、综合运用债转股、收益权转让、证券化处置方式等不良贷款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中国股票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 下载:46 浏览:317

陆峰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部署的第一位。中国股票市场也要积极开展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根据股票市场特点,明确股票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理论着手,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供给现状,以及当前中国股票市场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股票市场发展经验,提出我国股票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下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构想 下载:63 浏览:488

范祚军 余俊杰 陈瑶雯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也需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要求。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货币政策调控诉求出发,深究货币政策目标调整的新方向与货币政策调控的新模式,从数量型、价格型、结构型、微调型、风控型五方面提出丰富、优化和创新我国现有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具体对策。

甘肃省气象科技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讨 下载:279 浏览:3203

曹华 《气候变化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根据甘肃六大地形区域特色,针对交通、新能源、特色产业、大型涉农企业作为纽带连接各方,分析气象科技服务客户的要求,不断提高预报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气象科技服务供给侧改革主要从技术、人才、制度上改革,人才是关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