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光伏电站无功功率控制能力检测及优化方法 下载:68 浏览:420

王磊1 胡文平1 时珉2 尹瑞2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大中型光伏电站应配置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具备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能力,针对某光伏电站开展无功功率控制能力检测,发现其响应时间、调节精度不满足GB/T 29321-2012《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的要求,分析该光伏电站无功率控制系统性能较差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对系统优化后再次检测,其响应时间、调节精度满足要求,提升了该光伏电站无功功率控制系统性能,为光伏发电调度提供辅助决策。

光伏电站防孤岛保护装置功能分析及整定原则 下载:95 浏览:502

时珉1 郭捷2 王晓蔚2 张兵海2 周文2 王磊2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12期

摘要:
从防孤岛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入手,对其功能进行分析,说明光伏电站防孤岛保护装置由于保护原理和输入电气量的限制存在局限性。在功能分析基础上,给出了装置整定范围,避免了防孤岛功能与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电网适应性要求相冲突。最后,提出了防孤岛保护与线路保护和逆变器保护相配合使用的原则。

甘肃河西走廊光伏电站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下载:57 浏览:320

王喜君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已建戈壁荒漠区光伏电站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结合光伏电站设计与建设的特点,提出光伏电站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主要对策为:在可研设计阶段做到全局把控,完善后续设计;在实施阶段强化组织与管理,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考核制;加强过程控制及专项资金管理;对位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持续维护和完善水土保持设施。

库布齐沙漠南缘光伏电站内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下载:14 浏览:207

党梦娇1 蒙仲举1 斯庆毕力格2 杨世荣1 《土壤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以库布齐沙漠南缘光伏电站表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衍射技术分析研究了地表0~5 cm层沉积物粒度特征,探讨光伏电站对风蚀颗粒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内沉积物以细砂、中砂为主。光伏电板的阻滞作用使得板下极细砂、细砂含量升高,中砂含量降低。与裸沙丘相比板下与板间分选性变好,板下颗粒细化,板间颗粒粗化,峰态偏离正态,向负偏发展,颗粒频率分布曲线变宽,累积频率曲线依次变陡。光伏电站内迎风方向(东南向西北方向)电板区域沉积物含量波动显著,频率较高,平均粒径较背风方向小,迎主害风方向颗粒出现粗化趋势。背风方向(西南向东北方向)沉积物含量波动频率明显下降,平均粒径较迎风方向大,背风方向颗粒出现细化趋势。北向南方向电板区域沉积物粒径逐渐增大,颗粒出现细化趋势,由光伏电站外缘延至光伏电站内部极细砂、细砂颗粒堆积程度逐渐增大。光伏电站迎风方向沉积物粗粒化现象尤为严重,需要在光伏电站周围、主要在迎风方向建设防护措施,来降低电站内颗粒粗粒化现象以及板间堆积现象的发生程度。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在新能源发电厂的设计研究 下载:84 浏览:379

谢非 《能源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给生产力带来显著提高,同时也给黑客、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带来可乘之机,利用系统漏洞对电力系统进行网络攻击会造成严重后果。随着新能源发电厂在国内大量建设并投运,作为电力通信网络的节点进行接入,对形式多样的新能源发电厂监控系统进行二次安全防护,保障电力网络安全十分必要。

光伏电站组件抗PID效应恢复效果分析 下载:86 浏览:396

赵俊青 高立明 李志辉 《能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由于环境差异和制造工艺等原因,光伏组件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影响发电效率的问题。作为引起组件功率衰减的众多原因之一,PID(电势诱导衰减)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中介绍了光伏组件PID效应的产生机理,并结合某沿海光伏电站PID效应实际处理情况,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逆变器负极接地和更换严重PID效应组件后的恢复效果情况。

光伏电站组件抗PID效应恢复效果分析 下载:88 浏览:414

赵俊青 高立明 李志辉 《能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由于环境差异和制造工艺等原因,光伏组件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影响发电效率的问题。作为引起组件功率衰减的众多原因之一,PID(电势诱导衰减)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中介绍了光伏组件PID效应的产生机理,并结合某沿海光伏电站PID效应实际处理情况,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逆变器负极接地和更换严重PID效应组件后的恢复效果情况。

考虑空间相关性和天气类型划分的多光伏电站时间序列建模方法 下载:77 浏览:486

王晶1 黄越辉1 李驰1 项康利2 林毅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光伏电站在地理位置及天气类型上的相关性、适用于电力系统中长期规划及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光伏发电时间序列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光伏发电时间序列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及表达方式,根据地位位置与天气类型两方面影响因素将光伏出力分为净空出力与相对出力两部分,其中净空出力能够准确表达光伏电站间的空间相关性,相对出力的聚类识别及分解能够有效体现各电站天气类型大概率相同前提下波动出力的随机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空间相关性及天气类型划分的光伏发电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建模生成的光伏发电时间序列不仅继承了原始序列的单电站均值、方差、概率分布及波动等出力特性,而且保留了多个场站在不同时间维度上的出力相关性。最后基于某省光伏电站的实测出力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分析验证了文中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光伏电站抑制次同步振荡措施研究 下载:15 浏览:157

杨亚兰1 巨国娇2 黄睿1 唐榆东1 毕悦1 《电气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日益突出,而现有研究几乎都未考虑SVG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实际电网仿真模型发生的次同步振荡,建立含SVG的光伏无穷大送出模型。结合西南地区某光伏电站实际数据,在PSASP中建立含光伏组件、逆变器、场站控制系统和SVG的光伏电站模型,并进行小扰动暂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单机无穷大系统在参数设置不合理时会产生次同步振荡,但通过优化光伏内环电流PI控制器参数及引入SVG附加阻尼控制可抑制次同步振荡,且抑制效果明显。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研究 下载:87 浏览:827

俞志伟 谭猛 《电力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分布式光伏电站通过在用户附近的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板,直接收集并转换太阳能为电能,减少了长距离输电的损耗和费用,增加了能源安全性,且环境污染小。然而,光伏发电效率易受天气影响,建设和运维成本高。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推动政策和市场支持,以及增强社会和环境责任感,可以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

合肥某家居商业地块的污染调查研究 下载:84 浏览:841

马超1 刘健2 《电力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绿电公司以“零碳示范厂区” 建设启动绿电建设新业务,以分析厂区负荷特性、规划厂区绿电建设,丰富新能源项目形式等方式实现零碳厂区目标,并积累各项新能源建设经验。为后续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积累。

浅析无线测温技术在光伏电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65 浏览:488

杨开通 刘甲云 蒋瑞祥 《无线电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前,人们对光伏(PV)能源的电站安全管理相当感兴趣。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系统,该系统基于无线测温技术用于监控光伏电站的运行模式,以确保其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该系统提供了采集设备的体系结构,包括分布在工厂周围的无线传感器,用于测量所需的信息。它还配备了用于同步所有数据采集设备的高精度协议,这对于正确建立电厂事件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此外,还介绍了一个用于监控所有分布式设备以及实时处理所有注册信息的系统。除了监测光伏电站所有组件的性能和检测生产中的任何故障或偏差外,该系统还使用户能够控制注入信号的电能质量以及安装对配电网的影响。

锦屏县青山界农业光伏电站500kV送出线路工程 下载:116 浏览:1218

黄武奎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本工程为青山界升压站三板溪水电站升压站500kV线路工程,线路起于青山界升压站,止于三板溪水电站升压站。本文作者分析了锦屏县青山界农业光伏电站500kV送出线路工程。

光伏电站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载:55 浏览:692

邓宾宾 韩雷岩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反映了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视。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从美国到欧盟等各个发达国家已经把新能源和节能提高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我国政府也在2009年的国务院文件中提出要加大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国家正在努力开发可再生新能源,例如:潮汐、太阳能、地热、风能和生物燃料。从技术角度看,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一些关键技术已经成熟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其中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了电力学科的一大研究热点。因此,继续进行太阳能发电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是很有必要的。

屋顶光伏电站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63 浏览:767

王平 《电力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屋顶光伏电站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屋顶光伏电站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还能为建筑物提供清洁的电力,降低能源成本。然而,屋顶光伏电站的施工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安装方法等,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和优化,以确保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本文探讨屋顶光伏电站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光伏电站组件和运行方式组合及其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下载:253 浏览:2673

姚海 《国际科技论坛》 2022年6期

摘要:
太阳能作为新兴产业,不仅可以缓解当前能源紧缺的压力,还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因其绿色、环保、可再生、普遍性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光伏发电就是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成果表现,随着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增大,光伏发电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其发电效率受到光伏电站组件和运行方式组合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光伏电站组件运行方式组合和优化配置容量等措施来改变当前能源结构,给同行提供参考。

储能技术在光伏电站并网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8 浏览:784

张自阳 《电气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分析了我国光伏电站发展形势,探讨了储能技术在光伏电站并网中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几种储能技术,提出混合储能,并将蓄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使用,构建了基于混合储能的光伏电站并网系统。仿真验证了储能技术在光伏电站并网中的应用效果。储能技术在光伏电站并网应用中具有极强的便利性,相关部门应准确把握储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合理规划电磁、化学与物理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并将各项技术运用到光伏发电系统中,使储能技术的运用更具持续性、科学性。

光伏电站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载:108 浏览:1149

邓宾宾 韩雷岩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反映了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视。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从美国到欧盟等各个发达国家已经把新能源和节能提高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我国政府也在2009年的国务院文件中提出要加大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国家正在努力开发可再生新能源,例如:潮汐、太阳能、地热、风能和生物燃料。从技术角度看,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一些关键技术已经成熟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其中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了电力学科的一大研究热点。因此,继续进行太阳能发电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是很有必要的。

光伏电站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载:298 浏览:3348

邓宾宾 韩雷岩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反映了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视。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从美国到欧盟等各个发达国家已经把新能源和节能提高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我国政府也在2009年的国务院文件中提出要加大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国家正在努力开发可再生新能源,例如:潮汐、太阳能、地热、风能和生物燃料。从技术角度看,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一些关键技术已经成熟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其中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了电力学科的一大研究热点。因此,继续进行太阳能发电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是很有必要的。

新型光伏方阵支架结构设计的研究及应用 下载:288 浏览:2744

汪槟 《低碳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光伏电站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光伏电站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电站支架设计尤为基础和重要。对太阳能光伏电站设计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及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光伏支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展开阐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