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下载:98 浏览:501

张立鹏 刘晓倩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光伏电池输出功率受光照强度及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从光伏电池的模型及其输出特性出发,分析优化数学模型、扰动自寻优、智能控制的3类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介绍各种方法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指出各个方法在实现时的难易程度、经济成本、跟踪速度与精度等因素,最后展望了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研究发展的方向。

用于热光伏系统的近场辐射光谱控制表面结构 下载:42 浏览:328

于海童1 刘东2 杨震1 段远源1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为提升近场热光伏发电系统的能源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设计了Ⅲ-Ⅴ族半导体表面的矩形光栅结构,以实现从热发射器到热光伏电池的近场辐射热流选择性调制.使用在近红外波段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特性的掺杂氧化锌作为热发射器,在GaSb热光伏电池表面添加亚微米二维光栅结构,在近场间距下形成与表面波耦合的陷光效应,由此有选择性地增强了电池能带内的光谱辐射热流.有别于以往类似研究中常用的等效近似方法,开展了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模拟,能够严格考虑周期性结构细节,结合以涨落耗散理论为基础的Langevin方法,直接计算了复杂结构参与的近场辐射传热问题,以此揭示表面结构影响近场辐射传热的物理机理.结果显示使用带表面结构的薄膜GaSb电池,可使辐射热流的光谱峰值达到同温度远场黑体辐射源情况下的2.84倍,且热流增益区集中在波长略短于电池能带的窄波段区间,适应高效率、高功率热光伏系统对辐射传热设计的要求.

模糊C均值聚类在光伏阵列故障样本数据识别中的应用 下载:32 浏览:331

陆灵骍 朱红路 连魏魏 戴松元 姚建曦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光伏电站由数量庞大的光伏组件构成,因复杂的生产工艺及艰苦的工作环境,光伏系统直流侧故障频发,直接影响到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益。如何从光伏阵列的运行数据中提取有效的故障样本,并对其进行识别,是建立故障模型的重要步骤。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算法对故障样本进行划分及标识的方法。首先对故障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进行分析,提取出故障特征向量(开路电压Uoc,短路电流Isc,最大工作点电压Um,最大工作点电流Im)。为排除外部激励条件对电气参数的影响,将故障特征向量统一转换至标准测试条件(standard test condition,STC)。最后根据FCM算法良好的模糊信息处理功能,对开路故障、短路故障、阴影故障、异常老化故障的样本进行聚类划分。实际运行数据证明,该方法可以精确、可靠地对光伏系统直流侧典型故障的样本进行智能聚类,并有效地描述不同故障下光伏阵列电气参数的分布特征。

考虑可控光伏系统概率模型的主动配电网日前优化调度 下载:76 浏览:475

张世达1 孙永辉1 卫志农1 孙国强1 李逸驰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含可控光伏主动配电网的日前调度问题,采用合适的功率控制策略使DC-DC变换器和DC-AC并网逆变器实现有功无功解耦控制。通过仿真探索计及有功可控能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概率特性,得到有功参考值与其累积密度函数、均值之间的关系。进而考虑机会约束,设计能计算储能系统充放电次数的约束,建立以配网企业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有功无功协调的主动配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将非凸约束松弛,利用二阶锥规划方法求解确定性优化步骤,加入割集重复优化保证松弛为紧。结合基于随机响应面法的概率潮流方法检验机会约束,最终得到考虑光伏可控性的满足全部机会约束的效益最大化调度方案。算例结果验证了上述模型和算法是正确性的,且能够满足安全经济运行要求。

基于直流电压信号的光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下载:89 浏览:492

范亚楠1 刘天羽1 张新松2 《电力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以光伏系统、储能装置、并网逆变器、交直流负荷构成的光储系统基础上,分别对离网和并网两种运行方式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考虑到光伏装置的随机性、储能装置的充放电属性和负载多变的现象提出直流侧电压分层控制方式。以直流电压幅值为依据,协调储能装置自适应下垂控制,同时网侧双向变流器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技术,能较好地稳定直流侧电压,降低系统内部功率冲突,保证内部功率交换的稳定。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在离/并网模式下,分别仿真验证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离网模式下,与下垂控制进行对比,虚拟同步技术的引入使得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协调控制策略保证了系统稳定并实现储能装置的有效利用。

整流变在新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6 浏览:896

王昌顶 《中国能源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本研究致力于探讨整流变在新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并深入研究其在风电、太阳能光伏等领域的电能转换与控制策略。通过对新能源系统和整流变的基本原理、分类进行系统性介绍,揭示了整流变在提高新能源系统效能、稳定运行方面的重要作用。关注整流变在微电网等新兴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结果为新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整流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计及天气变化的分布式新能源出力出力特性研究 下载:126 浏览:1460

刘思明 胡馨 文玉兴 叶志明 《中国能源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随着环境的改变,光伏发电功率出现随机波动,这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开展受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光伏发电功率特征的研究,对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提升其消纳能力至关重要。在对光伏发电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阵列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输出功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天气条件下光伏发电功率的变化规律,建立各种环境因子与光伏发电功率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计算方法,获得环境因子对光伏发电功率的影响规律。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