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多级可拓的绿色公建项目技术经济性评价 下载:53 浏览:360

李辉山 穆超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为有效促进我国西部地区资源节约在绿色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从4个方面细分,对17项技术措施进行分析,选择投资回收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作为经济评价指标,通过定性信息定量化的方式,构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交叉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可拓理论,建立绿色公共建筑项目资源节约的经济评价模型。使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测算出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多级可拓法对评价指标的经典域、节域和待评价物元综合分析,构建关联函数,客观全面地得出绿色公共建筑资源节约技术经济评价等级,并在实际案例对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基于BIM的公共建筑能耗估算与模拟 下载:49 浏览:357

何立华1,2 崔萧1 胡清畅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公共建筑是城市提供社会服务的主要场所,相比于住宅建筑能耗量所占比重较大,是建筑节能任务中最主要的关注目标。然而,传统的建筑能耗估算方法对能耗分析往往在数据的集成化、信息处理的可视化以及信息的即时性与准确性上存在不足。在对公共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共建筑能耗估算体系,并借助BIM平台建立了建筑信息模型,通过能耗估算软件Ecotect与BIM软件的交互操作对该模型进行太阳辐射、日照遮挡等性能的分析,解决了传统能耗分析方法对能耗数据量化不准确的局限性问题,实现了信息处理的可视化。

高原寒冷地区某藏式会议中心建筑的绿色改造实践 下载:58 浏览:401

赵永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以高原寒冷地区某藏式会议中心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建筑绿色改造设计和施工技术。其改造内容包括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对已有建筑物扩建,对建筑物形体空间、建筑本体节能、暖通、节水改造等。此次改造在节约了土地资源及资金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改善了室内环境,提高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能源系统的效率,满足了用户使用需求,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并为后续类似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改造经验。

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改造与节能分析 下载:64 浏览:390

崔俊奎1 陈杰1 包文增2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工程实例,对其围护结构保温特性参数进行试验测试,结果显示与现行节能标准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合理设置参数,借助能耗模拟比较参数达标前后围护结构全年的能耗差别;深入分析了不同改造方案的节能潜力及不同围护结构的节能敏感性并估算不同方案的改造费用,兼顾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确定了最终的维护结构节能改造方案。

公共建筑电耗监测数据缺失及异常的预处理方法探究 下载:75 浏览:413

周优1 陈义波1,2 谭洪卫1,2,3 仲敏4 顾中煊4 罗淑湘4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以北京市212栋大型公共建筑样本为例,对电力部门提供的建筑电耗数据中常见的缺失数据和异常数据分别进行诊断和处理。预处理方法包括电耗数据的完整性识别及补全、年单位面积电耗相对极差检测、异常样本箱线图检测、采用多参数预测回归模型补全整月电耗数据等过程。完整的处理过程能为建筑电耗数据的预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高强度钢结构公共建筑螺旋形屋盖的安装工艺 下载:71 浏览:428

戚豹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通过对钢结构螺旋形屋盖安装施工难点的分析,采用多曲率钢箱主梁的吊装,屋盖曲面单层网壳吊装,屋盖分片吊装,变形缝的设置等施工方法进行了螺旋形屋盖安装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创新,提高了现场施工进度,完成了屋盖施工,从构件加工,预拼装,到钢结构螺旋形屋盖的分块吊装,整体拼装成型,最后临时支撑的顺利卸载,整个安装施工过程中选择了实用的安装工艺和创新技术,降低了高空焊接作业量,提高了焊接精度,确保了施工质量及安全,缩短了工期。在屋盖造型独特的建筑上,该工艺有很大推广价值,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公共建筑施工过程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 下载:85 浏览:763

林惠婷 《中国建筑》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我国公共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建设过程中有许多“火”相关的操作,火灾危险性和难度不断增大,已成为当前我国公共建筑发展的热点。要想保证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就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强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利用智慧化技术的优势,减少消防安全管理的难度。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将智慧化管理的需求纳入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中,制定出一套人和智能设备相结合的安全管理系统架构,充分利用人和机器的优势,相互弥补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不足,筑牢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防线。

公共建筑石材幕墙复合保温墙体的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77 浏览:761

潘海霞 《中国建筑》 2024年2期

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石材幕墙作为一种常见的幕墙类型,因其独特的质感和视觉效果而备受青睐。然而,传统的石材幕墙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石材幕墙复合保温墙体施工技术逐渐兴起。石材幕墙复合保温墙体是将石材幕墙和保温墙体材料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外墙保温系统。与传统的幕墙相比,石材幕墙复合保温墙体具有重量轻、施工快、保温效果好等优点。因此,通过研究公共建筑石材幕墙复合保温墙体施工技术,在提高幕墙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建筑节能。

公共建筑内部空间的创新设计与生态理念的结合 下载:189 浏览:1847

郑岩 《中国建筑》 2022年3期

摘要:
进行公共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创新自身的设计理念,将生态理论运用于设计工作中,合理规划公共建筑内部空间,既要满足人们对公共建筑功能性的需求,还要最大程度上节约公共建筑资源,降低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升公共建筑的环保性能。本文就公共建筑内部空间创新设计与生态理念结合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超高层公共建筑供配电设计研究与分析 下载:288 浏览:2809

李芳 《中国建筑》 2021年10期

摘要:
超高层建筑除了具有建筑高度高、规模大的显著特点,还具有业态多、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其用电负荷密度集中,对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及合理性要求较高。本文针对超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采用超高层结合理论实践的方法,分析了超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特点,论述了超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点。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舒适性与功能性平衡探索 下载:79 浏览:906

邢丽 《中国设计》 2024年8期

摘要:
在现代社会,公共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需注重使用者的舒适性,以实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当前,大多数公共建筑在设计中偏重功能性,忽视了舒适性,导致使用者体验不佳。本文探讨了公共建筑设计中舒适性与功能性平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发现,优化空间布局、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人因工程学理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是实现舒适性与功能性平衡的有效策略。通过对办公建筑、医院和图书馆等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旨在为公共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建筑行业的人性化发展。

超高层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 下载:149 浏览:1564

王子令 《中国设计》 2023年7期

摘要:
玻璃幕墙是超高层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外围护风格。在实际设计中,建筑师具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和主体性选择,可以选择外幕墙的玻璃类型和相关参数,如玻璃的颜色趋势、玻璃网格尺寸等,但更多的是受到客观影响因素的制约,客观因素也会对建筑幕墙外观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玻璃类型及其参数,建筑师需对其背后的逻辑关系做出清晰的判断,保证建筑效果及功能需求。通过对玻璃幕墙的施工构造与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探索超高层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要点,为建筑师更好地实现超高层建筑外观效果及节能、光污染控制、幕墙安全等需求提供建议。

公共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分析 下载:243 浏览:2587

梁栋 《中国设计》 2022年12期

摘要:
中国优秀传统建筑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色,现阶段其蕴含的中国传统人文内容已普遍使用到建筑设计中,与现代建筑设计进行充分结合。其中,在建筑环境中,使用我国的建筑符号能进一步适应人类对建筑的审美要求。基于此,本文就中国建筑元素在建筑中的运用展开了研究,以供参考。

谈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 下载:257 浏览:2663

张超 《中国设计》 2022年12期

摘要:
丧失体力和智力的人们也同样需要出入公共场所,同样需要享受社会带给他们的变化,同样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能够合理地、科学地进行无障碍设计,减少一些弊端,以方便伤残人士或行动不方便的出行。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要点分析 下载:276 浏览:2863

黄承球 《中国设计》 2022年10期

摘要:
暖通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发挥着通风、采暖、制冷以及防排烟等重要作用。高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中,必须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科学设计,从而确保公共建筑的使用功能。

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现状及优化建议 下载:255 浏览:2630

吴恩龙 《中国设计》 2022年7期

摘要: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当前建筑行业建设中比较热门的话题,广泛应用于各个施工环节,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且鼓励建筑施工中采用绿色环保设计理念,要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坚持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原则进行了简述,并对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及优化建议,包括水力平衡装置、自动化技术、冷热源技术与太阳能技术等的应用。

基于城市人文环境的公共建筑光艺术设计研究 下载:267 浏览:2949

赵东远 《中国设计》 2021年4期

摘要:
公共建筑作为城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特点。通过在公共建筑中进行光艺术设计,能够为城市的夜晚增添光彩,丰富城市居民的夜生活。因此,有必要在城市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对城市人文环境的公共建筑光艺术设计进行研究。

基于城市人文环境的公共建筑光艺术设计研究 下载:191 浏览:2165

​张文清 《中国环境保护》 2022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对于艺术文化的追求与推崇以及对社会公共建设的加强,现阶段公共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了当前开展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就城市而言,更是开辟了新的艺术设计形式,在其中充分融入人文环境特点与地理条件特征,通过光艺术的打造来展现城市不同的面貌,为城市增添多元化的艺术色彩。而今,我国还处于公共建筑光艺术设计的初级阶段,所以,无论是整体的设计效果,还是设计构思,都比较单一化,大多都是通过基础的光学原理实施的。基于此,以下针对城市人文环境的公共建筑光艺术设计展开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技术方式与设计构思,来展现城市独具的人文环境风貌与魅力。

浅谈住宅与公共建筑中的层高设计 下载:89 浏览:857

王鑫 《设计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这份论文深入探讨了住宅与公共建筑中的层高设计问题,着重强调了层高设计对建筑的重要性以及与建筑可持续性的密切关系。在住宅方面,层高设计影响着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在公共建筑领域,层高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功能需求、用户体验和安全性进行策略性规划。同时,层高设计也与建筑的可持续性、能源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可维护性密切相关。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设计师和建筑师可以制定合理的层高方案,为建筑领域的改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层高设计不仅仅是空间的构成,更是创造健康、舒适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的关键要素。

大型公共建筑金属屋面施工技术 下载:206 浏览:1741

赵启生 荆峰海 《建筑技术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金属屋面体系的应用最早出现在国外,直到1980年左右才逐步运用到国内建筑中。随着钢结构工程的不断增多,国内金属屋面体系从设计到施工技术不断成熟,并在大量公共建筑中得到了运用,如体育场、客运站、机场、会展展厅等。此外,金属体系屋面具有轻质、施工效率高、可重复利用等特点,成为现代工程建设的重要形式。然而,随着大量金属屋面体系的运用,其设计构造、施工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多,加上现代钢结构工程复杂的体形结构,造成金属屋面体系的风掀破坏、漏雨、耐久性差等问题不断出现,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正常使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