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 下载:63 浏览:457

姜保忠1,2 潘巧慧2 《争议解决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我国现行法律的基本精神,也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我国已有的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成功经验和域外地区的立法及实践,为我国建立该项制度提供了参考价值。因此,我国适合建立检察机关民事公诉制度。这需要通过立法进行明确规定,并对民事公诉案件的范围进行合理规范,同时检察机关也应积极承担其民事公诉的职责。在此基础上,结合民事公诉案件的性质厘清此类案件的一些具体问题,以期为我国检察机提起民事公诉提供些许作用。

观念力量与制度建构:新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思想进路 下载:57 浏览:472

赵泉民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农地制度如何设计直接关系到农村及国家的生产关系。作为从国家建构到经济建设转换过程的逻辑之一,新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围绕着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关系,两权之间形成了"分"与"合"的思想进路,并呈现出快速多变的制度特征。但不管哪一时段中,何种制度安排,其中始终蕴涵着三个一以贯之的制度理念:均分思想制度基因、公有观念制度内核、强化使用权制度取向,并在这三个"子制度"耦合而成的制度系统中,按照国家设定的政治、经济等目标进行多重演绎,只是会在不同时段因国家政治偏好及经济理性差异而"制造"出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这已成为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逻辑起点和制度原型,时至今日这一起点和原型还依然约束并规制着未来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监察法》实施过程中监察建议的制度建构 下载:55 浏览:400

谭家超1,2 《法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在监察实践中,监察建议被普遍采用,但《监察法》只规定了监察建议的制度框架,无法满足实践需求。目前依托监察机关权威的实施方式,不仅存在规范性问题,而且极有可能使"建议"异化为"命令",从而导致腐败问题治理缺乏长效机制。为确保监察机关正当有效地介入被建议单位的改善过程,监察建议的职权行为亟需制度规范。监察建议的功能在于,在恪守监察职权界限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将对"人"监察延伸至对"事"监督。以此为逻辑起点,监察建议制度构造应从三个方面重点展开:设置以建议权限为基础的启动程序,防止监察建议越界;建立监察机关和被监察单位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在尊重被建议方职权的前提下增强对存在问题的共同理解;构造以"是否具有正当理由拒绝执行监察建议"为核心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监察建议的合法化运行效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