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伸缩臂式跨越架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88 浏览:514

张景辉1 张跃洲1 张湘潭1 罗本壁 2吴昊亭2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跨越电力线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日趋增大的问题,提出伸缩臂式快速跨越封网装置的设计方案,介绍伸缩臂式跨越架的构成和安装步骤,通过跨越电力线现场应用证明了该装置具备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快速跨越封网的功能。

伏沙地草原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措施 下载:89 浏览:482

王天宇1 王硕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9期

摘要:
伏沙地草原位于典型草原与沙地过渡地带,其表层生长植被,腐殖质富集,下层为沙母质层。伏沙地草原表层一旦被破坏,即可形成伏沙地破口,若无有效防护,破口在风蚀、水蚀作用下向外围延伸,导致伏沙地草原迅速沙化。以锡盟—胜利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为例,探讨输电线路工程在伏沙地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总结水土保持管理经验和治理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基于RTDS的VSC控制参数分环拟合方法 下载:25 浏览:285

徐鹏1 米建宾2 蒙小飞3 谢欢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troller,VSC)作为风电、光伏及换流站等设备的主要电力电子元器件,其控制方式和参数整定对系统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实时数字仿真仪(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半实物仿真和纯数字仿真,提出一种用于拟合实际VSC控制模型参数的方法。以典型VSC并网系统模型为例,首先,借鉴锁相环原理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性观测坐标系建立方法,用于对比拟合2种仿真模型的阶跃响应;其次,分别给出了VSC锁相环、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拟合方法,其中在电流内环控制参数拟合过程中,利用观测坐标系在控制器锁相环输出角度未知时实现电流阶跃;最后,通过不同控制环节模型参数拟合时的仿真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探析 下载:79 浏览:504

雷磊1 万昊1 魏金祥2 胡克志3 白晓春1 丁德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2期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剧增,而输电线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貌、破坏沿途地表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人为水土流失。在分析梳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总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出开展该类工程水土保持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为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送电线路"目标奠定基础,为后期同类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薄规格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过程中Goss织构演变的Monte Carlo模拟 下载:87 浏览:513

马光1 陈新1 卢理成2 信冬群3 孟利4 王浩3 程灵1 杨富尧1 《新材料》 2018年5期

摘要:
通过EBSD实验获取了薄规格取向硅钢(0.18mm厚)初次再结晶样品表面晶粒组织的取向数据,并以此构建模拟的初始组织。采用Potts模型Monte Carlo方法对薄规格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样品的二次再结晶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了表面能对Goss织构演变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Goss取向晶粒与相邻晶粒的表面能差是Goss取向晶粒异常长大的重要驱动力;表面能差存在一个临界值(约12%),只有当表面能差大于此临界值时才会发生表面能驱动Goss取向晶粒的异常长大。

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管理经验 下载:89 浏览:513

郑树海1 黄静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5期

摘要: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改革为项目法人自主验收后,对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甘肃酒泉—湖南±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是第一个由国家电网公司自主验收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此为例分析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及其水土流失特点,总结了水土保持管理经验。

基于EJBCA的CA证书认证中心的搭建与应用 下载:73 浏览:490

史建宜1 陈新鹏2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保障信息安全交换与传输越来越重要。CA认证中心,作为一种可信赖的第三方证书机构,为信息安全传输提供安全的密码认证服务,保证信息传输参与者的身份真实有效、信息在网络上安全传输。EJBCA是一个开源的CA系统,首先介绍了EJBCA特点和基本结构;然后详述通过EJBCA搭建与配置CA认证中心;随后讨论使用EJBCA进行证书的申请和生成;最后,通过一个简单实例说明EJBCA的应用。

哈密—河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经验 下载:94 浏览:477

郑树海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3期

摘要:
以哈密—河南(郑州)±8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为例,从设计、建设管控、水土保持技术服务直到施工等各个环节分析了水土流失防治经验。自始至终将构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作为建设管理重点,是保证水土保持措施落到实处和取得明显效果的关键。

大电网运行控制面临的形势、问题与挑战 下载:21 浏览:228

刘家庆 徐峥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多项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的相继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电网建设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我国当前大电网运行与控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该文介绍了当前大电网运行面临的形势,即具备新能源占比不断增加,电力跨大区大容量远距离输送等特点,分析了电网运行与控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东北电网为例,介绍了应对大电网运行的措施。东北电网通过调峰辅助服务市场、高频紧急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促进网源协调,提高了新能源消纳水平。

欧盟的REserviceS项目以及对我国风电及光伏参与电网调频的启示 下载:92 浏览:467

傅业盛1 桑妲1 曹炜2 张正2 张捷2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由欧盟资助、欧洲风电协会主持的REserviceS项目,在欧洲范围内全面系统地对风电、光伏参与调频、调压、系统恢复辅助服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案例评估。主要介绍了该项目通过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风电、光伏不同渗透率水平时各国电网的运行经验,欧盟各国风电、光伏参与调频的现状、技术成熟度、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最后总结了我国在风电调频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及欧盟经验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的启示。

基于边云协同计算的智能审计系统架构技术 下载:84 浏览:516

范斌1 赵婧1 朱峰1 宁德军2 沈建2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20年9期

摘要:
智能审计系统实现的关键,就要能够围绕审计业务流程不断积累闭环数据流,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各种智能化应用场景,并基于不断增多的审计数据,通过提高算法准确度适应性演化其自身的智能化水平。由于无法解决审计人员跨企业内网工作的基本需求,当前智能审计系统中的审计闭环数据积累出现断流,直接导致其智能化水平难以提高。针对这一挑战,提出一种基于边云协同计算的智能审计系统架构技术。实验验证表明,该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智能审计系统的单机离线工作,实现审计人员的跨企业内网开展审计业务,为智能审计系统智能化水平的适应性演化奠定基础。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快变对状态估计影响分析 下载:83 浏览:500

孟令愚 侯凯元 丁松包丹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基于现有SCADA数据状态估计结果可信度不高甚至不收敛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快变对测量数据精度以及状态估计结果的影响,指出电力系统中部分测点运行状态的急剧变化是导致状态估计可信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了数字滤波的方法滤除部分测点运行状态快变行为造成的数据误差,从而获取可用于安全分析的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态数据。对某一实际电网的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考虑气象因素影响的北京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研究 下载:56 浏览:344

喻乐1 施磊1 沈茂亚2 谢旭1 张晶1 《电气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其电网城市负荷特性日渐明显,这一变化给电网负荷预测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从北京电网负荷特性情况出发,分析了在气象因素影响下,电采暖负荷、日照敏感负荷等对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影响。针对不同类型负荷受体感温度、日照强度等气象因素影响的特点,采用BP神经网络及聚类算法对北京电网负荷进行短期负荷预测,并通过历史电网负荷及气象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配电终端规划设计方法 下载:75 浏览:439

何松生1,2 王于波1,2 姚庆党1,2 《电气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配电终端配置中盲目追求高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配电终端规划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可靠性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配电终端规划设计的思路,并结合供电区域的分类描述了规划设计的原则;重点提出了配电终端规划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分析了三种配置模式的初始化选择以及如何进行各模式间的无缝切换;最后分析了供电可靠率和投资收益比的计算方法,并对三种配置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评估论证。从可靠性和经济性出发,提出的设计方法对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电终端配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下载:99 浏览:517

王伟1 黄莉2 徐石明2 郑红娟2 曹驰3 高辉3 谢俊3 《电气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基于冷、热、电联产的燃料电池(Fuel Cell-Based Combined Cooling,Heating,and Power,FC-CCHP)系统可以极大地满足数据中心的降温、供暖需求,同时还能为数据中心提供部分电力。对一个向数据中心供能的FCCCHP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建立合理的经济指标模型,并采集国内某大型数据中心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仿真研究。结果分析表明,提高能源价格比和延长FC运行寿命都会给CCHP系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考虑不确定性的区域能源互联网源-荷-储协调优化 下载:72 浏览:461

李文博1 李华东1 张鹏飞2 赵光锋3 王皓4 艾芊4 《电力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为综合能源利用方式提出了新的思路。计及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不确定性,考虑区域内发电、储能、需求侧多种调度响应资源,采用多场景随机规划方法建立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源-荷-储两阶段协调优化模型。日前考虑电价制定,以总社会福利最大为目标,确定第二天电价策略、需求侧响应情况及机组运行计划。日内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日前机组运行计划进行修正。算例证明所提出模型及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发电侧与需求侧的响应特性,有效实现区域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协调优化,保证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

计及需求侧资源的电网分层分区供需平衡调控方法 下载:90 浏览:476

石坤1 李德智1 何胜2 王鲁3 易永仙4 《电力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需求侧资源管理是对传统电网平衡供需方式的有效补充,针对目前需求侧资源管理应用方式中存在的调控模式单一、用户响应潜力评估不足以及横向资源利用薄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需求侧资源的电网分层分区供需平衡调控方法。该方法通过纵向多层次间自下而上的反馈式负荷可响应潜力评估和自上而下的任务量分配机制,配合横向的互联互通互补机制,实现全面的需求侧资源参与供需平衡调节,为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供需平衡调节开拓了新思路,提供了更精确、完善的理论基础。

基于分布式聚类模型的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下载:88 浏览:501

曾楠1 许元斌2 罗义旺2 刘青2 刘燕秋2 张欢2 《电力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电力系统的负荷模型是决定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关键要素,传统的负荷特性数据聚类算法计算复杂、运行时间长。将K-means和Canopy聚类算法有机地结合,建立一种分布式聚类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用户整点负荷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负荷规范化区间值与24个整点时间的参数关系,得到聚类中心分布。以福建省历史日负荷数据为例,验证分布式聚类模型运行的快速性。结果表明:距离阈值T2与算法运行时间成反比;簇个数越多,运行时间越长;大工业行业聚类中心分布稳定,显著性不明显,农业生产行业聚类中心分布显著性明显,为预测用户负荷特征及用电特性提供思路借鉴。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286 浏览:3106

庾杨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当前,在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资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具有无污染、无毒害、可再生等优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近年来受到人们的肯定,获得更广范围的使用。文章主要就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下载:174 浏览:817

张显婷 《电网技术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针对国家电网公司的应急预案执行效果进行了深入的评估研究。首先,以系统的理论视角明确了相关背景,梳理应急预案的功能及其对国家电网运营维护的重要性。然后,利用量化和定性的研究方法,针对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的应急预案实施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预案实施较为规范,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效率和质量的不稳定性问题。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对国家电网公司的应急预案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期待通过深化改良,提升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进一步保障国家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此研究为电力系统及其他领域的应急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