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身份转换·修辞策略·影像机制——论女性主义视域下电影《刺客聂隐娘》的改编 下载:87 浏览:373

孙力珍 《当代艺术》 2019年11期

摘要:
相比于唐传奇中的《聂隐娘》,电影《刺客聂隐娘》摒弃"奇侠"形象,转而以刺客/女性角色为叙事核心,着力展现刺客/聂隐娘刺杀过程中的等待与观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刺客/聂隐娘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确认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女性主义视域下,检视《刺客聂隐娘》的改编,首先通过表层文本比较,探寻侯孝贤以何种方式关照女性意识;其次从影像修辞策略挖掘侯孝贤迥异于唐传奇之处;此外从导演深层的影像机制中,窥探侯孝贤对女性主体建构与男女平权的现代化意识的呈现。

身份转换·修辞策略·影像机制——论女性主义视域下电影《刺客聂隐娘》的改编 下载:0 浏览:373

孙力珍 年期

摘要:
相比于唐传奇中的《聂隐娘》,电影《刺客聂隐娘》摒弃"奇侠"形象,转而以刺客/女性角色为叙事核心,着力展现刺客/聂隐娘刺杀过程中的等待与观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刺客/聂隐娘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确认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女性主义视域下,检视《刺客聂隐娘》的改编,首先通过表层文本比较,探寻侯孝贤以何种方式关照女性意识;其次从影像修辞策略挖掘侯孝贤迥异于唐传奇之处;此外从导演深层的影像机制中,窥探侯孝贤对女性主体建构与男女平权的现代化意识的呈现。

从《江湖儿女》看贾樟柯电影空间美学系统建构 下载:36 浏览:402

孙力珍 《当代艺术》 2018年12期

摘要:
对空间的探索与建构是贾樟柯电影中的重要命题。从早期"故乡三部曲"透视时代转型、凝视现实之痛,形成"故乡"这一空间概念开始,到《世界》《天注定》《三峡好人》等,导演通过不断地出走故乡来延伸自己的电影空间。在这一"出走"模式中,相同影视元素的重复出现,勾连起一个初具形态的空间体系。在新作《江湖儿女》里,贾樟柯再次以绵长的历史纵深呈现时空遽变中微妙的情感体验,在"出走"与"回归"的二律悖反中,逐步完善其电影空间系统。本文以贾樟柯电影文本的互文性、影像叙事策略的A/B面,阐释贾樟柯电影独具特色的空间美学系统。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