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与管理措施探讨 下载:196 浏览:2415

缪舟勇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风险,当各种安全风险加剧时,必然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从而对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控制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各种安全风险的分析,论述了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基于本体和案例推理的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下载:54 浏览:347

谭文博1 郭海湘1,2 宫培松1 郭聖煜1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利用本体模型和案例推理技术研究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知识的重用。通过对风险评估案例的分析,设计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本体模型,使案例表示更加规范化,同时为领域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共享性和可扩展性。将历史案例数据进行整理并构建子案例库用于案例推理,运用案例推理技术匹配出相似案例,确定目标案例的风险等级和措施清单。运用本体和案例推理技术,结合工程实际开发了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风险评估的知识重用,为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了高效的风险评估支持。

探索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之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方向 下载:86 浏览:474

周汉华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控制者对于个人信息有很强的利用激励而缺乏同等程度的保护激励。如果法律规则只是简单施加各种禁止性或者强制性规定,势必因为激励不相容影响有效实施。尽管立法模式不同,不论欧盟还是美国,近年来都在探索建立激励相容的个人数据治理体系。我国目前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存在法律要求与信息控制者内部治理机制脱节、刑法制裁与其他法律手段脱节、责任规范与行为规范脱节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应以培育信息控制者内部治理机制为目标,以构筑有效的外部执法威慑为保障,促使信息控制者积极履行法律责任,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制裁。个人信息保护法应确认信息主体在公法上的个人信息控制权,不能也不应该回避基本权利话语。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需要先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角度切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推动激励相容机制实现。

土壤施硒对茶树叶片硒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74

秦玉燕1,2 王运儒1,2 时鹏涛1,2 甘志勇1,2 李鸿1,2蒋越华1,2 梁宏合1,2 罗清1 《中国土壤》 2019年11期

摘要:
以茶树为试材,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为硒源,采用土壤沟施的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茶树叶片总硒、有机硒及K、Ca、Mg、Zn、Fe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施硒可显著提高叶片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叶片总硒含量随着施肥浓度增加显著升高,随着采样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施肥后5个月达到最大值。茶树对Se(VI)的吸收和转运能力远高于Se(IV),硒酸钠处理叶片总硒含量是亚硒酸钠处理的10.4~25.3倍。茶树吸收无机硒后大部分都转化为较为安全的有机硒,有机硒占总硒比例为91.6%~96.2%。土施不同浓度硒肥,叶片K、Ca、Mg、Zn、Fe含量呈现出波动式升降变化的特点,施硒显著提高嫩叶Zn含量,并显著降低老叶Ca、Fe含量,对叶片K、Mg含量无显著影响。

新老井贯通通风系统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探究 下载:83 浏览:436

薛润泽 《中国能源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新老井贯通后风流变化与风险的基础上,对新老井贯通通风系统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做出探究。结果表明,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能够确保贯通作业时通风的有效性,实现贯通作业的安全、高质开展,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烹饪方法对叶菜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475

李艺 丁莹 刘贤金 梁颖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4期

摘要:
研究水煮、清炒不同烹饪方法对生菜和紫甘蓝中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甘蓝具有较高的总酚及Vc含量,抗氧化活性亦优于生菜;生菜经水煮后总酚含量、Vc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均下降显著,经清炒后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保持较好,Vc含量下降显著;紫甘蓝经水煮以及清炒后总酚含量、Vc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下降显著。生菜、紫甘蓝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抗氧化活性与Vc含量非显著相关。基于生菜和紫甘蓝生食脆嫩鲜香及营养成分保持考虑,建议生菜与紫甘蓝清洗切分后生食,生菜清炒次之,紫甘蓝水煮次之。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践及创新研究 下载:80 浏览:430

王海山 《中国能源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内涵,并从多方面、多角度详细阐述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具体实施策略与如何创新,以期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应用,以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参考。

胶东调水工程供水安全风险分析及管控对策研究 下载:44 浏览:347

孙博 郭小雅 曹倩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胶东调水工程是山东省"T"字形调水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流域、线路长、水工建筑物复杂、多明渠输水等突出特点。近年来,工程引调水量逐年增大,供水安全一直是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总结工程供水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影响供水安全的各项风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对建立健全保障体系,推动工程供水安全隐患整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胶东调水工程供水安全管理水平。

多云环境分析及安全思考 下载:32 浏览:437

陈璐 徐雷 陶冶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云计算发展至今,单一的公有云或私有云已不能满足企业部署需求,而复杂的多云环境所提供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等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部署多云很复杂,尤其是在安全方面。因此,文章对多云环境架构进行分析,并提出多云环境下的一些安全风险及相关建议,最后以一个具体的多云安全实践为案例,进一步深化对多云安全解决方案的分析。本研究成果对企业在多云环境下的安全部署和操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块链典型应用架构安全风险和应对分析 下载:30 浏览:384

戴方芳 樊晓贺 崔枭飞 孟楠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不断应用,其共识机制、私钥管理、智能合约等存在的技术局限性逐渐显现,区块链平台应用等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作为网络时代的新一轮变革力量,区块链在与现有技术结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其面临的潜在风险也给技术应用和现有网络安全监管政策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应用架构,从存储层、协议层、扩展层、应用层等关键层次剖析区块链应用架构安全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炼风险应对关键要素,并形成了完整的风险应对框架。

生物质炭对设施连作土壤性质及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290

张功臣1 陈建美1,2 赵征宇1,2 李磊1 秦玉红1 王波1 张守才1 《土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以设施黄瓜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分别研究了低量施用花生壳炭和小麦秸秆炭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和黄瓜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0.25%(w/w)(PB1)、0.50%(PB2)和1.00%(PB3)的花生壳炭以及0.25%(WB1)、0.50%(WB2)和1.00%(WB3)的小麦秸秆炭6个施炭处理,以不添加生物质炭处理(B0)为对照。春秋两季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质炭处理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酶活性,增加黄瓜产量。生物质炭处理后连作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而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生物质炭处理可显著增加黄瓜主茎最大叶叶面积、茎粗、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其中WB1处理条件下黄瓜增产效果最好,春季商品瓜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6.11%和14.87%,秋季商品瓜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0.62%和25.38%,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此外,生物质炭处理还可以显著提高盛瓜期黄瓜的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因此,适量施用生物质炭可改善设施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加土壤肥力和酶活性,提高黄瓜产量。实验中以0.25%小麦秸秆炭(折合5.63 t hm-2)处理条件下黄瓜增产效果最好。

计算机的信息安全风险与措施 下载:55 浏览:332

刘瞻华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计算机的应用,在为人们提供很大便利的同时,却也面临着很严重的信息泄露问题。分析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现状,为了能够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各种计算机保密技术的广泛应用。

山地景区旅游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47 浏览:404

何进1 郭延辉1,2,3 张明飞1 马梦翔1 熊文玥1 杨鸿净1 李扬1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针对当前山地景区旅游安全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和旅游安全评价研究缺乏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基于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对游客旅游安全影响较大,应加强对危岩体、滚石等的监测与治理;按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该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等级属于较高风险,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研究成果能为类似景区风险评价中指标选取和风险程度判定提供参考。

微波辅助硅胶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 下载:31 浏览:335

康永锋1,2,3 薛永刚4 刘杨铭1 向绍基1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7期

摘要:
以硅胶为催化剂,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实现了无溶剂条件下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等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乙酸酐/水杨酸比例、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水杨酸∶乙酸酐∶硅胶催化剂为1∶2∶0.3(mol),微波功率为300W,反应时间为15min,反应温度70℃。在此条件下,产率87%。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新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

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 下载:48 浏览:281

牛沁1 李永1 陆惠忠1 陈红1 黄浩2 储贻道1 《电气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系统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与此带来的安全影响不可忽视,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评估。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估算法(CEA-AHP),该算法通过建立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节点模型,结合配电网灵活的结构特性,利用效用理论,从低电压风险、负荷过载风险和失负荷风险三个方面对该类配电网进行安全风险综合评估。采用IEEE33节点配电系统,通过对原配电系统、加入DG后配电系统及切除部分联络线后系统进行分析验证,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反映同一假想故障不同重构方案下和不同假想故障下电网安全性的相对高低,为含分布式的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检修和规划提供可靠参考。

水电站继电保护安全风险分析和改进措施 下载:441 浏览:358

屈博仁 《低碳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继电保护是水电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水电站的安全运行需要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但是目前我国水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安全风险问题,水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更加完善的保障。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当前水电站继电保护方面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变电站多班组交叉作业全过程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 下载:99 浏览:517

夏宗杰 章家其 李传江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电力设备的运行维修工作量急剧增加,根据用户的高供电可靠性需求,"一停多检"的运检模式广泛实施,其带来的交叉作业危险点日益增多,安全风险管控亟需规范化。根据"一停多检"模式下的变电检修、二次检修和试化验工作交叉作业的实际现状,探索分析现有专业工作分工下的多班组多专业交叉作业全过程安全风险点,制订变电检修、二次检修和试化验交叉作业流程,分析梳理多专业交叉作业的安全风险,并针对性制订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交叉作业安全风险,提升变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教学管理安全风险管控 下载:49 浏览:391

李玲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是社会主义学院的核心,教育培训工作的安全是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要求。从《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的角度出发,预防和化解社会主义学院主体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学院主体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下载:32 浏览:1232

张永清 《当代管理》 2025年4期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行业也有着长足的发展。虽然建筑行业的发展给机电安装带来了很多的机会,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针对于建筑项目而言,施工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环节之一,但随之而来的也是事故多发的环节之一。正是因为如此,施工的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建筑安装中,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是其最核心的部分,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施工的安全风险,就需要严格控制机电安装这一环节。因此,本文对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岩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下载:45 浏览:1337

王玉卫 《当代管理》 2025年2期

摘要: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正在向着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BIM技术的应用就是一个重要的证据,该技术可以通过信息模拟的方式,设定一定的技术比例,然后就能够将需要计算的建筑信息更为真实地展现出来,以此来为工程设计人员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提供依据,并促进建筑施工的精细化。在工程管理领域,BIM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管理的精细化,提高了管理效率;而在成本控制领域,BIM技术的应用则降低了施工成本,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