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 下载:66 浏览:407

刘婧 邓吉安 夏桂兰 董云云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28只眼)患有单眼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的患者,年龄在56~75岁,将28例(56只眼)患者双眼分为手术组眼与非手术组眼,其中手术组眼为患有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眼,行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非手术组眼为同一患者另一只健眼,无需处理。分别在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填写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观察眼表变化。结果手术眼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1个月OSDI量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3个月与术前OSDI量表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眼组与非手术眼组在术前、术后7 d及1个月BUT、FL及SI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组眼仍存在眼表症状,但在术后3个月时再次比较上述指标发现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行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早期仍存在干眼、流泪等眼表症状,但该症状是短暂的,通常术后3个月会恢复。

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 下载:47 浏览:419

刘婧 邓吉安 夏桂兰 董云云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28只眼)患有单眼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的患者,年龄在56~75岁,将28例(56只眼)患者双眼分为手术组眼与非手术组眼,其中手术组眼为患有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眼,行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非手术组眼为同一患者另一只健眼,无需处理。分别在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填写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观察眼表变化。结果手术眼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1个月OSDI量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3个月与术前OSDI量表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眼组与非手术眼组在术前、术后7 d及1个月BUT、FL及SI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组眼仍存在眼表症状,但在术后3个月时再次比较上述指标发现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行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早期仍存在干眼、流泪等眼表症状,但该症状是短暂的,通常术后3个月会恢复。

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 下载:68 浏览:449

刘婧 邓吉安 夏桂兰 董云云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28只眼)患有单眼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的患者,年龄在56~75岁,将28例(56只眼)患者双眼分为手术组眼与非手术组眼,其中手术组眼为患有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眼,行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非手术组眼为同一患者另一只健眼,无需处理。分别在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填写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观察眼表变化。结果手术眼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1个月OSDI量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3个月与术前OSDI量表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眼组与非手术眼组在术前、术后7 d及1个月BUT、FL及SI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组眼仍存在眼表症状,但在术后3个月时再次比较上述指标发现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行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

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各区域视网膜厚度改变 下载:53 浏览:402

赵润 博方严 谢驰于 燕王云 徐玥 朱少进 王军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了解患有糖尿病但尚未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者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改变。方法实验组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已经确诊糖尿病患者40例,对照组选取门诊体检无糖尿病者34例。采用Optovue RTVue的光谱域OCT对上述2组受试者进行双眼黄斑部扫描,结果分区并逐一分析各区全层、内层及外层视网膜厚度。结果糖尿病组内层视网膜旁中心凹区、中心凹周围区上方较无糖尿病组薄,且差异显著。糖尿病组外层视网膜中心凹周围区鼻侧较无糖尿病组薄,且差异显著。糖尿病组全层视网膜黄斑各区普遍较无糖尿病组薄,在黄斑中心凹、中心凹周围区颞侧和下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余黄斑各区厚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无明显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受血供影响较大,在相对缺血的区域视网膜较薄。糖尿病黄斑区水肿和黄斑区视网膜变薄可能是同一疾病病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

鼻咽癌放疗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下载:41 浏览:410

卫彬彬1 胡慧维1 刘玉娟1 孙哲2 衣玉丽1 《肿瘤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鼻咽癌治疗以放疗为主,放射性脑损伤是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但放射性脑损伤具有临床发现不及时性、治疗无特异性、晚期预后不可逆性的特点,而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或可预示其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全文就鼻咽癌放疗患者认知功能改变的表现、评估方法、病因、现状及干预方法等进行论述。

颈动脉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视网膜动脉阻塞与视网膜静脉阻塞差异分析 下载:58 浏览:379

郑文丽 罗云霞 曹阳 田敏 周琦 吕红彬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对颈动脉进行检查,以观察视网膜动脉阻塞(RAO)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与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探索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RAO和RVO的发病差异,从而为RAO和RVO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日至2018年6月20日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住院,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视网膜血管阻塞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CDFI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颈动脉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参数,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26例(128只眼),年龄32~85(60. 34±11. 688)岁,其中RAO 51例(52只眼),年龄39~83(61. 68±10. 817)岁,RVO 75例(76只眼),年龄32~85(59. 23±12. 194)岁。颈动脉结构检查的阳性结果包括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ICA)斑块形成及内-中膜增厚。在126例患者中,颈动脉结构检查结果阳性者91例(72. 22%)。其中,RAO 51例,颈动脉结构检查阳性者46例(90. 20%); RVO 75例,颈动脉结构检查阳性者45例(60%); RAO的颈动脉结构检查阳性率与RVO的颈动脉结构检查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以及PSV/EDV。结果发现,与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相比,RVO患者颈动脉结构异常的PSV和EDV均明显降低,而RI和PSV/EDV均明显升高(P <0. 05);而RAO中颈动脉结构异常的患者较颈动脉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相比,各参数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 RAO和RVO与颈动脉异常均存在密切相关性,相比而言,颈动脉结构异常更容易导致RAO,而颈动脉结构异常所致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则与RVO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日本高中历史教育及其改革:需要改变什么以帮助学生思考历史? 下载:55 浏览:301

桃木 至朗 赵建成 朱雅莉 唐剑明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本文介绍当代日本高中历史教育面临的困境,以及当前改革中讨论的关键问题。首先概述了1945年以来实行"战后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近些年所面临的困境,重点分析了战后日本教育制度与不成功的改革、世界史必修课程教育下滑、山川出版社垄断三种现象。对于文部省的改革计划以及一系列为实现有效改革目标的相关问题和试验,从总体改革以及中学-大学的合作、用语精选问题、如何培养广泛理解和研究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儿童支原体肺炎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改变与中医证型、舌象相关性研究 下载:43 浏览:366

杜洪喆1 贺江飞2 刘菁1 韩耀巍1 陈汉江1 朱艳梅3 张福军1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改变与中医证型、舌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的MPP患儿76例,观察患儿支气管镜下黏膜微观病理改变以及患儿中医证型、舌象的特点,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MPP患儿镜下气道黏膜表现在各中医证型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amer’s V系数为0.397,P<0.01,说明MPP的中医证型与镜下黏膜表现呈中等相关性。舌质分布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法,Fisher值=2.446,P=0.319>0.05,说明MPP患儿舌质分布与镜下气道黏膜表现之间无相关性。MPP患儿舌苔与镜下黏膜表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ramer’s V系数为0.428,P<0.01,说明MPP舌苔与镜下气道黏膜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结论儿童MPP的中医证型、舌象与其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征象的分型具有相关性。

急性脑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部位、病情程度的关系分析 下载:39 浏览:263

陈莹 《诊断医学》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部位、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均在入院后48h内行心电图检查,统计心电图检查异常率,并比较不同梗死部位、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心电图检查异常率。结果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查出心电图异常84例,异常率为71.19%。梗死部位为丘脑-基底节区及脑干者心电图检查异常率分别为86.11%、81.25%,均高于脑叶梗死者的41.18%(P<0.05);病情程度为重度及中度者心电图检查异常率分别为86.67%、84.62%,均高于轻度者的51.0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多伴心电图异常,且心电图改变与梗死部位、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将心电图检查作为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价的重要辅助方法。

高温对混凝土孔隙结构改变和抗压强度降低作用的规律研究 下载:80 浏览:411

申嘉荣 徐千军 《新材料》 2020年5期

摘要:
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会显著影响其力学性能。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高温下孔隙结构变化和抗压强度的对应关系。将标准养护12个月的混凝土在不同温度(40℃、105℃、150℃、200℃和250℃)下干燥至恒重,并测定其抗压强度与孔隙结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通过压汞法(MIP)和氮吸附结果定量描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孔隙率不断增大,孔隙结构逐渐被破坏。同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隙率的关系同Schiller提出的抗压强度-孔隙率方程符合较好,相关系数达到了0. 994。因此,高温条件下,可通过Schiller方程定量反映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

好评奖励能改变消费者的在线评论吗?——奖励计划在网络口碑中的影响研究 下载:44 浏览:274

曾慧1,2 郝辽钢2 于贞朋2 《当代管理》 2018年4期

摘要:
基于社会交易理论,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C2C电子商务环境下奖励对消费者在线评论的影响。实验一主要考察消费者在不同产品满意度下对好评奖励计划的不同反应,结果表明当消费者对产品满意时,奖励计划能提高消费者的好评意愿和店铺评价;而当消费者对产品不满意时,奖励计划会降低消费者的好评意愿和店铺评价。实验二主要考察在消费者对产品满意情况下影响消费者在线好评的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所需付出努力程度较低的好评奖励计划比努力程度较高的好评奖励计划能带来更高的好评意愿和店铺评价;同时努力程度对消费者好评意愿和店铺评价的影响均受到消费者交易倾向的调节作用。

某供热机组锅炉给水泵液偶改变频调速汽蚀安全性分析 下载:48 浏览:430

吕玉坤 李超 《能源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文中对某2×300 MW及2×330 MW供热机组锅炉给水泵液力偶合器改变频器调速方案进行了现场调研,计算了变频改造后各种工况下除氧器至给水泵入口段的管路损失,并结合前置泵的运行数据对给水泵入口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须汽蚀余量进行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变频改造后,其前置泵转速在1 000~1 490 r/min范围内变化时,给水泵组入口有效汽蚀余量均大于其必需汽蚀余量。该改造方案能够满足给水泵组汽蚀安全性要求。

某供热机组锅炉给水泵液偶改变频调速汽蚀安全性分析 下载:48 浏览:430

吕玉坤 李超 《能源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文中对某2×300 MW及2×330 MW供热机组锅炉给水泵液力偶合器改变频器调速方案进行了现场调研,计算了变频改造后各种工况下除氧器至给水泵入口段的管路损失,并结合前置泵的运行数据对给水泵入口有效汽蚀余量和必须汽蚀余量进行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变频改造后,其前置泵转速在1 000~1 490 r/min范围内变化时,给水泵组入口有效汽蚀余量均大于其必需汽蚀余量。该改造方案能够满足给水泵组汽蚀安全性要求。

再议数项级数加括号前后的敛散性的改变 下载:45 浏览:286

徐智勇1,2 沈荣鑫1 《数学应用》 2018年11期

摘要:
主要探讨数项级数在加括号前后敛散性的关系.通过引进数项级数加括号的顺序(逆序)最大绝对值序列的概念,得到在加括号后级数收敛条件下原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从而推广了已知的相关结果.

基于HRP催化诱导金纳米棒形貌改变的碘离子检测研究 下载:41 浏览:432

胥彦琪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中,我们通过金纳米棒颜色的改变实现了对I-的可视化检测,在HRP酶催化的情况下,H2O2把I-的氧化为I2,之后I2会对金纳米棒进行刻蚀,使其纵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发生蓝移,同时伴随颜色的改变,检测灵敏度达到了0.01μM。此方法简单便捷,同时实现了对实际样品水样中I-的检测。

500kV变电站TA容量不足分析及改造后送电方案 下载:74 浏览:493

李群1 刘洋1 杨巍巍1 王聪颖2 冯伟1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鲁固直流投运后,东北电网潮流特点已由北电南送、西电东送转变为全网向扎鲁特换流站汇集。其中,吉林地区电网通过昌盛、向阳2座500 kV变电站经由4条500 kV线路连接至扎鲁特换流站,随着鲁固直流送电功率的提升、吉林500 kV丰满电厂机组投产及黑龙江东部外送能力增加,吉林省内输电线路潮流均有所增加,部分线路电流互感器(TA)额定电流较小导致线路潮流受限于TA,对鲁固直流投运后吉林省内500 kV线路TA容量不足的情况进行分析,介绍了开关TA改变比后送电方案编制中考虑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下载:14 浏览:280

李伟春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HHD)采取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HHD患者80例进行研究,于2019年1月~2023年1月入组。采取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心脏B超检查,而观察组则采取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在左室肥厚、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心律失常各项单一阳性检出率上,两组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ST-T段改变阳性检出率与总检出阳性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HHD诊断中心脏超声是比较准确的方式,在心脏B超诊断基础上联合心电图诊断HHD,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价值,特别是在ST-T段改变检出率上,要比单一心脏B超诊断检出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影像学脑白质病变及“燕尾征”改变的差异 下载:84 浏览:488

​张绿明1 万志荣1 韩旭2 李继来1 王培福1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与帕金森病(PD)影像学脑白质病变(WML)及"燕尾征"改变的差异。方法纳入53例PD、16例VP,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评价二组影像学WML特点及SWI序列"燕尾征"征象,计算两组WML程度的差异及黑质致密部背外侧区"燕尾征"的出现率和消失率。结果 VP组多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常合并认知障碍、球麻痹症状,但静止性震颤少见(P=0.000)。VP组Fazekas分级标准评分深部WML得分高于PD组(P<0.05);但脑室旁W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有84.9%的患者出现单侧或双侧"燕尾征"消失,而VP组仅有25.0%(P<0.05),且PD组"燕尾征"平均得分高于VP组(P<0.05)。结论通过计算头颅影像学WML程度及SWI序列"燕尾征"征象消失程度,有助于VP和PD的临床鉴别。

血管构筑异常所致Willis环变异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颅内单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影响 下载:73 浏览:501

​张炘 姚智强 段传志 李西锋 何旭英 郭慎全 陈运昌 刘文超 李然 范海燕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从影像学和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血管构筑异常所致Willis环变异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颅内动脉瘤(IA)破裂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的IA患者223例,按有无破裂出血分为破裂组(182例)和未破裂组(41例)。通过DSA检查及三维重建图像观察IA位置、大小、形态,判断Willis环变异类型,测量瘤体大小、载瘤动脉直径、瘤颈部横截面积、IA倾斜角以及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起始部夹角,计算IA颈部横截面积与载瘤动脉直径比(AD)、瘤体与瘤颈比(AR);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监测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切应力(WSS)、环壁张力(CWT)大小;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颅内单发IA破裂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IA患者左侧A1优势征(即Willis前环变异)的发生率均高于右侧,Willis前环变异的发生率略高于Willis后环变异;与未破裂组比较,破裂组患者年龄较大,动脉瘤倾斜角较大、AD较小,WSS降低、CWT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A倾斜角、AD、WSS、CWT对评估IA破裂出血的风险均有意义(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6、0.618、0.396、0.63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Ⅲ级、IA倾斜角、AD和CWT是IA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A1优势征、小动脉瘤(2~5mm)和WSS是IA破裂出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IA患者存在明显的Willis环变异。年龄、高血压Ⅲ级、IA倾斜角、AD和CWT、A1优势征、小动脉瘤(2~5 mm)和WSS与IA破裂出血密切相关。准确评估这些因素对于IA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D-DSA三维重建联合TCCD评估Willis环变异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AcoA动脉瘤形成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09

​张炘 段传志 何旭英 李西锋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采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三维重建联合经颅彩色双功超声(TCCD)评估Willis环变异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形成的影响,为颅内动脉瘤高危人群的筛查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经DSA检查证实的81例颅内单发AcoA动脉瘤患者(AcoA动脉瘤组),采用3D-DSA检查及三维重建图像分析患者的血管构筑特征,判断A1优势征及Willis环变异情况;同时采用TCCD检查获取患者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切应力、环壁张力大小。选取同期DSA检查结果阴性的11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血管构筑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Willis环变异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AcoA动脉瘤形成的影响。结果AcoA动脉瘤组和对照组在A1优势征分布、双侧大脑前动脉(ACA)-A2段起始部夹角及切应力大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双侧ACA-A2段起始部夹角、切应力用于判断AcoA动脉瘤的形成有显著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Ⅱ级、Willis环变异(OR=14.152,95%CI:1.006~199.012,P=0.049)和A1优势征(OR=25.048,95%CI:1.438~436.337,P=0.027)是AcoA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切应力(OR=0.053,95%CI:0.011~0.249,P=0.000)和双侧ACA-A2段起始部夹角(OR=0.037,95%CI:0.007~0.211,P=0.000)是AcoA动脉瘤形成的保护因素。结论Willis环变异、A1优势征、切应力和双侧ACA-A2段起始部夹角影响着AcoA动脉瘤的形成,准确评估这些因素对于今后AcoA动脉瘤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