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有限元方法在异形截面螺栓连接节点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76 浏览:471

易祺1 肖珍2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1期

摘要:
国外项目钢结构中的现场连接节点几乎都是采用螺栓连接。但异形截面螺栓连接节点设计中,往往会因截面异形,节点受力异常复杂,无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设计,故采用考虑接触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对国外某项目中的关键节点进行了受力分析,总结了有限元方法在异形截面螺栓连接节点模拟分析中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考虑不同截面翼型选取的风电机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 下载:23 浏览:255

刘永前1 赖福兴1 阎洁1 陈子新2 李莉1 韩爽1 王永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传统叶片优化设计中缺乏对截面翼型的考虑,导致叶片设计难以达到最优效果。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考虑不同截面翼型的风电机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以截面翼型、弦长和扭角为设计变量,以年发电量最大化为目标,兼顾考虑相对厚度和相对弯度限制,建立了叶片参数设计遗传算法优化模型。以某1.5 MW风电机组为例,验证所提出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截面翼型等参数优化后的叶片功率系数明显增大;机组特性曲线在较大范围内均能保持在最佳功率系数附近,更易控制在最大风能捕捉效率点运行,从而提升了年发电量;同时,增加考虑相对厚度和相对弯度限制以更贴近实际工程应用。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 下载:32 浏览:336

杨东升1 王道浩1 周博文1 陈麒宇2 杨之乐3 胥国毅4 崔明建5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结合智能终端传感器、通信网、人工智能和云平台技术构成的复杂多网流系统,其具有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特点。首先阐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特征,并详细分析了其体系架构;其次,从智能芯片、5G与LPWA、物联网平台三方面探讨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从业务壁垒、信息安全、数据分析和商业模型4个角度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关键难点;最后研究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实际需求和应用前景。

基于复转矩系数法研究并网双馈风电场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综述 下载:22 浏览:240

王一珺 杜文娟 陈晨 王海风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风能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双馈感应型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具有灵活的控制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并网双馈风电场容易引发次同步振荡问题。该文首先介绍了并网双馈风电场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的机制。其次,对基于复转矩系数法的3类SSO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综述,并讨论了复转矩系数法的推广形式及其适用领域。最后,基于风力发电的前景和复转矩系数法的特性,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近期研究热点介绍 下载:23 浏览:248

朱永利1 石鑫2 王刘旺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大数据驱动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由传统知识表示转向深度、自主知识学习,不再需要人的过多干预,展现出了更加智能的一面。近年来,深度学习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热点。该文重点介绍了深度学习的特点、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了新一代智能方法研究趋势及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基于分布式机器学习和增量学习的解决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三端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下载:31 浏览:325

邹丹1 艾欣1 王奥1 王坤宇1 黄仁乐2 陈乃仕3 蒲天骄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了一种在10 kV配电网中引入三端背靠背(back-to-back,BTB)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系统的接线方案,通过VSC-HVDC的控制实现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抑制环流的目的。VSC-HVDC系统中换流站在传统控制模式下几乎没有转动惯量,难以有效地参与电网调节。为了提高电网受端系统频率的稳定性,改善系统发生故障后的运行特性,在中压(10 kV)交流配电网的背景下,提出了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在三端BTB VSC-HVDC系统中的应用。首先在10 kV系统中加入三端BTB VSC-HVDC互联装置建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建立换流站在传统控制和VSG控制下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PSCAD/EMTDC平台进行仿真,在2种控制方式下得到系统在受到扰动和发生故障时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三端BTB VSC-HVDC系统受端换流器使用VSG控制能有效地参与电网调节,增加系统惯性,改善系统的暂态特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综述 下载:34 浏览:355

朱永利1 尹金良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能力。按早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包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的应用情况,并重点介绍了21世纪初出现的相关向量机的特点、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综合效益评估与激励机制 下载:11 浏览:127

邓忻依 艾欣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其有效消纳与控制成为新的热点课题。储能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结合可以平滑这些间歇电能并网,降低光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并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鉴于储能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面临的成本和经济性问题,建立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效益评估模型。该模型从项目成本、年收益、总利润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方面研究了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并从配电网改造和备用成本等方面评估了项目的社会整体效益。算例结果表明,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发电自用率高,年净收益增长明显,其经济性对上网电价和度电补贴的依赖较小。随着光伏和储能技术的发展成熟,无储能系统将不再具备经济性优势,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最后,结合国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经验,从社会效益回馈用户、电价激励和金融支持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和激励建议,以促进分布式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

电力线路状态监测结构化数据交换方法研究 下载:32 浏览:337

黄晓胤1 刘童童2 朱永利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电力线路状态检测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电力线路状态监测系统中结构化数据的高效传输,该文采用Google公司的Protocol Buffers方法,尝试替代目前电力线路监测系统采用的基于Web Service的监测数据传输方法。设计了基于ProtocolBuffers的电力线路状态数据的传输方案,并从时间和空间2方面对所提数据传输方式同现行的Web Service传输方式进行了比较,对比实验表明,文中所提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占用更少的存储空间。

大容量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分析 下载:70 浏览:501

王增平1 胡加伟1 王彤1 时伯年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电网换相换流器型直流输电(LCC-HVDC)换相失败无法避免。伴随大容量高压直流线路的相继投运,直流换相失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愈发严重。针对交直流异步互联系统,从理论上推导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利用ramp函数建立直流换相失败后功率恢复模型,表征功率恢复速率的大小,进而理论推导了直流功率恢复速率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其次,分析了低压限流(VDCOL)控制参数和换相失败预测(CFPREV)控制参数对功率恢复速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对送端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最后在改进的IEEE-39节点系统及实际电力系统中进行测试,通过仿真验证了以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基于奇异谱分析与神经网络的中期负荷预测 下载:94 浏览:457

陈浩文 刘文霞 李月乔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针对非平稳、非线性中期负荷序列分解预测的精度问题,提出了基于奇异谱分析与神经网络的中期负荷分解预测方法。考虑中期负荷长期趋势性与季节性周期波动性特点,在中期负荷序列趋势提取的基础上,利用频谱分析确定序列主要周期成分并引入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序列主要周期成分进行滤波分解,对分解所得的各子序列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各子序列预测结果叠加作为最终的电量预测值。结合某地历史数据,将所提算法与经验模态分解/神经网络方法、传统滤波/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进行中期电量预测时能够获得更为平稳的、精度较高的预测结果。

考虑多周期协调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全景运行模拟方法与评估指标体系 下载:86 浏览:492

元一平1 王建学1 张耀1 周磊1 王学斌2 卢国强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为实现复杂环境下电力系统运行计划的技术经济性量化与评估分析,提出考虑多周期协调的全景运行模拟方法与评估指标体系。首先,结合我国调度实际,论述基于多周期协调思路开展电力系统运行模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多周期协调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全景运行模拟技术理论框架;其次,结合多周期条件下电力运行的核心任务,给出长期/中期/短期的具体模拟方案与数学模型;所提全景运行模拟方案借助长期/中期/短期运行计划的时序嵌套与滚动修正,可以有效实现电力系统多周期、多时间尺度的协调优化与精细化时序运行模拟。最后,对现有规划方案评估的技术经济性指标集进行提炼,给出更为完整的经济性指标评价体系与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际算例论证了全景运行模拟方案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基于稀疏电压幅值量测的配电网故障测距 下载:92 浏览:453

贾科 董雄鹰 李论 冯涛 毕天姝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前的配网故障测距算法大多依靠短路迭代计算或模拟大量故障选取最匹配的故障点来实现测距功能,该类方法计算繁琐,且容易得到伪故障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电压幅值量测的配网故障测距方法:将故障点的正序注入电流等效为故障区域两端节点的虚拟注入电流;利用支路追加法推导了节点阻抗矩阵所含特性,证明了将节点电压方程元素取幅值的可行性,以及测点分布需要满足的条件;利用压缩感知理论求解欠定的节点电压方程,定位故障区域;求取故障区域两端节点电压和等效阻抗,实现故障测距。文中方法对测量数据无严格同步要求,所需采样频率为4 k Hz,所需故障后数据时间窗长较短(故障后25 ms)。基于33节点的多电源配电系统的仿真数据表明,文中方法仅需7个测点,即可有效定位故障区域并实现故障测距,且受故障类型、过渡电阻、负荷变化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

双馈风机经串补并网引起的时变次同步谐振概率评估 下载:73 浏览:444

廖坤玉1 陶顺1 姚黎婷2 肖湘宁1 杨琳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风电的次同步谐振具有时变特性,但尚未有文献对其开展量化评估研究。为此,基于建立的考虑励磁的双馈风机的输入阻抗频域模型,引入风速的概率分布,结合Monte Carlo模拟和核心平滑密度估计技术,提出了双馈风电的频率时变次同步谐振的概率评估方法。应用所提方法,通过算例研究了风速和串补度对次同步谐振频率和系统总电阻的概率密度及累计概率分布的影响,较为全貌地刻画了双馈风电SSR的时变特性,揭示了其带宽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双馈风机串补输电系统的发散型次同步谐振频率具有一定的带宽,且其概率密度呈现出频率区间边界小中间大的分布;串补度决定次同步谐振的频率和阻尼所处区间位置,而风速则影响区间内的频率和阻尼的概率分布。

一种面向分布式新能源网络的终端安全接入技术 下载:92 浏览:464

梅文明1,2 李美成1 孙炜2 余文豪3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分布式新能源并网的应用背景下,安全防护方案存在中心化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分布式新能源网络的终端安全接入技术。首先对安全模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基于区块链构建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服务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法,进而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了身份认证模型和访问控制模型,并提出了终端信任度的评估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终端安全接入方案,详细描述了应用模式和方案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对抗新能源电网安全方案的单点化风险,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基于需求响应的分时电价主从博弈建模与仿真研究 下载:77 浏览:447

胡鹏1,2 艾欣1 张朔1 潘玺安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实现提高供电方收益,同时减少用电方支出及减小峰谷差的目的,建立了以供电方为强势方、用电方为弱势方的主从博弈模型,提出了一种最优分时电价策略。首先考虑用户满意度与电力波动成本建立了供电方收益目标函数和用电方收益方目标函数。然后,通过决策变量映射集技术将模型中的变量分到博弈双方策略集。接着,先由弱势方跟随强势方以自身目标函数最优对自身策略空间进行优化,强势方根据弱势方的跟随对策以自身目标函数最优为目标对自身策略空间进行优化,并由所有的优化结果组成新的博弈策略组合,经过多轮博弈得到博弈均衡解。根据主从博弈特点,作为强势方的供电方将得到较高的收益和满意度,作为弱势方的支出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基于Elastic Net的暂态稳定裕度在线评估 下载:81 浏览:487

宓登凯 王彤相 禹维 杜文娟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特性更加复杂,在线暂态稳定裕度评估面临严峻挑战。提出一种基于Elastic Net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裕度在线评估的新方法。该方法无需计算形成输入特征,直接面向量测数据,将系统稳态运行节点电压幅值与相角作为样本特征,利用Elastic Net算法完成特征筛选并构建量测数据与故障极限切除时间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将原始特征映射至高维空间以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最终,实现根据系统稳态运行信息对暂态稳定裕度的快速预测。对接入风电场的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和IEEE 118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少量数据训练即可有效筛除无关特征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面向智能园区多产消者能量管理的对等模型(P2P)建模与优化运行 下载:74 浏览:484

吴界辰 艾欣 胡俊杰 吴洲洋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可交易能源系统基于市场运行机制可以充分发挥产消者的资源灵活性,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针对含光伏(photovoltaic,PV)出力、储能装置(energystorage system,ESS)、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EV)以及空调(heatingventilatingandairconditioning,HVAC)资源的多个产消者组成的智能园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产消者资源灵活性进行整合与量化并根据交易流向进行解耦。其次,为确保园区交互平台中参与用户的信息安全,实现园区内电能共享、就地消纳,提出了基于次梯度法的成本最小化算法及其分布式凸优化运行框架。优化子问题可以通过有限的信息交互迭代收敛于全局最优解,实现产消者之间的P2P(peer-to-peer)电能交易。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含虚拟惯性控制的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 下载:95 浏览:504

朱晓荣 孟凡奇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分析不同类型虚拟惯性控制对直流微电网产生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各电源与负载侧换流器的小信号模型,并分析了电网与蓄电池侧换流器在应用不同虚拟惯性控制时,其换流器端口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及阻抗特性。其次,考虑到多换流器交互引起的稳定性问题,建立直流微电网的等效阻抗模型,根据阻抗匹配准则,分析了在不同控制模式下控制器与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根据稳定性以及动态特性分析可得出,在蓄电池侧换流器应用虚拟发电机型惯性控制可以使系统获得更好的动态特性与稳定边界。最后在Matlab时域仿真与RT-LAB实时仿真平台上分别建立了直流微电网仿真模型,并对相关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考虑多重不确定性和备用互济的含风电互联电力系统分散协调调度方法 下载:86 浏览:439

黄瀚燕 周明 李庚银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含风电互联电力系统优化运行问题,提出考虑风电预测误差、负荷预测误差,和发电机、联络线故障多重不确定性,支持联络线备用互济决策的安全约束分散协调调度模型和方法。首先综合考虑风速预测误差和风电机组强迫停运,得到风电场出力概率模型;然后通过改进机组停运容量概率表,在考虑机组故障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考虑风电和负荷不确定性的备用需求;最后建立考虑多重不确定性和备用互济的安全约束分散协调调度模型,采用随机–鲁棒的优化框架,实现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在决策过程中的处理,设计双层目标级联分析算法实现对联络线功率和备用互济的分散协调调度。通过对2区78节点和2区236节点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互联互备模式的经济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