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商合杭高铁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用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 下载:11 浏览:140

张洁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中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水平制约着高铁运行过程中的平顺性及后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立足于商合杭高铁,通过对比普通自密实混凝土(C1)与商合杭高铁施工中两种自密实混凝土(C2、C3)的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得出相关结论如下:①C1配合比工作性评价劣于C2、C3,尤其是2 h后T500时间、含气量均低于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求,不满足现场施工需求;②3种配合比下力学性能发展趋势为C3>C2>C1;③3种配合比下56 d标准养护条件下电通量、抗盐冻损失量发展趋势为C1>C2>C3。

板式无砟轨道关键施工技术及工装研究 下载:15 浏览:161

付书锋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无砟轨道结构型式,但由于应用时间短,施工技术尚不成熟。依托商合杭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在现有施工技术基础上,对底座板机械化施工,嵌缝、限位凹槽施工,轨道板铺设与精调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研制了配套工装,解决了施工质量不稳定、工效低的问题,应用效果良好。

水压诱发运营高铁隧道区间无砟轨道上拱整治技术 下载:16 浏览:184

樊燕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运营高铁隧道区间出现轨道上拱轻者会影响铁路运输,重者威胁列车运营安全,整治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排水不畅等多种原因造成无砟轨道水压力上拱,介绍了采取的排水降压、注浆加固和道床锚固等多种整治措施。整治完成后,轨道结构工作状态良好。

蒙华铁路长枕埋入式轨枕制造技术 下载:41 浏览:374

代赵洁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介绍了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使用的混凝土轨枕制造技术。通过对轨枕结构设计时承载能力要求和预应力偏心影响的分析,提出桥枕设计的两种结构配筋方案,对比分析得到合理的配筋方案。通过对钢模结构的设计,提出两种预埋铁座固定装置方案并对比,得到合适的预埋铁座固定方案。对轨枕生产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控制进行优化设计,对长枕埋入式轨枕进行静载抗裂强度检验。新型轨枕满足使用要求并有一定安全富余量。

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位置测量新方法 下载:47 浏览:376

曹明春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已得到大规模的使用,实践中大部分采用工具轨轨排支撑架法施工。为保证精调质量,通常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配合轨排框架进行道床板浇筑后的复测,但存在复测时间较难控制、结果失真的问题。为保证所测轨枕位置的准确,提出通过小钳孔定位对道床板成品进行复测。通过RTTS数据分析轨距、水平、轨座支距等指标的偏差量,判断轨枕施工中是否存在漏装、错装扣件及轨排变形等问题。此方法不但检测过程方便快捷、数据真实可靠,而且加快了轨排框架使用周期,有较好的利用性及经济性。

桥隧过渡段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纵向力学特性研究 下载:301 浏览:2834

温文聪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轨道车辆在国内外已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轨道车辆因体积大、载人多、速度快,发生碰撞时带来的伤亡往往是巨大的,因此各国对于轨道车辆的安全非常重视。国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开展了高速动车组整车冲击试验,对轨道车辆的安全性提升提供了重要的试验支撑。轨道车辆碰撞试验中,碰撞力是评价车辆耐撞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碰撞试验中,碰撞力的主要测试途径有测力传感器测试和加速度计算两种,毋庸置疑测力传感器测得的正面接触的力是最为准确的,面对轨道车辆非常复杂的测试工况,使用车体加速度计算碰撞力的测试方法精度如何,本研究将进行相应的对比研究,探究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