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 下载:86 浏览:492

韩亚芳1,2 曾平安3 陈照威3 吴迪2 陈林聪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目前水泥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存在的养护时间长、渗透性差、粘接性差、耐久性差等问题,文中通过添加合适的增韧剂、稀释剂针对性地改进环氧树脂裂缝修补材料的韧性和渗透性能,并对研制的裂缝修补材料测试其固化收缩率、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工程应用跟踪。结果表明,裂缝修补材料的固化收缩率稳定在2.08%,抗压强度达到59 MPa,抗折强度达到16.8MPa,经过多次湿热循环、冷热循环后,粘接强度仍在2 MPa以上,且破坏形式为混凝土破坏。

大孔吸附树脂对生物碱分离研究概述 下载:19 浏览:240

孙涛 杨晋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效果好、选择性好、比表面积大、易于再生、价格低廉且性质稳定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中药生物碱的分离纯化过程。对近5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分离纯化中药生物碱类化合物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对影响大孔树脂吸附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概述了大孔树脂在中药生物碱分离纯化中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大孔树脂技术在纯化生物碱中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环形气瓶缠绕参数的设计和分析 下载:77 浏览:296

姚金莉 石章靖 黎文欢 杨戈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利用蔡-吴准则分析了环形气瓶的初始缠绕角,再通过ANSYS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气瓶金属内衬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并对气瓶增强层的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确定的气瓶增强层的理论缠绕参数包括:增强层的缠绕初始角、缠绕层数、增强层质量和厚度等,为环形气瓶复合纤维增强层的加工提供了缠绕的理论工艺参数,也为类似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银杏外种皮银杏酸的大孔树脂及高速逆流色谱联合分离 下载:26 浏览:294

唐仕荣1,2 宋洁1 顾绍辉2 顾立瑞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6期

摘要:
银杏外种皮中含有丰富的银杏酚酸类物质,提取后采用大孔树脂和高速逆流色谱联合分离制备高纯度银杏酸单体组分,可以明显提高其利用价值。试验表明,最佳纯化条件为:DM130大孔树脂为吸附树脂,60 mL银杏酸提取液动态吸附2 h,100 mL 75%乙醇溶液动态解吸2 h,银杏酸的纯度可提高到40.18%;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1:5:1,v/v)为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 mL/min,转速800 r/min,高速逆流色谱进一步分离得到3个色谱峰。液相色谱分析表明,3个色谱峰的主要成分分别为C13:0、C15:1和C17:1,面积百分比分别达到了81.5%、95.1%和98.3%,具有良好的单体组分开发利用前景。结果表明大孔树脂联合高速逆流色谱可有效地分离纯化银杏酸组分。

钻井液用磺甲基酚醛树脂浊点盐度评价方法改进 下载:42 浏览:334

马志武 乌永兵 营虎虎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实验对钻井液中氯化钠溶液和磺甲基酚醛树脂(SMP)溶液的配制提出了改进性意见和方法,并对比色皿及参比溶液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实验条件下样品浊点盐度进行测试,讨论分析了浊点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比色皿使用前应进行测试,选取吸光度不大于0.001的比色皿配对使用;浊点盐度测试建议使用石英比色皿,选取蒸馏水作为参比溶液进行实验。测试时间分别为2 min和10 min浊点盐度减小了10 g/L;SMP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及吸光度数值读取时间应在2 min内完成,各测试溶液实验过程应一致。

含硼苯并噁嗪/TDE-85树脂固化行为和浇注体性能 下载:25 浏览:214

杨依依 王晓洁 刘锋 赵文斌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苯并噁嗪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热固性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分析含硼苯并噁嗪/TDE-85树脂的固化行为和浇注体性能。采用DSC分析和外推法制定了树脂的固化制度为80℃/1h+100℃/1h+120℃/1h+140℃/1h+160/2h+180℃/2h+200℃/2h+220℃/2h。该树脂体系固化后噁嗪环特征峰消失,噁嗪环上的N-O-C键断裂,发生开环反应形成交联网状结构。所制备的浇铸体拉伸强度为25.15MPa,拉伸模量为3.5GPa,压缩强度为84.73MPa,压缩模量为3.78GPa,弯曲强度为36.15MPa,弯曲模量为3.03GPa,延伸率为0.85%;Tg为142.8℃,900℃时的残碳率为18.82%。

卫星用蜂窝板定位基板搭接工艺方法研究 下载:15 浏览:149

杨亚辉1,2 李玲1,2 孔垂千1,2 李宗周1,2 沈辉1,2 孙海军1,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卫星蜂窝板定位基板拼缝处两侧孔间距超差的问题,研究了蜂窝板定位基板搭接的工艺方法。经过分析发现,导致拼缝两侧孔间距超差最直接的原因是工装板拼缝间隙变大,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螺钉拧入的紧固程度不够、搬运中的振动过大以及定位基板的锥形沉孔深度过大易磨损。本文提出三种新的定位基板搭接工艺方法,并进行对比试验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凸台围条和钢搭接板结合的搭接方法效果最好,能大幅提高定位基板拼缝两侧孔距的尺寸精度和搭接稳定性,保证卫星蜂窝板设计精度要求。

火星进入舱大底防热套装工艺中氰酸酯树脂与环氧胶膜相容性研究 下载:61 浏览:288

王刚 杨强 祁玉峰 杨昌昊 李莺歌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介绍了火星进入舱大底防热套装工艺试验件在成型过程中的碳面板分层开裂现象,认为产生该现象的机理为防热套装工艺中氰酸酯树脂与环氧胶膜在高温下发生了共聚反应,并采用不同厚度的碳纤维/氰酸酯树脂蒙皮与环氧胶膜或氰酸酯胶膜的固化试验进行了机理验证,提出了后续改进措施。

EVA基纺织品用热熔胶的形成:组分含量和参数调控 下载:80 浏览:424

武海良1 杨倩1 张希文1 沈艳琴1 姚一军2 《新材料》 2019年11期

摘要:
以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法设计合成了一种高强低黏的EVA基纺织品用热熔胶。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热熔胶的结构与热稳定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增黏树脂种类与热熔胶剥离强度的关系,考察了不同条件对热熔胶的熔体指数、熔融黏度、硬度及层压纺织品粘接效果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松香作为增黏树脂且与EVA的质量比为16∶25,抗氧剂的投入量占EVA的0.8%时,热熔胶对涤纶布的剥离强力最好;石蜡的加入可以改善EVA基热熔胶的熔融黏度;当混炼温度达到140℃、混炼时间为25 min时,制备的EVA基热熔胶显示了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49.8℃)和熔体指数(MI=18.834 g/10 min),对层压涤纶布的剥离强力达到34.1 N,符合层压纺织品要求。

煤矿井下巷道围岩控制方案研究 下载:76 浏览:451

张清山 《冶金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井下巷道围岩控制方案,以巷道采空区的顶板卸压机制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新的巷道围岩支护体系,通过液压支架临时支护、单体支柱支护等综合支护体系共同实现对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根据实际应用表明该巷道围岩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作用在巷道围岩支护结构上的负荷,同时极大地缩短了巷道围岩支护流程,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利用聚丙烯酸正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结构聚合物增韧氰酸酯树脂 下载:86 浏览:463

翟乐吉 海峰 姚艳梅 瞿雄伟 《新材料》 2019年7期

摘要: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以聚丙烯酸正丁酯(PBA)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粒径为346 nm的核/壳型改性剂(Poly(BA)/Poly(MMA)),简称PBMMA,改变两种单体的质量比分别为:60/40、65/35、75/25、70/30、80/20,以及调整添加量研究其对氰酸酯树脂(CE)的增韧改性效果。结果表明,该种子乳液聚合反应具有很高的瞬时转化率(> 90%)和总转化率(> 95%),且改变核/壳质量比对乳液聚合反应过程没有影响。经透射电镜表征发现,PBMMA乳液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对CE/PBMMA共混物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用扫描电镜观察其断裂表面形貌,并利用动态力学分析研究了CE/PBMMA共混物的分子运动。当核/壳质量比为60/40、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增韧剂PBMMA在基体中均匀分散并出现脆性-韧性转变点。CE/PBMMA共混物的抗冲击强度是纯CE树脂的3. 78倍,力学性能与断面SEM观察结果一致。

含辣素衍生结构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抑菌与抑藻性能 下载:87 浏览:477

张晓春 于良民 姜晓辉 《新材料》 2018年7期

摘要:
以取代芳烃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傅克烷基化反应合成了四种含辣素衍生结构单体:4-羟基-2-甲基-5-甲硫基苄基丙烯酰胺(A)、2-羟基-4-丙烯酰胺甲基-5-甲硫基-6-甲基苄基丙烯酰胺(B)、3-丙烯酰胺甲基-2-羟基苯甲酰胺(C)和1-丙烯酰胺甲基-2-萘酚(D),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氢谱(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D对两种受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最高,最小抑菌浓度均可达到0.187 5mg/mL,且D对两种受试藻(三角褐指藻和新月菱形藻)的抑制活性也最高。以四种化合物为功能单体合成出树脂,树脂对受试藻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含化合物D的树脂的抑制活性最高,72h后抑制率均可达到50%以上。

赛柏斯结晶材料在混凝土缺陷修补上的应用 下载:97 浏览:352

王荠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XYPEX(赛柏斯)结晶材料具有无毒、环保、可透气、渗透结晶和防水性好等特点。此材料会在混凝土表层毛细孔中产生催化结晶反应,产生不溶性的枝蔓状结晶物,这种结晶物除对混凝土表面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增加混凝土强度并增加混凝土防水汽侵蚀的能力。基于国内某疏港大道工程在箱梁底板混凝土外观缺陷修补过程中对于这种新型材料的具体运用,详细探讨这种材料的施工方法,并就其特性与传统环氧材料进行比较,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缺陷及裂缝修补提供借鉴。

某电镀厂含铬废水处理设施的调试与运行研究 下载:57 浏览:378

米天龙 《冶金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主要对电镀含铬污水处理设施的调试运行等进行研究。调试前期采用离子树脂法治理含铬废水,后期采用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主体工艺综合处理后,同时经过几个月的调试期,含铬电镀废水已经基本稳定,最终出水,水质可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国家标准。

一种无线无源低温传感器的设计与测试 下载:10 浏览:418

闫丹1,2 熊继军1,2 杨勇3 陈晓勇1,2 《传感器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设计并制作一种可应用于低温环境的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的基板材料为玻纤增强环氧树脂(FR4),中心频率为2.4 GHz。利用微波传输原理,通过监测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变化实现温度的测量。经过理论计算和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FSS)确定了传感器的物理参数,通过搭建低温测试系统实现了传感器在低温环境下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0-40℃的温度范围,传感器的谐振频率与温度成线性变化关系,谐振频率由2.366 GHz增大为2.382 GHz。对传感器进行3次重复测试,证明了传感器具有好的重复性。传感器绝对灵敏度为401.67 k Hz/℃。实验结果证明了传感器设计的合理性和测温的可行性。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应用于核级树脂锂型转型率的分析研究 下载:88 浏览:376

林清湖 徐天凤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常规核级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测量采用将离子交换树脂中的锂用酸淋洗后测量锂浓度,再计算锂型转型率,存在分析时间长、分析结果偏低等不足。本文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量核级离子交换树脂的锂型转型率,利用微波消解实现树脂的完全消解,利用原子吸收仪测量锂浓度,结合氢型树脂湿基工作交换容量计算离子交换树脂的锂型转型率,实现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准确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锂浓度加标回收率为99%,相对标准偏差为0.97%(n=7),锂型转型率达99.20%。方法具有离子交换树脂使用量少、分析结果准确等优点,可用于核级离子交换树脂锂型转型率的测量。

5种云杉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研究 下载:57 浏览:366

姚强1 董然1 王克凤2 《林业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探究"假青扦"的分类,对同属的4个树种(红皮云杉、青海云杉、青扦、白扦)及"假青扦"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假青扦"在11项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指标中,除叶截面宽、气孔数、角质膜厚度外,与白扦有8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数量最多;与红皮云杉仅有3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数量最少;另外发现"假青扦"与白扦均有外生型和内生型2种树脂道,而其他3种供试树种只有外生型树脂道。据此认定"假青扦"与白扦亲缘关系最近,推测是白扦变型。

催化剂添加量对彩虹革湿法贝斯的展色影响研究 下载:23 浏览:242

王元有 崔杰金 党琴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在PU树脂体系固定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催化剂的使用量,制备出PU湿法树脂。再以炭黑为染色剂,将制得的树脂做成彩虹革湿法贝斯。通过观察彩虹革湿法贝斯表现出的颜色深浅,以此判定催化剂的使用量对彩虹革湿法贝斯的展色性影响规律。对比实验结果得知,在树脂体系中加入0.04 g的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表现出最佳的展色性能。

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固化行为及性能研究 下载:36 浏览:350

解依乐 王晓洁 惠雪梅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通过高剪切均质乳化机分散与超声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氨基石墨烯(AG)改性环氧树脂(EP),研究了AG对EP的固化行为影响,发现其不影响EP的固化行为,采用非等温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AG/EP体系的固化行为,制定树脂的固化制度为:90℃/2h+115℃/2h+130℃/2h+150℃/4h。与纯EP相比,AG/EP体系拉伸强度提高7.38%,拉伸模量提高3.63%,断裂延伸率提高21.42%,弯曲模量提高6.23%,冲击强度提高158.53%,热稳定性变好。

基于功能化改性氧化石墨烯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下载:72 浏览:290

魏虹 蒋伟 陈长胜 黄泽勇 何贤元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研究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辛基缩水甘油醚对氧化石墨烯(GO)表面有机功能化改性的办法,并通过机械搅拌和超声分散制备了改性GO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采用FT-IR、XPS、SEM、TG对改性前后GO表面结构及改性GO在EP中的剥离分散性进行了表征分析。测试了改性GO增强EP浇铸体复合材料冲击性能、弯曲性能、拉伸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烷基功能化改性的GO表面成功接枝了含氧活性基团和烷基分子链结构,在EP中具有较好的浸润分散性和界面结合能力。改性GO增强EP复合材料的韧性和耐热性显著增强,添加1.5wt.%改性GO的EP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相对纯EP分别上升了67.7%、31.2%和31.7%。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