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 下载:220 浏览:430

乔炜顿 昊龙 蔡思敏 刘琳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苏里格南区块气井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单井产量递减,携液能力下降,部分气井逐渐出现了井筒积液的特征。为了排出井筒积液,提高单井产量,延长气井连续生产时间,利用单井同步回转增压技术降低井口压力从而增大地层与井口的压差将井筒积液排出。通过介绍一种同步回转增压装置在苏里格南区块的应用情况,分析该装置的使用效果,提出了气井增压生产技术的优化建议。

苏里格南区块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应用分析 下载:36 浏览:277

李泽亮 张华涛 彭清明 王博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7期

摘要: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利用间歇开关井的方式积攒储层能量,进而通过推动油管内柱塞制造机械举升界面以减少液体滑脱达到排水采气的目的。通过对柱塞气举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根据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探讨了影响88.9 mm(31/2")无环空气井柱塞气举工艺效果的各项因素,确立了工艺应用条件;结合前期理论研究,阐明了88.9 mm(31/2")无环空气井柱塞气举工艺流程及配套装置的变更选型;利用单井两相计量测试,结合气井动态分析方法对区块柱塞先导试验井进行了应用效果评价,详细分析了先导试验井的工艺适用情况和工作制度。通过对苏南区块柱塞工艺的研究表明,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适用于88.9 mm(31/2")无环空气井,适合有一定储层能量和高气液比的产水气井,可根据研究成果对该工艺进一步推广应用。

聚合物微球调驱注入参数优化室内实验研究 下载:60 浏览:380

张金元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1期

摘要:
聚合物微球在储层中通过运移、膨胀、堵塞、变形、再运移、再堵塞的特性对油藏进行深部调驱。为了确定低渗透油田在高含水期聚合物微球合理注入参数,利用双填砂管并联物理调驱模拟实验装置,评价了聚合物微球注入浓度、聚合物微球注入量和注入时机对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最佳注入浓度为2 000 mg/L;最佳注入量为0.3 PV;最佳注入聚合物微球乳液的时机是动态含水率为80%。

压力反转大压差气井分层完井延长测试技术 下载:62 浏览:394

葛俊瑞 李艳飞 李三喜 蔡斌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5期

摘要:
东海某M区块气藏埋深超过4 000 m,主要为高温高压、低孔低渗储层,且纵向存在多套压力层系,出现压力反转现象。为避免复杂地质风险可能带来的投资失误,采用钻井平台作为生产装置实施延长测试,为快速落实储量、评价开发效果提供支撑。针对此类压力反转的气藏类型,采用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和动态暂堵液配合使用,有效控制大压差储层的井控及漏失风险,使用多功能清洁工具配合控压洗井、一趟管柱打开多套储层等措施,有效提高储层保护效果。为了改善低孔渗气藏的连通效果,采用双爆轰复合扩容射孔技术,大幅改善孔眼渗透率和导流能力;针对井筒完整性及工程风险,设计采用双井下安全阀的测试管柱结构,结合气密等级V0的封隔器,实现了安全测试与可靠分层;优选钢丝作业下入井下存储式压力计的方式,结合SPS单相井下PVT取样器,实现储层温度压力的连续监测和井筒流体样品的采集。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实现了两套层系安全、优质、稳定的延长测试作业,压力系数差0.43、绝对压差16 MPa,取全取准了地质资料,为类似测试提供了重要借鉴。

旋转捞砂储砂管的改进及其在煤层气井的应用 下载:27 浏览:286

秦绍锋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期

摘要:
普通捞砂泵清理煤层气井筒内沉砂虽然克服了冲砂液循环冲砂的缺点,但对于板结的砂面及较大粒径的煤粒仍然无法有效清理;旋转捞砂泵克服了普通捞砂泵的缺点,但仍然存在旋转管柱时,储砂管内下沉的砂粒和煤粒压覆在翻板之上,再次捞砂时会发生翻板延迟打开或打开程度低,甚至无法打开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改进了旋转捞砂工艺配套的储砂管的内部结构,现场应用表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高效捞砂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喷射引流工艺在涪陵页岩气井组的应用 下载:78 浏览:460

柯文奇1 何焱2 张怀力3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为了提高页岩气井开发生产中喷射引流工艺的工作效率,明确其合理工作范围,以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某高低压井同台的井组为研究对象,基于页岩气井开发生产中喷射引流工艺的实际压力、流量范围开展喷射引流器结构优化设计及其工作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以期为现场喷射引流工具的优选和工艺实施的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索科洛夫引射器设计方法对喷射引流工具喷嘴、喷喉距、喉管等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Fluent流体模拟软件,建立了喷射引流工具气液两相流场模型,模拟分析引射流体压力、被引射流体压力和混合出口压力变化时引射器引射效率变化情况,并按照模拟情况进行优化,优化后喷射引流工艺在涪陵页岩气中开展应用;②优化的喷射引流工艺实施能有效降低井口压力,经试验井现场应用表明井口压力降低了25%,并且试验得到引射效率与理论模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页岩气井产量的工程影响因素 下载:75 浏览:385

李赛男 黄小亮 李志强 王鹏鲲 王杰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为了充分认识页岩气井在衰竭开采过程中,气井产量受工程因素的影响,解决目前压裂改造后页岩气井产量影响因素研究不够全面,特别是影响因素主次不明确的问题,以典型TY页岩气藏为研究对象,基于页岩多维多尺度的渗流数学模型,编制了求解软件,分析了页岩气井产量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主要包括裂缝高度、水平井长度、裂缝长度、压裂簇数和段间距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因素影响下,页岩气井累计产气量的增加幅度不同,裂缝高度对累计产气量的增加幅度为138%、水平井长度为109%、裂缝长度为103%,压裂簇数为17%、段间距为-8%。结论认为:①压裂造成的裂缝高度是影响页岩气井产量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分别为水平井长度、裂缝长度、压裂簇数和段间距;②裂缝高度越高、水平井长度越长、裂缝长度越长、压裂簇数越多、段间距越小,页岩气井稳产时间越长,累计产气量越大;③典型TY页岩气藏TY1H井合理开发的最优化参数为压裂簇数3簇,段间距为80 m,裂缝高度为35 m,裂缝长度为120 m,水平井长度为1 750 m。

页岩气井增压时机的确定——以四川盆地长宁区块为例 下载:67 浏览:495

张大双 周潮光 王学华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页岩气田需要不断补充新井,井口压力和地面管网压力不断变化的特点,为了快速准确地确定页岩气井的增压时机,以长宁页岩气田N201井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藏-地面一体化分析方法,通过气藏工程和地面工程联合计算分析来确定目标气井和增压时间节点。按照N201井区初始井口压力进行分类,根据气井压力递减的快慢抽提出四种类别气井的压力预测曲线,通过幂指数模型参数的横向平移,拟合页岩气井快速递减期的压力,校准压力预测模型;然后再根据地面集输管网建模分析,预测地面管网节点压力,最后通过预测井口压力和管网节点压力的比对来确定需要增压的页岩气井和增压时机。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页岩气持续补充新井的模式下,井口压力和地面管网压力在不断动态变化,增压时机的确定需要将气藏工程和地面集输工程联合起来进行分析;②通过建立页岩气井压力预测模型和页岩气地面集输管网模型,将两个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确定增压目标和时间节点;③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长宁页岩气区块的气井井口压力递减至高于输压0.5~1.0 MPa大概需要10~14个月时间,即在页岩气井投产一年左右时就需考虑进行增压。

苏里格气田气井最低经济可采储量评价图版 下载:43 浏览:453

尹涛 李志超 王俊 张波 但霞 《天然气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单井产量低,低产井比例已超过生产井数的60%,为了弄清气井开发效益现状和效益开发的界限,基于气井生产指标和实际财务数据,评价了不同井型的最低经济可采储量。通过静态法评价了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动态法评价单井内部收益率达到6.0%时预测对应气井年产气量,求取了不同井型的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回归建立了销售气价与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关系图版。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井经济极限产量为静态瞬时值,随生产经营成本、销售气价以及开井时率的变化而变化;②若直井建井投资800万元/口、水平井2 400万元/口,反算达到内部基准收益率6.0%时,对应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分别为1520×104m3、4 450×104m3;③所建立的销售气价与最低经济可采储量图版,可以指导气井效益预测和气田效益建产,若致密气补贴能达到0.2~0.3元/m3,预测气田中23.6%31.2%的Ⅲ类井将转为效益开发。

三嗪溶液脱硫新工艺在长庆气区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65 浏览:13

薛岗 葛涛 杨恒远 蒋成银 郑欣 何蕾 冯波 《天然气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为了充分认识三嗪溶液脱硫应用机理,准确掌握三嗪溶液的硫容、最佳反应温度及适用的H2S浓度范围,为国内低潜流量天然气脱硫技术提供有益参考,以在长庆气区苏里格气田低潜流量天然气井场和站场进行的三嗪溶液脱硫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小试、井场和站场3种新型液体脱硫装置中的应用,分析了三嗪溶液的现场脱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三嗪溶液脱硫具有硫容高、脱硫迅速、无需再生、脱硫产物无毒、可直接回注地层等优点,在国内低潜流量天然气脱硫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②研发了小试装置测试了8种不同配方三嗪溶液的硫容,研发了井场和站场三嗪液体脱硫装置,现场应用效果较好;③三嗪溶液脱硫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脱硫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苏里格气田边远下古生界气井及集气站的低潜流量天然气脱硫,随着应用逐渐规模化以及配方技术进步,其成本逐步降低、硫容逐步提高,未来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宽。

Halbach阵列核磁共振多相流传感器参数优化与仿真 下载:15 浏览:409

李利品 童美帅 袁景峰 《传感器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基于核磁共振的多相流测量,能有效克服传统多相流测量方法的局限性,是目前多相流研究领域的新方向。文中基于永磁阵列磁场理论,以磁通密度和均匀性为参数优化目标,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进行Halbach磁体传感器的设计与仿真。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永磁源内外径比、组装块数、磁性材料是影响Halbach磁体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2″油管的核磁共振多相流测量,优化和设计Halbach阵列参数,最终形成了性能优越、适用于2″油管的Halbach阵列传感器,解决了核磁共振多相流动态在线测量的重要技术问题。

超高压油气井地面测试技术在狮新58井的应用 下载:67 浏览:439

陈华良 黄船 张洋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目前已形成的一整套集超高压井口压力控制、多级节流降压和分离技术、多种安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超高压油气井地面测试技术已在川渝、塔里木、青海等多个油气田进行了测试应用,效果良好。为此,以高寒地区的柴达木盆地狮新58井地面测试为例对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狮新58井具有高温、高压、高含硫的特点,测试时易发生冰堵、管线刺漏等情况;②结合超高压油气井地面测试技术制定了适应狮新58井的测试措施及流程,通过应用成功完成了该井的节流降压、射孔后的放喷排液、求产测试、试采等作业;③超高压油气井测试方法具有先进的高压控制、节流降压、除硫、液气分离等技术,能够满足测试期间的各种工况需求,同时配备有先进的安全控制技术及优化的工艺流程,作业安全性高。结论认为,超高压油气井地面测试技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适用于川渝气区的三超气井测试,而且也能满足如狮新58井这类高寒地区的高含H2S油气井测试作业。

页岩气井带压作业关键技术与应用评价 下载:68 浏览:371

胡旭光 徐勇军 罗卫华 刘贵义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气井带压作业作为川渝页岩气区块完井增产的有效手段,已逐步在中国石油长宁—威远、中国石化涪陵等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块推广应用。为了解决气井带压作业中环空动密封、管柱内密封压力控制及管柱压弯的技术难题,通过优化环空动密封装置组合、对比管柱内密封工具优缺点、建立管柱极限抗弯长度计算模型,制定了环空动密封、管柱内密封方案及管柱抗弯计算公式,形成了页岩气井带压作业关键技术,并对4口井带压作业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当井口压力小于13.8 MPa时,带压起下管串时至少配备一个环形动密封装置及一个闸板式动密封装置,当井口压力大于13.8 MPa时,至少配备一个环形动密封装置及两个闸板式动密封装置;②定压接头或陶瓷堵塞器是目前气井带压下油管最常用的内密封工具,定压接头安全可靠,陶瓷堵塞器密封效果好,二者配合使用效果最佳;③计算管柱极限抗弯长度,确保液缸行程不超过极限抗弯长度是防止压弯管柱的有效方法;④4口井带压作业应用效果较好,增产效果明显。

塔里木油田气井环空保护液密度优化及应用 下载:48 浏览:444

景宏涛 彭建云 孔嫦娥 匡韶华 景宏勃 刘己全 秦曼 《天然气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为充分认识环空保护液密度对超高压低孔低渗油气井完整性的影响,解决目前高压气井环空保护液密度普遍过高的问题,针对塔里木油田低孔低渗储层关井井口油压高、开井生产油压低,采用密度过高的环空保护液会降低A环空最大许可带压值的难题,开展了超高压低孔低渗气井环空保护液密度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合适的环空保护液可以降低油管和环空之间的压差,缓解储层改造时油管承受的高压;②对于特低孔低渗储层,采用的环空保护液密度过高会降低A环空最大许可带压值,给后期的开发生产带来难题。结论认为:①选择合适的环空保护液密度,可以减小油管柱内外压差和封隔器的受力,提高气井井筒安全性,保证气井长期安全生产;②对于超高压低孔低渗气井,通过环空保护液密度优化,可以提高A环空许可带压值范围,使该类气井现场环空压力管理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有效提高气井的寿命,减少修井作业工作量。

产水气井油管隔热保温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71 浏览:460

周舰 王斌 谭苗 《天然气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产水气井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容易生成水合物而堵塞井筒和采气管线,通常采用注甲醇来实现解防堵的目的,但注甲醇解防堵工艺存在甲醇有毒、含醇污水处理工艺复杂和运行成本高等诸多弊端。为此,创新采用井下隔热保温组合油管代替单一普通油管用作生产管柱来提高井口流体温度、避免井筒堵塞。研究表明:(1)研制的井下隔热保温油管,减少了地层能量沿井筒热损失,可有效提高井口流体温度,实现了防治水合物生成的目的,同时井下隔热保温油管与常规油管配合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气成本;(2)对隔热保温油管的敏感性分析表明,井下隔热保温油管下入深度越大、导热系数越小,井筒保温效果越好,且井下隔热油管下入深度对井筒温度的影响要远大于其导热系数。现场应用表明:东胜气田Y井采用井下隔热保温油管后,井筒流体升温明显,井口流体温度提高了近30℃,有效防治水合物生成,能够满足气田环保开发需求,为产水气井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水合物防治新方法。

库车前陆盆地“三超”气井产能预测方法对比 下载:58 浏览:434

马群 王胜军 蒋国军 何飞 郭宇恒 胡家荣 《天然气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气井产能预测是气藏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气田的整体评价和高效开发进程中具有很强的预见性。而对于"三超"气井来说,进行产能测试面临着较大困难,因此寻找一种较为方便的产能预测方法尤为重要。基于此,研究以气井静态资料、探井资料为依据,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3种预测模型,通过对上述3种产能模型预测结果及3种预测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对比分析可知,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气井产能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稳定、可操作性强,是一种适合库车前陆盆地"三超"气井产能预测的数据建模方法。

火驱注气井符合率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下载:32 浏览:485

秦洪岩 《天然气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注气符合率是火驱开发的重要指标。针对杜66块火驱注气井符合率低的问题,从注气系统的日常管理入手,重点分析了压缩机机组的性能和运行参数及设备对注气的影响,找出了影响注气符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现有工艺流程的优化、对设备配件的改进和研发,解决了火驱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稳定的压力、流量空气注入,有效提高了机组的运行效率,注气符合率提高7%。

井下涡流工具携液效率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56 浏览:367

刘修泰 刘修刚 《天然气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涡流工具排液是一种新型气井排水采气工艺,从其作用原理上得出,涡流发生器外径和井筒的间隙越小涡流发生效果越好,可以大幅度减少气体的非涡流能量损失,而对于涡流工具与井筒不存在间隙的工况,现阶段国内外缺乏深入理论研究。为此,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涡流工具气液两相螺旋流动的数值模型,并借助CFD软件对其流动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对流体流动规律进行分析,全面分析有无间隙工况下涡流工具排水采气携液能力,为井下涡流工具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变速器直径与翼高组合分别为52 mm和5 mm时,涡流工具无间隙工况排液效果最佳,涡流工具更易引发高速螺旋涡流,降低气液流动阻力;出口端处液体轴向速度提高8.3%,对增强气流的携液能力有着显著作用。

含硫气井环空异常带压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载:68 浏览:449

苏镖 李珍 曾诚 《天然气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由于硫化氢的腐蚀性和剧毒性,环空带压井生产安全风险较大。在对含硫气井筒分析的基础上,对环空带压的类型进行了辨识、分类;结合元坝气井作业条件,完善和细化B-B test流程,建立了环空带压诊断流程;通过对长期安全需要的分析,提出了配备含硫气井安全控制设备和方案;针对对不同环空异常带压类型,进行了治理方案研究。

苏里格气田上古气井防砂措施研究 下载:65 浏览:484

李波 张城玮 梁海鹏 《天然气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苏里格气田上古气井出砂是一个普遍现象,出砂不仅给气井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对管线和设备造成安全隐患。为此,通过探讨气井出砂机理,总结了苏里格气田目前采取的主要出砂防控措施,并分析了实际应用效果,为将来出砂防控措施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研究及实践表明:优化气井配产制度、控制开井速度能够有效防止气井出砂;井口加热排砂当前在冬季调峰期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井下防砂节流器有效地防止了返吐支撑剂窜入到地面管线;气井出砂含量监测技术能够有效监测气井出砂量,为新投产气井采取防砂措施提供合理依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