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空气源热泵在铁路企业的应用 下载:51 浏览:370

张宇峰 《中国设备》 2019年7期

摘要:
空气源热泵的工作原理,结合具体应用实例,探讨空气源热泵应用效果和价值,展望发展前景。

DCCHP排烟余热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下载:32 浏览:338

谭永生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内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排烟余热回收后的排放温度在100℃左右,仍有部分低温余热没有充分利用,提出一种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distributed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DCCHP)动力排烟低温余热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排烟余热的深度回收。以10 kW内燃机冷热电联供为基础,研究了该系统可回收余热量、热泵循环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以及对一次能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DCCHP系统排烟余热1.22 kW,热泵系统回收余热量可达1.07 kW,排烟余热回收率达到87.7%;热泵COP高达4.66,提高39.5%;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提高3.9%;同时解决了寒冷地区冬季热泵机组蒸发器结霜、低温环境下运行性能差的问题。此研究为冷热电联供系统与热泵机组的联合高效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广东省天然气管道调峰调质研究与实践 下载:46 浏览:474

陈胜森 刘毓 付子航 冯亮 《天然气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解决广东省天然气管道在下游用户不断发展情况下所产生的日益突出的调峰调质问题,优化管道调度运行,解决输气能力瓶颈,采用管道瞬态模拟软件仿真计算的方法,在多气源、多用户条件下对多种调峰、调质工况进行组合水力计算,针对不同用户用气方式对管道调峰能力造成的不同影响,制定不同的用户负荷方案,首先采用静态计算的方式,分析管道在一定压力条件下的最大通过能力,排除用气量超出最大通过能力的工况,在剩余的可能实现的工况组合中,经过动态调峰计算验证,计算选择出能够充分发挥管道调峰能力的用户结构,形成通用化的结论以安排生产计划。结果表明:(1)根据水力计算得到的较多数据点可构成"调度扇面",直接指导实际生产调度运营管理;(2)基于计算结果分析建立管道生产调度科学管理体系,包括上下游建立预警机制,建立资源、市场和管网有机结合的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成立区域生产调度中心,发布办法和预案等,提升了管道的应急决策支持水平。

空气源热泵制备热水技术在晋北某高档酒店的工程应用 下载:354 浏览:3279

娄明坤 《动力技术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内建筑物总量急剧攀升,加上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物能耗持续攀升。建筑能耗中,热水供应约占15%,不断增长的能耗使我国城市环境污染趋向严重,雾霾天气增多,令人十分担忧。为了治理环境污染,还城市一片蓝天,山西省提出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是一种新的节能环保技术,本文对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发展和原理进行了分析,对晋北某高档酒店空气源热泵制备热水工程案例进行了研究,从实践来看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能较好的解决热水使用经济型和可靠性问题,是清洁能源应用的一种方式,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刍议低温气候空气源热泵技术 下载:71 浏览:852

汪宁 《气候变化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显,纵观低温气候区域,能源的供应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空气源热泵技术在此形势下广泛推行,发挥了环保性、高效性等特点,缓解了低温区域供暖能效低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空气源热泵技术展开,基于低温的气候条件,分析空气源热泵取暖系统的运行原理,细致探究相关热泵技术要点,创建环保的供热系统。

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研究现状 下载:145 浏览:2501

戴日腾 《中国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空气源热泵是具有高效、节能、绿色、无公害等特点的新型环保产品,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源热泵的加热工作性能,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于补气增焓系统、双级压缩系统、带回热循环系统、复叠式系统和除霜系统的研究,并且采取了一些对策,以求进一步提高空气源热泵的加热性能,为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户内燃气设备的安全管理 下载:255 浏览:2687

陈雪华 《中国设备》 2022年12期

摘要:
随着三水经济的发展,城市燃气的居民用户迅速增加,年均增量为1.5万户。目前,三水天然气的客户量已超13万户,对于这大批量的居民用户来说,用气的需求首先是安全地用气,再是方便地用气。

空气源热泵制冷剂充注量的实验和计算的研究 下载:196 浏览:2570

张萌 《能源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空气源热泵是在环保生态理念下研发而来的新型热泵产品,主要能源动力为空气中的低温热量,经氟介质及压缩机汽化增压处理后,可以转化为高品质热能,从而实现热力供应。该技术中,氟介质是换热的主要工具,水体本身并不需要与电器元件产生直接接触,节能环保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安全性能。本文基于空气源热泵制冷剂充注量问题,进行了试验计算和探究。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