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较高发展水平地区乡村规划路径探索——以盐城市东台市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为例 下载:72 浏览:313

刘志超 《中国城镇》 2018年9期

摘要:
特色田园乡村规划是江苏省针对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和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乡村振兴为主要目的开展的一次重要实践。东台市是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为例,突出问题导向,在创新调研方法、落实空间边界、提升产业效益、共建乡村文明、保护传统风貌等方面拓展规划内涵,调整规划思路,试图探索符合较高发展水平乡村阶段性特征的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路径。

EPC模式在乡村地区的探索与反思 下载:86 浏览:423

陈清鋆 《中国城镇》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地区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政策、资本、技术密集"下乡",各地开展了丰富的探索实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代表的民生项目和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产业设施大幅增加,在设计、建设、运营、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EPC是近年比较热门的工程建设模式,也是未来工程设计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以设计机构在乡村地区的EPC项目实践为基础,总结EPC模式在乡村地区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发挥的积极作用,对其存在的不适应性进行剖析反思,试图为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也为设计机构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新的视角。

北京近郊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调查——以昌平区香堂村、下苑村为例 下载:25 浏览:262

姜芊孜1 徐希2 《中国城镇》 2019年8期

摘要:
文章以北京市昌平区香堂村、下苑村为例,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对京郊宅基地流转的现状、效益及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京郊宅基地流转的形式以出租和买卖为主,宅基地出租多沿村庄道路集中分布;宅基地买卖表现为地上房屋的买卖,出售后房屋闲置现象突出;宅基地置换导致老宅基地废弃,置换后的建筑空间对村庄布局产生影响;流转后使用主体以非村民为主,房屋功能以居住、商用为主。宅基地流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农村集体获益,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吸纳流动人口,城乡资源有效互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缓解中心城区土地供给压力。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隐形流转多暗箱操作,缺乏产权保障;无序置换及收益分配不完善,导致村民生活水平差异较大;无序的宅基地流转影响村庄空间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