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传统造物设计美学研究——以挑具扁担为例 下载:29 浏览:321

何怡露 《设计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研究传统挑具扁担的造物设计美学,探讨其给予现代设计的启示。选取用于挑、抬重物的运输工具扁担,从其材料、形态、功能3个设计角度进行分析,突出扁担作为"终极设计"经典案例的造物价值体现。中国传统器具有着其独特的设计审美与特征,扁担的"极简"美学在解决现代设计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如设计应该考虑材料低廉、功能实用省力、操作简单方便。

设计驱动下的非遗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以龙泉青瓷为例 下载:24 浏览:199

张涵秋 李锋 《中国设计》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龙泉青瓷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振兴龙泉乡村。文章提出用设计驱动非遗传承发展,借用设计,从制作方法、时代性、地域特征入手。得出了一套设计流程作为参考。该方法可以作为参考,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

“感官-体验引导”体系在幼儿教育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20 浏览:193

江一波 《设计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文章从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的应用出发,探索感官教育与幼儿教育产品创新的关系,最后通过对幼儿教育产品创新的具体途径,结合具体案例,分别从幼儿学习、幼儿思考、幼儿自我教育、幼儿产品设计环节来探讨"感官-体验引导"体系带来的改变。

“痕迹”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下载:19 浏览:273

章翀颖 《设计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文章引入"痕迹"概念并举例说明它与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阐明人的心理因素会影响"痕迹"的反馈。"痕迹"与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设计角度可以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去研究"痕迹"。"痕迹"的产生源于人的本能,通过设计可以去制造、顺应甚至放大利用这些"痕迹","痕迹"在产品设计领域具有研究价值,并可以给后续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情感化设计理论在儿童玩具中的应用 下载:29 浏览:246

张紫然 《中国设计》 2019年11期

摘要:
致力于设计出契合儿童习惯和满足儿童需要的设计[1]。剖析诺曼先生提出的情感化设计思想,并且结合新型智能科技进行设计。打造出一个从儿童情感共鸣出发,利用互联网技术预期相结合的儿童玩具设计。解决儿童真正的情感需求。

端砚的美学价值研究 下载:49 浏览:403

杨静楠 《中国设计》 2019年4期

摘要:
探讨如何在当代设计中再应用端砚的美学价值。在简述端砚发展概况与器物特点的基础上,从造型美、功能美、材料美、工艺美、文化美等五个方面分析其美学价值。端砚作为传统器物,其丰富的美学价值在当下仍然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在强调发扬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当下,设计师应认真发掘器物美学价值,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中。

铁路自助售票机界面设计参数对老年人感知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288

陈立德 汪颖 《中国设计》 2018年12期

摘要:
铁路已成为一种重要交通工具,铁路自助售票机也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车站,然而其用户界面却使多数老年人使用时感到困难。通过初步的可用性测试,发现老年人在操作地站点选择界面和日期选择界面时遇到困难最大。通过联合分析,得出界面各设计参数的重要性及其对应各水平的效用值大小。叠加各水平效用值,从而得出整体效用值,以确定界面的最优组合。最后将联合分析与绩效分析对比,前者能发现更多问题,并给出更为具体的设计指导。

浅析杭州东梓关历史文化村落搬迁安置区建筑文脉 下载:87 浏览:460

杨京武 丁继军 《中国设计》 2018年1期

摘要:
历史文化村落的建筑文脉是村落保护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中,历史文化村落安置区的规划建设会产生文脉断裂的问题。本文对杭州东梓关历史文化村落搬迁安置区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梳理其建筑文脉,探讨安置区建筑文脉延续的基本做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