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海上保险的最大诚信:制度内涵与立法表达 下载:76 浏览:474

初北平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英国2015年保险法开启了最大诚信义务由诚信规则向诚信解释原则改良的新篇,这似乎与我国保险法和海商法现有的"诚信原则+具体义务规则"模式有所趋同。但英国法下保险合同的诚信标准超过了英国法下一般合同的诚信标准,也超过了大陆法系及我国保险法下保险合同的诚信标准。其原因不是英国法下"最大诚信义务"中"最大"的法律效果,而是源于保险合同归属于"诚信的合同",合同方在订约过程中需为对方的利益考量,主动告知有关标的的重要信息。此项具体的告知义务与我国海商法中的告知义务标准相当。实践中,我国法院对于被保险人是否尽到告知义务的认定标准并不严苛,保险的实务操作也不存在一个始终由被保险人主动进行无限告知的程序,我国海商法中规定的"主动告知"作为一项兜底性义务,应予保留以发挥其安全阀功能,而被保险人无需告知的事项则宜适当补充。

渤海某平台生产水管线腐蚀原因研究 下载:22 浏览:498

樊荣兴1 刘鹏1 刘亮2 杨阳2 罗懿2 王海锋2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采用宏观分析、腐蚀产物分析、水质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渤海某平台生产水管线腐蚀原因。结果表明:该管线内腐蚀类型为均匀腐蚀,腐蚀速率为0.985 7 mm/a,属于严重腐蚀,且生产水对管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细菌检测结果表明:生产水中含有硫酸盐还原(SRB)细菌,且管壁有结垢现象。强腐蚀性的生产水与细菌腐蚀和垢下腐蚀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产水管线被腐蚀。

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风险分析及防控建议 下载:59 浏览:339

李杨 吴亮 孙寿伟 赵宇鹏 钱雨晨 王丽薇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风险源众多、溢油事故防控重点不明确的现状,在以前溢油风险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对海上采油平台采油工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确定出海上采油平台的溢油高风险设备设施及导致溢油事故的具体原因。并针对开排罐、火炬分液罐、舷外管线、输油软管断裂、海管泄漏造成溢油事故的风险提出防控措施,以提高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防控水平,进一步降低海上采油平台溢油事故风险。

计量用圆筒容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38 浏览:404

赵文海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评定压裂支撑剂体积密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了圆筒容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不确定度是目前公认的用来评定测量结果质量的参数,是报告度量的尺度。本文以压裂支撑剂体积密度测试使用的100 cm3圆筒容量为例,实验证明:本工作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具有很好的实用及推广价值。

基于Ansys Workbench 塔筒外部平台强度分析 下载:63 浏览:399

陆洁1,2 肖华林1,2 李霞1,2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塔筒外部平台是风力发电机组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平台,尤其是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MW级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外部平台进行强度分析,重点考虑了70 m/s极风的影响。分析结果证明平台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该结果对塔筒外部平台的焊接施工和平台布置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风电网侧变流器并柜并联控制的实时以太网解决方案 下载:74 浏览:495

周宏林 《中国电气工程》 2020年7期

摘要: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功率的不断增加,风电变流器设计逐渐走向并柜并联方案。但是变流器的并柜并联的控制,特别是均流控制和环流抑制,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技术难题。随着实时以太网技术的成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以太网的控制解决方案,采用该实时以太网解决方案将极大简化变流器控制系统间的互联,并为所有子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通信接口。基于高速实时以太网的通信,变流器的主控制器将有能力完成包括电流环在内的高速控制,进而带来整体协调控制性能的提升。

菲律宾海洋保护区建设及其启示 下载:56 浏览:356

邓颖颖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区域海洋合作是海洋治理难题的重要良方。南海问题的复杂性迫使南海合作需从低敏感领域切入,海洋保护区建设就是低敏感的合作领域之一。南海海洋保护区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它是推进南海海洋治理相对稳妥的重要途径。作为南海海域重要的岛国,菲律宾在海洋保护区建设上的丰富经验可以为中国在南海海域建设海洋保护区提供有效的借鉴。中国在南海的海洋保护区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与菲律宾的合作,另一方面需要从菲律宾案例中构想出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从前景上看,中菲合作共建南海海洋保护区网络更将成为南海海洋保护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向。

考虑互漏感的海上直驱风电双绕组同步发电机建模 下载:75 浏览:495

周宏林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8期

摘要:
海上直驱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大,其发电机较多采用双绕组三相永磁电机。任意两个绕组间总互感既包括通过气隙耦合的气隙互感,又包括通过定子槽耦合的槽互感,即互漏感。在8~10 MW级大型机组发电机建模与控制中,互漏感不可忽略。本文考虑了互漏感的影响,推导出双绕组电机在转子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磁和机械方程,建立了全阶模型,对比了考虑互漏感和不考虑互漏感时的电机模型差异,并提出一种参数等效法,将考虑互漏感后的模型转化为未考虑互漏感的模型,便于使用传统模型进行仿真与控制。最后基于模型等价性,给出了从有限元仿真软件参数导出本文双绕组电机模型参数的方法。

海上风电机组的双绕组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建模 下载:80 浏览:487

周宏林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4期

摘要:
海上风电机组具有单机容量大的特点,其发电机较多采用双绕组三相永磁电机,并采用双绕组并联方式运行。由于绕组间互感的存在,双绕组三相永磁电机比传统的单绕组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关系更为复杂,即使双绕组并联运行,也与传统单绕组电机有一定的区别。为深入理解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内部特性,本文从静止坐标系出发,详细推导出双绕组电机在转子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磁和机械方程,建立了其全阶模型。最后基于所得到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绕组并联运行时与单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等价关系,为永磁同步电机双绕组并联运行时的控制参数整定提供理论依据。

链路时延差对测控设备跟踪及解调性能影响分析 下载:47 浏览:285

段庆光 吴有杏 魏连魁 《无线电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无线电测控设备下行接收链路设备复杂、传输环节多带来的不同链路时延差异,对分集合成方式下数据解调及不同测控体制角误差解调的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对航天测量船某测控设备出现的2起典型故障的实测数据进行仿真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下行链路时延差对测控设备不同测控体制下的跟踪及数据解调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下行链路时延测试方法及存在时延差异时的应对措施,为测控设备研制时分析时延差异带来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散射通信固定站应用及展望 下载:86 浏览:429

徐亮亮1 陈玮2 《无线电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对流层散射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军用通信手段,其发展历程是二战以后各国政治、军事和经济角逐的缩影。散射通信固定站作为一种特殊的散射通信站型,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探讨散射固定站国内外发展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内散射固定站建设经验,给出了海上散射固定站建设要求以及未来应用展望,对散射通信固定站今后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基于Faster-RCNN和多分辨率SAR的海上舰船目标检测 下载:85 浏览:452

胡炎 单子力 高峰 《无线电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由于海洋表面微波散射情况复杂,强海洋杂波的后向散射往往高于舰船,导致传统舰船检测算法适应能力有限,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舰船智能检测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应用于SAR海上舰船目标检测。选取高分辨率Terra SAR-X与低分辨率Sentinel-1A卫星SAR图像。通过SAR仿真分析了不同分辨率下海杂波的特点,据此分析了针对SAR图像的CNN网络结构设计的基本需求。通过分辨率归一化制作混合数据的训练样本集,在Faster-RCNN框架下设计并构建了一个仅3层卷积神经网络用于特征学习,以防止模型过拟合。实验选择了4种不同海洋杂波环境的宽幅SAR图像进行测试,均获得了较好的检测结果。表明提出的多分辨率归一化方法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SAR舰船检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海上大兆瓦风电机组抗台风控制策略设计研究 下载:59 浏览:332

韩文涛 朱世龙 朱莲 曹晓玲 《能源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为保证海上大兆瓦风电机组能在台风等极端恶略条件下生存,特对抗台风策略进行设计研究。该控制策略对现有主流控制逻辑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功能嵌入,使机组按照逻辑,通过远程操作机组进行抗台前准备动作及台风期间的偏航控制策略等一系列动作有效降低台风对机组的冲击。本策略实际尤其是适用于现阶段海上大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风电机组,也适用于有台风气象的沿海地区陆上的风力发电机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基于“海上丝绸之路”战略 下载:47 浏览:481

黄迪 胡麦秀 《管理与科学》 2018年10期

摘要:
基于2004—2015年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运用VAR模型对中国在该区域的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在该区域的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并不能推动中国在该区域的直接投资。通过OLS回归进一步发现,中国在该区域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增加0.009%;分三次产业来看,直接投资存量增加1%,将使第一二产业占比分别降低0.073%和0.02%,使第三产业占比增加0.038%。

晃动条件对海上浮式装置上LPG回收塔设计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350

潘大新 刘培林 陈文峰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液化石油气(LPG)回收塔在海上油气田中的应用较少,尚没有专门的规范和标准。海上浮式装置因风浪而产生较大的横摇和纵摇,对LPG回收塔的气液传质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研究晃动条件对海上浮式LPG回收塔设计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针对我国南海某FPSO上的LPG回收塔,从工艺模拟、塔径、塔高、填料和内件选型等角度综合分析了海上晃动对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工艺模拟调整方案、塔器设计优化方案和内件选型方案以降低晃动的影响,从而保证海上浮式装置上LPG回收塔的平稳生产。

海上平台大型储罐整体吊装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82 浏览:334

孙道青 边大勇 盛向明 李沙 王智宇 邵升宇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某海上平台大型储罐需陆地建造后海上整体吊装。针对此种薄壁结构物,为解决整体吊装防变形问题,对储罐的吊耳进行了增大吊耳本体及吊耳垫板的尺寸优化设计;为防止罐体的径向变形,采用吊装框架进行吊装,并对框架强度进行结构计算;为解决大型储罐底板的吊装变形问题,采用在储罐底部增加了与罐体底部焊接的十字交叉T型梁加强罐底板的设计方案,并运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罐体进行整体建模计算,模型包括罐体、吊耳以及加强结构。最终设计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储罐吊装变形,且可实现加强结构免拆除、施工免动火以及免除搭设大量脚手架的方案。最后通过工程实践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海上含硫气井地面测试流程安全控制技术 下载:67 浏览:348

陈光峰1 卢中原1 张兴华2 周宝锁2 杨歧年2 周新宇3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海上油田含硫气井在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是亟需解决的难题。首先简要介绍了含硫气井测试时存在的含硫气体泄漏、硫化氢对地面工艺流程设备腐蚀、生成水合物堵塞管道等风险,其次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硫化氢数据监测系统的功能,包括地面工艺流程中硫化氢在线监测、井场环境中的硫化氢含量监测、流程多节点的安全监测等,再次介绍了安全控制系统中涉及的地面设备管道及密封元件材质的优选、多级节流控制、水合物控制、应急关断控制、施工环境安全控制、气液分离后的硫化氢实时处理等,最后介绍了该安全控制技术在渤海油田潜山深层含硫气井测试中的应用简况。

小型动力堆海上核事故后放射性核素在大气和海洋中扩散研究 下载:53 浏览:346

欧阳可汉1 陈文振1 商学利2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2期

摘要:
为准确评估小型动力堆海上严重核事故后释放的气载核素造成的海洋放射性污染水平,以小型动力堆断电诱发的严重核事故为例,建立核素在大气和海洋中扩散的计算模型,计算事故后大气和海洋中137Cs的放射性污染水平,并分析了气载核素释放高度、大气稳定度对沉降核素海洋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释放高度下,源下风轴线上表层海水中核素的时间积分浓度随下风向距离的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在离源一定距离内,释放位置越高,表层海水中核素的时间积分浓度越小;在离源一定距离外,大气越不稳定,表层海水中核素的时间积分浓度越小。

大丰项目海上升压站导管架滑移装船驳船系泊分析 下载:82 浏览:536

马一歌1 李艳艳2 郭鹏增2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大丰海上风电升压站项目导管架滑移装船时,驳船受到风力、流力及海浪综合作用,且导管架到达甲板预定位置后驳船受风、浪、流影响最大,故需对此时驳船系泊情况进行分析。利用ANSYS软件建立驳船多点系泊三维模型,输入风、浪、流数据参数,采用面元积分法在AQWA-LINE模块中对船体进行频域分析,得到RAO、一阶波浪力和二阶波浪力等水动力基本参数,然后在AQWA-DRIFT模块中对驳船靠泊的系泊系统进行时域分析,求解系泊缆张力及驳船漂移量,对系泊缆强度的安全性进行规范校核,确保装船过程中系泊强度。

海上天然气管道腐蚀泄漏综合检测与分析 下载:67 浏览:452

陈静 潘大新 程久欢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海上油气田发生腐蚀泄漏的风险大,后果严重,可导致重大的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危害人员安全。针对渤海某油气田发生的天然气管道腐蚀泄漏事故,提出管道腐蚀综合检测和分析体系。首先检查流体组分,通过ECE软件计算腐蚀速率确定管道的腐蚀裕量是否满足要求,然后对天然气管道的外观、壁厚、形貌、金相、材质和力学性能等全方位进行检测和分析;尤其对其内壁腐蚀产物进行重点检测,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流体综合腐蚀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天然气管道腐蚀综合检测与分析体系,可以全面分析其腐蚀原因,预测腐蚀发生的位置,规避潜在发生腐蚀泄漏的风险,保障海上平台的生产安全运行。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