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元素碳含量检测在燃煤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的应用 下载:21 浏览:229

朱德臣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元素碳含量检测是保障单位热值含碳量核算准确的必要步骤,对燃煤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尤为重要。为深入理解元素碳含量检测对碳排放核算的影响,采用不重复抽样分析方法,就元素碳检测对单位热值含碳量的影响、元素碳检测推行存在的障碍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了推动元素碳检测发展以及解决元素碳执行过程相关问题的建议。研究表明,元素碳检测的推广有利于发电企业合理争取碳排放权交易利益,并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多经济负担。

减氮配合增效剂和缓释肥对玉米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416

孙磊 王丽华 高中超 佟玉欣 张磊 常本超 王爽 郝小雨 《土壤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明确适宜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旱地黑土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氮肥利用率,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减氮配合施用肥料增效剂和缓释常量氮肥对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增效70%常量氮肥的平均N2O排放通量显著低于常量施肥;各试验处理均比常量施肥的平均CO2排放通量低;增效70%常量氮肥表现为吸收CH4,增效70%常量氮肥和增效常量氮肥较常量施肥和缓释常量氮肥处理明显降低N2O排放系数、全球变暖潜能值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效常量氮肥较常量施肥处理增产2.5%,70%常量氮肥、增效70%常量氮肥和缓释常量氮肥分别较常量施肥处理减产7.23%、4.53%和5.87%。缓释常量氮肥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达36.70%,增效70%常量氮肥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27.28%,均明显高于常量施肥。在本实验条件下,减氮30%并添加氮定NMAX肥料增效剂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优于其他施肥措施,适合推广使用。

不同秸秆处置方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比较研究——基于江苏省溧阳市田野调查的分析 下载:65 浏览:487

赵冬悦1,2 吴博群1,2 刘蓓蓓1,2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秸秆处置方式会对种植系统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显著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苏省溧阳市有限的(70户)农户不同秸秆处置方式下,"水稻-小麦"轮作系统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开展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与焚烧和移除,秸秆还田的能耗量处于中间水平,温室气体排放最少,但会造成病虫害增多,增加农药投入。相比其他秸秆处置方式,秸秆还田既能缓解秸秆焚烧带来的季节性空气污染问题,又有较小的全球增温潜势,是较好的秸秆处置方式,但应改进秸秆还田方式,减少病虫害发生。

房建工程中的节能与可持续建筑技术研究 下载:132 浏览:1189

沈浩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4年1期

摘要:
房建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建筑业的核心关注点。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在房建工程中实施节能与可持续建筑技术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我们首先强调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浪费问题,突出了房建工程对这些问题的潜在影响。随后,我们详细介绍了节能与可持续建筑技术,包括高效隔热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创新。我们还分析了这些技术在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和延长建筑寿命方面的潜力。

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排放和能源消耗研究综述 下载:141 浏览:1587

何承骏 《能源学报》 2023年8期

摘要:
本文的目的是评估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现在各种类型路面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且会排放影响环境的温室气体。本文评估了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例如冷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沥青橡胶混合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加热和干燥集料的锅炉中使用的燃料是二氧化碳主要的排放来源。集料含水率也是影响能耗的重要参数。另一方面,生产硅酸盐水泥混合料的能耗和排放与水泥生产过程有关。本文对于沥青和硅酸盐水泥混合料提取,制造和铺筑也进行了评估。并对不同路面结构建设的能耗进行了评价。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比热拌沥青路面能耗高。但是,与热拌沥青相比,温拌沥青技术可以节省20-70%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由于温拌过程中的温度降低。此外,文中还比较了生产路面混合料时使用的不同燃料所造成的排放。沥青混合料及其替代技术比硅酸盐水泥混合料消耗更少的能源和排放更少的温室气体。热拌沥青和沥青橡胶混合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比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降低70%。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替代方案包括降低集料含水率、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和在路面施工中使用废弃物。从热拌技术转向温拌技术将减少沥青行业生产的碳排放。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