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适合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中小型发电装置 下载:31 浏览:325

薛晓东1 韩巍2 王晓东1 隋军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 power,CCHP)系统是一种小型、临近用户的新型供能方式,可避免能量长距离传输过程损失,同时具有灵活、高效、环保特点,成为大规模、集中式供能方式的重要补充。中小型发电装置是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核心,制冷和制热也都围绕发电装置余热展开。对适合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2类中小型发电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热力性能和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类是以化石燃料为能源输入的中小型发电装置,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小型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另一类是以发电装置余热或太阳能集热等其他热源为能源输入的中小型发电装置,包括有机朗肯循环、正逆耦合循环、热声发电机等。最后,对2类中小型发电装置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发电装置选型、系统方案设计等提供参考。

基于虚拟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平抑策略 下载:23 浏览:272

张尔佳1 邰能灵1 陈旸2 姚伟2 黄文焘1 赵时桦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储能技术的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策略。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供系统的结构特点与电热耦合方式。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可控设备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热泵、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虚拟储能系统是基于建筑物蓄热特性的模型。引入可控设备及虚拟储能系统状态指标,采用加权滑动平均滤波算法确定联络线目标平滑功率;将联络线波动功率在可控设备间分配,并基于设备状态映射表,引入设备修正系数以确定其最终出力。在上海某高校"中意绿色能源实验中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实现电热耦合协调,保证功率波动平抑效果,在满足虚拟储能状态约束的前提下,保证客户的舒适度,延长可控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充分发掘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的控制灵活性,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消纳能力。

计及蓄电池寿命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多目标经济优化运行 下载:25 浏览:267

孙黎霞1 鞠平1 白景涛1 刘甜甜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CCHP)型微电网不仅能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平台,降低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改善供电电能质量,降低系统损耗。为使CCHP型微电网经济计算更加符合实际运行工况,考虑将蓄电池寿命损耗带来的经济损失加入经济调度计算模型,同时考虑CCHP型微电网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建立CCHP型微电网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利用改进型遗传算法,优化日内各微源的出力。通过算例对比分析多目标优化和各个单目标优化对微电网中各微源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模型能够兼顾CCHP型微电网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更加接近CCHP型微电网的实际运行工况。

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下载:21 浏览:222

曾洪瑜 史翊翔 蔡宁生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发电方式,兼具效率高、排放低、安全无噪音等优点,是分布式供能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燃料电池既可以利用传统煤炭、天然气,也可以融合可再生能源实现削峰填谷。在传统煤电领域,散煤的利用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通过直接碳燃料电池技术,有望解决散煤利用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问题。联合天然气管网,基于燃料电池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相比传统的热电分供模式可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电解池作为燃料电池的逆过程,可将可再生能源富余电力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储存,实现"三弃"电力的有效转化,在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供应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考虑不确定性的区域能源互联网源-荷-储协调优化 下载:72 浏览:446

李文博1 李华东1 张鹏飞2 赵光锋3 王皓4 艾芊4 《电力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为综合能源利用方式提出了新的思路。计及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不确定性,考虑区域内发电、储能、需求侧多种调度响应资源,采用多场景随机规划方法建立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源-荷-储两阶段协调优化模型。日前考虑电价制定,以总社会福利最大为目标,确定第二天电价策略、需求侧响应情况及机组运行计划。日内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日前机组运行计划进行修正。算例证明所提出模型及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发电侧与需求侧的响应特性,有效实现区域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协调优化,保证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

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区域能源互联网两阶段协同调度 下载:73 浏览:477

殷红旭 刘春秀 赵金勇 耿洪彬 李仟成 《电力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为解决系统内风光可再生能源及冷热电负荷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运行困难,实现机组出力的精确化和平滑控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两阶段区域能源互联网协同优化策略,将优化调度分为日前和日内两个阶段。在日前调度阶段,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系统经济调度机组组合模型;在日内优化阶段,采用自适应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基于各机组的实际运行状态,以前一阶段优化调度出力为参考,对未来有限时域内系统各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滚动修正,消除不确定性的影响,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浅析热电联供供暖技术优势 下载:314 浏览:4004

雷东 《动力技术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热电联供(Co-Generation)也叫热电联产,是指热电发电厂通过一定方法,在向用户输送电能的同时,也同时向用户输送热能,热电联产可以大大提高热电厂的热效率。因为,一般的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的排气损失是很大的,而联产的热电机组通过一些方法把一部分或全部蒸汽通过汽轮机做功后,再对热用户输出,使排气损失减少,解决了城市集中供热的问题。沈阳开发区热电采用汽轮发电机的是一台12MW抽汽凝气机组,三台12MW背压式机组,锅炉是两台75t三台130t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两台116MW的高温热水锅炉,四台发电机组出口电压均为10.5KV,分别经升压变压器升压至66KV后并入电网,年供热量达到3000000GJ/a,满足周边群众和企业的用热用汽需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