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330MW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及热电特性分析 下载:34 浏览:313

史卫刚 李军辉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热电厂日益加剧的热电矛盾,机组灵活性和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对某330 MW机组进行低压缸零出力的改造方案,介绍对汽轮机本体、低压通流部分冷却蒸汽系统和低压缸喷水减温系统的具体改造设计方案,分析机组改造前后的供热与调峰能力。通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改造设计,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提高了机组的调峰能力和供热量,最大供热抽汽量可达663t/h,最低发电负荷可降至约80MW。

地热能发电技术研究综述 下载:77 浏览:483

莫一波 黄柳燕 袁朝兴 郭天丽 胥睿 《中国电气工程》 2019年5期

摘要:
地热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地热发电已有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世界上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发展地热电站。本文介绍了成熟发电系统的特点,以及地热电站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多项关键技术。地热能与其它可再生能源联合发电、中低温地热发电以及干热岩地热能发电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基于非共沸工质的喷射式功冷并供循环?经济性分析 下载:24 浏览:251

杨彬 陈瑞华 赵力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从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和经济性的角度,对一种新型的基于非共沸工质的喷射式功冷并供循环进行热经济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循环进行参数分析,研究工质组分比、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膨胀机膨胀比、蒸汽发生器出口温度5个关键参数对循环热效率、?效率和资金成本率的影响。最后,以?效率最大化和成本率最小化为目标优化函数,采用NSGA-Ⅱ算法得出帕累托最优解系,并使用TOPSIS方法进行决策,得出最优决策点,即?效率为0.131 9,资金成本率为1.94×10-5美元/s。

地热能及与其他新能源联合发电综述 下载:24 浏览:255

李克勋1 宗明珠1 魏高升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且分布范围广。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出现,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将其用于发电领域,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缓煤炭等化石燃料引发的温室效应,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介绍了地热蒸汽发电技术、地热水发电技术、干热岩发电技术、岩浆发电技术等地热发电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在适用范围、发电效率、发电成本、优缺点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同时,阐述了地热与太阳能、生物质联合发电技术;分析了地热发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地热能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关于西藏自治区供热用能源讨论 下载:57 浏览:258

高振军 《能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文中从西藏自治区的能源供应状况及供暖方式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工程量、初投资、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比较出更合理的供热能源方式。

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 下载:66 浏览:336

余冯坚 陈凯 《能源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气候变暖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节能降耗,各行业重视能源的利用率,纷纷引进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设备,而加强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文中论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情况,分析了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狭缝式W火焰锅炉翼墙上部结渣原因分析及消除 下载:23 浏览:242

徐鹏志1 刘鹏远2 高佳佳1 黄建平1 吴桂福1 唐文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为研究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翼墙上部结渣原因,进行试验研究。从炉内检查发现的结渣位置和试验测试结果分析炉内的流场情况。结果表明:下炉膛上部翼墙区域温度达到1 300℃以上,高于入炉煤软化温度;氧浓度低,CO浓度在10 000 m L/L以上,呈强还原性气氛,存在明显的结渣倾向;同时分析燃烧器下方与翼墙之间存在侧面向上的涡流,将熔融状态的煤灰颗粒带至翼墙上部墙面,这种特殊的流场是造成翼墙上部结渣的主要原因。结合试验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燃烧调整、燃烧器喷口布置优化、防结焦风优化等措施,解决W火焰锅炉下炉膛严重结渣的问题,锅炉运行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

光伏电站组件抗PID效应恢复效果分析 下载:88 浏览:414

赵俊青 高立明 李志辉 《能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由于环境差异和制造工艺等原因,光伏组件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影响发电效率的问题。作为引起组件功率衰减的众多原因之一,PID(电势诱导衰减)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中介绍了光伏组件PID效应的产生机理,并结合某沿海光伏电站PID效应实际处理情况,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逆变器负极接地和更换严重PID效应组件后的恢复效果情况。

相变蓄热材料对太阳能干燥系统热能的调配作用 下载:87 浏览:419

史嘉乐 杨棁 陈静 蒋顺飞 罗建文 郑茂盛 《能源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文中报道了相变蓄热器对太阳能空气集热—干燥系统热能调配试验的研究结果。其中相变蓄热材料由8.5∶1.5的十二水硫酸铝钾与十水硫酸钠复合而成,并装入带有内金属导热片和外部翅片的圆柱型金属容器中,作为蓄热元件。结果表明:带有蓄热元件的太阳能干燥系统,其集热器和干燥箱的温度波动较小,且遮光1小时后,集热器和干燥箱温度只下降20.79%和16.36%;而不带蓄热元件的系统内二者的温度则下降了57.19%和32.96%。结果显示出蓄热元件的热能调配作用。

大规模风电并网下多区域互联系统热电综合调度模型 下载:76 浏览:461

张文韬 王秀丽 李言 钱涛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风电出力的随机性与波动性,进一步加剧了以燃煤发电机组为主的中国北方电网的运行调峰问题。我国北方地区同时存在着大规模的风电机组和高比例的热电联产机组,因而面对巨大的采暖需求和风电消纳问题,传统的调度运行方法难以应对。对此,提出大规模风电并网下多区域互联系统的热电综合调度模型。模型以最小化多区域互联系统期望总能耗为目标,考虑了风电的随机性,利用A R M A(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模型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生成大量风电场景,并基于场景削减技术得到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有限场景集合。同时,模型打破"以热定电"的传统热电机组调度方法,并根据热能无法远距离传输,进行热电分区,将热能就地平衡,并考虑多区域互联的联络线约束,利用混合整数规划得到各场景下各类型机组及热电设备的日运行情况,由此分析热电综合调度模型对风电消纳做出的贡献。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我国多能互补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科技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97 浏览:484

史晓媛 《财会研究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成果,对提高企业财务资金控制能力、避免资金浪费现象、加强企业市场风险的抵御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科技型企业特征及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对全面预算管理在科技型企业中的开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沧州市区浅层地热能赋存特征研究及开发前景分析 下载:67 浏览:400

张志刚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整理沧州市区的地质资料,从第四系地质条件、富水性、回灌能力、岩土体热物性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浅层地热能的赋存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进行了适宜性分区,初步查明了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容量和换热功率,结合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开发利用前景。

探究热能动力设备的检修技术 下载:55 浏览:408

黄焕标 《中国设备》 2025年4期

摘要:
火力发电厂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居民生活和生产的稳定供能而言有着直接影响,而作为其中关键部分的热能动力设备,则需要定期检修,确保其稳定正常运行。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及优化配置方案 下载:78 浏览:479

郇嘉嘉1 赵瑾2 曾诚玉3 刘洪4 李吉峰4 牛纪德5 《电力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配置直接影响到投资效益和运行效率,是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关键之一。该文面向园区级综合能源系统,对影响规划的内外部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以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全寿命周期等值年成本为目标的优化配置方法,并以我国南方某园区能源站为例,进行系统优化配置。通过对不同供能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合理的优化配置方案,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研究 下载:27 浏览:362

刘思雨 《动力技术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逐渐增加了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矛盾,为了缓解资源紧张问题,需要实现资源可持续开采和利用。为了提高电厂发电效率,满足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需要高效利用电厂热能动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和燃烧,利用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资源,推动新资源开发利用。

新形势下热能动力在锅炉应用的发展与创新 下载:29 浏览:342

冯延杰 《动力技术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自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现代科技研发力度,并尝试将各学科、各领域理论技术融合。热能动力工程就是依托现代科技探索研究出的全新领域,并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热能动力相较其他技术而言具有独特优势,其在电厂锅炉中的应用就极大提升了电力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基于此,电力领域对热能动力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得其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然而热能动力在电厂锅炉中的应用仍有较大创新空间,这就需要我们对其发展和创新进行持续探索,以不断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热能动力工作优势,实现电厂锅炉的技术革新。本文就主要对电厂锅炉应用热能动力工程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出新形势下热能动力在电厂应用的发展与创新,以期提高其应用效率,充分发挥热能动力在电厂锅炉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问题及其主要性能的应用分析 下载:9 浏览:1047

闫吉勇 《动力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针对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热能动力工程的主要性能及其在电厂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文章首先概述了热能动力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发电厂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当前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面临的挑战,如设备老化、技术更新换代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强化人才培养与交流等。

火电厂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节能探讨 下载:15 浏览:914

牛伟平 《动力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针对火电厂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节能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热电联产系统的工作原理、节能潜力以及现有的节能技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联产系统,提出了提高系统热效率、优化热力循环、强化余热利用等节能措施。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火电厂热能动力联产系统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运行,火电厂热能动力联产系统可以实现显著的节能效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合理运用探析 下载:8 浏览:743

李晓新 《动力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合理运用。分析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同时,针对当前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技术创新、设备升级、运行参数优化、智能化管理等。

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探讨 下载:18 浏览:996

王钺 《动力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也在不断创新,其主要方向是新能源开发、高效清洁燃烧技术以及先进动力装置的设计与制造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工程力学、传热学、流体机械及动力设备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