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海岛综合承载力测度及其时空差异研究—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实证 下载:37 浏览:409

狄乾斌1 刘金玲2 《中国海洋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海岛综合承载力是海岛开发和建设的基础,也是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我国12个主要海岛县(区、市)为研究对象,在DPSIR模型基础上构建海岛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2010—2019年海岛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进而对时空分布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影响海岛综合承载力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及提升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各海岛县综合承载力结构不断优化,综合承载系统处于较好的发展路径之上。在时间上,除长海县和南澳县外,大部分海岛县综合承载力保持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呈由2010年低水平“南北高、中间低”向2019年较低水平“中间高、南北低”变化分布趋势。提高生态调节能力、调动区外因素以及发展生态旅游是提高海岛综合承载力的三种主要途径。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及其比较分析—以大连、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为例 下载:32 浏览:382

狄乾斌 周杰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途径,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已陆续提出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论文通过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和特征的探讨,在借鉴国内外关于海洋城市、中心城市和全球城市评价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构建了包含海洋综合实力、中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三个子系统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目前已经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大连、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六个沿海城市为例,采用熵值法和模糊物元模型对样本城市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引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进行耦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六个城市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综合排序中相对稳定,上海、深圳位于前两位,城市间三个子系统的评价值差异性比较显著;(2)除上海外,其他五个城市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够高,多处于濒临失调或失调状态;(3)该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水平的实际状况,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