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史学化”还是“历史化”: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势 下载:63 浏览:394

钱文亮 《中国文学》 2018年5期

摘要:
如何概括和评价1990年代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倾向与问题,本文认为不宜单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将其归纳为"史学化",因为"史学化"只是"历史化"思潮的诸面向之一。发生于1990年代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历史化"思潮既借鉴了福柯思想中对于传统哲学、美学诸问题、概念的本体论怀疑与解构,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反形式主义和非历史化研究的认识论倾向,在具体的文学史研究中引发对1980年代纯文学观以及启蒙主义所主导的文学史观的普遍反思与重构。与此同时,"历史化"在方法论上更是对于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的具体运用与实践,是1990年代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进行研究的主要策略和有效方法,并在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具体实践中表现为不同侧重的学术面向。

“日常经验”的历史及其“还原”诗学——论田中禾小说的历史叙事 下载:51 浏览:356

孙先科1,2 《文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田中禾从笔记小说集《落叶溪》开始,经长篇小说《匪首》《父亲与她们》《十七岁》,到近期的《模糊》,集中书写、勾画了一个类似"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文学地理学形象、一个重新语境化、谱系化了的现代农商社会:牌坊街。作者从边缘视角切入,以小商人及其后代知识分子为主体,以他们的"日常经验"为主要内容,写出了"大时代"当中"小人物"的悲喜歌哭。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乡谊、亲情、母爱的伦理价值构成了"日常经验"的主要内容,田中禾的历史叙事明显具有不同于"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的美学内涵。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几个问题 下载:267 浏览:1700

范新 《文学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在现代生活当中,精神满足需要依靠文学来提供支撑,所以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就要进行深刻的研究,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需要依靠目前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去。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本文中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来进行探讨,并且研究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研究问题。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