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摆动式电磁能量收集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下载:12 浏览:403

张端1 陈挺任2 王满州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为了实现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自供电,提出一种摆动式电磁振动能量收集装置。经Ansoft Maxwell静态仿真,分析装置气隙宽度、导磁材料相对磁导率和摆动磁轭磁齿的厚度对铁芯中磁感应强度的影响,得出参数的优化值。动态仿真显示装置在1 Hz摆动下,可产生感应电动势为2.24 V,最大有效功率为103.2 mW。该装置很适合为无线网络节点供电。

微生物燃料电池能量收集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14 浏览:416

付承彩1 马凤英1 杨亲正2 《传感器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废水处理和新能源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MFC产电功率密度过低且不稳定,构成回路的外部电阻是一种耗能元件,能量均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无法正常驱动电子器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设计一种适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能量收集系统包括静态管理系统和动态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是MFC发展和实际应用的关键。能量收集系统可以将MFC产生的微弱能量存储变换,以合适稳定的输出间歇驱动负载,使MFC低能量输出具有了实际应用价值。重点阐述了针对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能量收集技术及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一种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无线测温系统的研究 下载:69 浏览:491

李佳 庞志华 刘莉 李万军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传感器终端得到广泛的应用。物联网应用场景对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要求较长,同时大多数应场景节点往往分布广泛,且某些情况下传感器一经安放难以再触及,更换电池费时费力,在很多场合下也无法完成,此外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很多实际应用场合无法使用电池或者限制电池的体积不能过大。因此,从周围环境中采集能量的能源装置无疑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电池替代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悬臂梁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电路装置,用于给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模块提供电源,经实验验证该系统供电有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无源测温传感器需求越来越大,压电能量收集技术作为有效解决传感器网络终端的能量供给途径之一,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无线测温系统的研究 下载:47 浏览:349

李佳 庞志华 刘莉 李万军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传感器终端得到广泛的应用。物联网应用场景对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要求较长,同时大多数应场景节点往往分布广泛,且某些情况下传感器一经安放难以再触及,更换电池费时费力,在很多场合下也无法完成,此外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很多实际应用场合无法使用电池或者限制电池的体积不能过大。因此,从周围环境中采集能量的能源装置无疑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电池替代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悬臂梁式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电路装置,用于给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模块提供电源,经实验验证该系统供电有效。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无源测温传感器需求越来越大,压电能量收集技术作为有效解决传感器网络终端的能量供给途径之一,应用前景广阔。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量问题研究进展 下载:53 浏览:443

於晨阳 《天线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凭借其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等特性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依靠自身携带的电池供电严重影响网络寿命,极大限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问题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量问题的现有解决方法、分析其优缺点、介绍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压电式MEMS振动能量收集装置技术综述 下载:354 浏览:3593

张江园 罗淑元 潘奇智 《动力技术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传统的电池体积大、寿命短,无法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等新技术的供能要求。基于 MEMS 的能量采集技术可以将环境中的能源采集转换为电能,其寿命长,无须更换,可以实现供能模块和电子器件的集成化和自供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环境振动驱动的微型发电装置主要有三种能量转换形式:压电转换、电磁转换和静电转换。其中,压电转换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可靠、适应性强等突出优点。本文主要利用专利数据库的检索结果为分析样本,从中国、全球的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分布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与压电式MEMS振动能量收集装置技术相关的国内和国外专利的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分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